可能很多朋友认为夜战也算事?毕竟二战开始战机就具备夜间起降作战能力,但那仅仅是螺旋桨战机。对于二代和三代战机来说,因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极具增加,还要求超视距作战,远距离精准打击能力,这样要在夜间作战,就并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缺乏夜间吊舱的情况下,全球一大半的二代机和三代机其实并不具备夜战能力,例如歼8直到歼8E型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而实际上,夜战能力又是相当重要,尤其是防空武器在夜间无法使用光学瞄准,而且就算24小时战备,值班人员也是需要休息的,所以夜间空袭往往具备突然性。例如对南联盟的空袭中,为避免损失,一大部分的空袭都是发生在夜晚,而且都是精确制导打击,这也让F16有了“夜战隼”的美誉。
而在三代战机上,要具备夜间作战能力,通常需要“昼夜瞄准吊舱TGP”以及“夜间导航吊舱” 的配合,主要是为战机提供夜间低空飞行到导航服务,以及夜间远距离瞄准光电系统。在这方面国产起步较晚,在八五计划时,才由中航014研制了夜间导航吊舱的主要设备“前视红外系统”样机;而到九五期间,该样机被小型化为可以挂飞的验证型,结合607研发的小型地形跟踪雷达,共同组成国内第一代“夜间吊舱”——蓝天系统。
这套国产方案,和美制F16 BLOCK40/42使用的AAQ-13夜间导航吊舱非常类似,另外F16还搭载一套AAQ-14昼夜瞄准系统,二者分别挂载在进气道下方的两侧,组成“蓝钉”夜间精确作战系统。
虽然“蓝天”和“蓝钉”的设计原理接近,技术水平也大致接近,但是刚才我们提到,该系统使用的多是原理验证机,最后也并没有量产。可能是因为该技术从研发之初虽然达到了国外相关水平,但是成熟度不高,也不具备前瞻性。所以我们在歼-16多用途战斗机上看到是一套全新的第二代夜间导航系统,被称之为“鹰隼2”,该系统由航空洛阳光电所开发。相比于“蓝天”和“蓝钉”系统,鹰隼取消了小型地形雷达,只安装有前视红外形系统,主要是由一套高分辨率红外焦平面组建,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通过机载高速总线直接传输到机内显示器上,可以满足飞行员夜间低空飞行的快速响应。
而取消的小型地形雷达,很有可能是因为歼16使用的相控阵雷达具备地形跟踪功能,此举无疑让鹰隼2更加轻便,能够节约更多的飞机载荷。
其实到这里,夜间作战吊舱还不算完整,鹰隼2只是实现了AAQ-13的功能,还有个AAQ-14的昼夜瞄准吊舱功能没实现,这可是负责精确打击的重要设备。该功能其实是由鹰隼3来实现的。
但是注意虽然同为吊舱,鹰隼2其实是方形的,而鹰隼3是圆柱形的,鹰隼3是挂接在鹰隼2上,在一起挂载在战机上。这种叠加方式的好处是可以节约一个挂架的位置,而F16战机实际要占用2个挂架点才能同时挂AAQ-13和14。这点也是国产两代改进后的鹰隼,弯道超车领先于F16的地方。
通过对鹰隼2/3系统的开发,国产三代战机已经具备了全面的夜战飞行和精确打击能力,这就让歼16这一类战机具备了真正的多用途。而歼20等四代机依靠合成孔径雷达,则具备更强的战场感知能力,其夜战能力只会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