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论札记》序

书者,先博也,后散也。欲书必先博览群书,胸中有物,后散怀抱,任情恣性,最后落笔,随心书之, “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此乃余阅蔡邕《书论》之感慨。

古有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札记沿用至今。是故余平昔好览,且喜动笔,好记其精髓,今复于存者辑之,以名札记也。至于通道与否,则存乎人之所见。余初不敢意必于其间焉。

壬寅仲秋,高进于沪上循规堂自叙。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1)

每个人的精气神、身筋骨都有不同和差异,同样,人的心思也有疏与密、人的手也有巧与拙,所以,写字和书法也会有好有丑,这主要是人的心和手不同而已。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2)

其实,书法关乎人的脾气和习性,所以,急性子的人写字不可能慢下来,而慢性子的人写字也不可能快得飞起来。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3)

端正书法的态度,首要的是要端正人心,所以书者要维护和捍卫先圣之道。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4)

所以说,书法,也是一门涵养心性的心理学,写字,也可以锻炼人的心志、意志,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5)

世上有关学说和理论,都是由心理引起的,如果心意不够纯正或有偏心,那么其意图和行动就会不正,其辨别力也会很差。(我们经常看到有关书法的评论就是如此)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6)

观书法作品,就好像观察他的人一样,似乎能看出他的博学、他的才智、他的志向,总之,字如其人,他的字就像他的为人一样。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7)

书法崇尚的是气质和德性,气质清则悟性高,德性厚则意志坚,习字既要有天赋,更要勤奋努力,不然的话,你的书法虽然幸免浅薄和浑浊,但还是困而学之,只是依样画葫芦而已,永远写不出自己的作品。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8)

这句话,道尽了中国书画创作的玄妙,简单来说, 创作的空间环境良好比不上有称手的工具比如笔墨纸砚,有称手的工具比不上有高昂的创作热情。我认为这句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共通之妙。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9)

品味高雅的人,他的书法一点一划,自然会有清刚雅正之气;品味低下的人,他的字虽然有些激昂顿挫,比较整齐,但他的笔意纵横的刚猛暴戾之气,不可避免地流露在作品之外。

高进草书字帖精品欣赏(历代书论札记连载)(10)

凡是喜好书写画画的人,没有不是品学兼优的,担任官职的更是讲究政绩和名声,所以被后世珍惜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