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塬畔的金凤凰,长安韦曲最大行政村上塔坡, 上塔坡村位于韦曲街道西侧的凤栖原南麓半坡上,现有1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近7000人,上塔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内涵丰富的人文资源,北邻西部大道,西邻东仪路,东临长兴北路,南邻韦曲建材街及韦曲步行街,周边有国美、西安秋林、长百商厦等商业网点,交通便利,商业极其繁华。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

*长安上塔坡村鸟瞰

2019年7月,传言几年的上塔坡村拆迁,终于尘埃落地,一切都变悄然发生变化 , 长安区和中粮集团旗下的大悦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城市综合体——中粮千禧国际区”项目促进协议。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

*长安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娴和中粮集团成员企业——大悦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城市综合体——中粮千禧国际区”项目促进协议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

*长安上塔坡村规划用地

01

历史名村//上塔坡村//

千年历史,一代人的传承,上塔坡因与诸多的名胜古迹紧密关联也成为历史名村。 隋朝因凤栖原西坡(即清凉山)建有清凉寺,清凉寺里有靖宁塔。 寺庙周围的村以“塔”“坡”为名,取名上塔坡村。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4)

*上塔坡大庙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5)

*上塔坡庙

连战祖母——沈太夫人墓园。 原中国国民党主席、现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祖母——沈太夫人的墓园位于清凉山西坡下的清凉寺东南角;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6)

*连战母亲沈夫人墓园

上塔坡村作为长安区韦曲最大的村落

17个分组,近7000位村民

婚丧嫁娶,世代都在这里

都曾见证了这里的沧海桑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7)

*上塔坡村在90年代长安城区图位置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8)

02

城市发展//拆迁改造//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拆迁的不断推进,为了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上塔坡村不得不进行拆迁改造。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9)

村子不再是村子

一片片熟悉的 地方即将被夷为平地

村民们忧心满面

几十年感情只能化成记忆

无处安放的乡愁只能成为回忆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0)

曾经人群熙熙攘攘变得悄无声息

曾经小店密密麻麻变得空空荡荡

曾经市井的烟火气息变得人声寥落寂寞无比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1)

小店关店、搬离或清仓

凌乱不堪,热闹不再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2)

尽管拆迁时一片

但总有几家小饭店依然坚守

买卖了这么多年 更多的是情怀

只愿邻里街坊在最需要的时候

可以给他们盛一碗热乎的饭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3)

走进这里,空气里都是美食的味道

不是只有大饭店才可以满足吃货们的胃

接地气的乡间美食更能拉近彼此距离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4)

面皮米皮醋粉皮

煎饼夹饼手抓饼

汤面扯面臊子面

...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5)

早晨

元气满满的一天从一个蛋菜夹馍和一碗肉丸胡辣汤开始。 鸭蛋黄配煎鸡蛋,玫瑰榨菜配花生米,再来点辣椒,一个夹馍真的很顶饱!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6)

中午

中午来一碗地道的油泼裤带面,耐饿又营养。 老百姓自己做的手工面吃起来特别劲道,不仅碗大量还大,做的用心、吃的放心。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7)

夜晚

晚上在路边吃一碗凉皮,浇上辣椒油和香醋,伴着面筋入口,酸酸辣辣的口感绝对不踩雷。 再来一瓶冰峰,感觉!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8)

再晚点还可以下楼来点夜宵,菜夹馍、肉夹馍、花干夹馍...原来陕西的馍真的可以夹起一切~

03

自此以后//各奔东西//

这里繁华似锦却又破旧不堪,这种巨大的反差感觉,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拆迁带给这里的破旧与凌乱,让人触目惊心,曾经繁华至久的村落,一夜之间就这样化为乌有。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19)

几位村中的大妈坐在路边,她们讨论的再也不是家常里短,油盐酱醋,而是即将天各一方的不舍与留恋。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0)

轮椅上的这位奶奶是否会想到有搬离家乡的一天? 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可能转身就再也没有了。 但从这里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将会铭记在心里。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1)

曾经生活在这里的瓦匠工人早已把这块当作自己的家,他们的心就像长在了这里。 看到自己曾经亲手建造的房屋一座一座倒塌,此刻心里一定五味杂陈,就像风一样,只是来过。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2)

正在打电话的大叔焦头烂额,手上的烟味似乎比往日更浓厚了一些。 电话那头可能是远在其他城市的儿女,他尽量掩饰住自己快要崩溃的情绪,担当起一名父亲该有的责任,只为儿女们不再担心,他知道“家”永远是孩子们最温暖的港湾。 原来“天塌下来”真的有爸爸扛着。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3)

看着家里一点一点被掏空,心里多多少少总有一点不舍,但偌大的城市总有一个地方会收留我们。 这么多年,总要换一个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 但未来,我们还会回到这里,以一个更成熟的自己。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4)

现在,村里靖宁堡入口处的四棵皂荚树,不知道这次拆迁中能不能保下来?(目前已录入西安古树保护名目)。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5)

这棵树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树下曾充满了欢声笑语

树下曾充满了家长里短

春天等着树叶生根发芽

盼着夏天好在树荫下乘凉

现在秋天到了 叶子纷纷落下

就像这里的村民 纷纷离去

但终究会度过阴沉的时刻

再次相聚 再次春意盎然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6)

搬迁工作也逐渐有序的进入尾声,街道两旁的商铺门前都写着大大的“评”字和拆迁序号。 这一个个刺眼的红色记号,就像无形的烙印深深刺痛内心。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7)

尽管不舍,但村民们没有办法,支持改造,选择搬离。 村里这条主干道上依旧有行人,只不过脸上多出了一丝疲惫,愿他们能顺利度过这段时间,找到归宿。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8)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29)

村民们至此各奔东西,散落天涯

短暂的分开只为了更好的相遇

上塔坡村民的精神信念永远在一起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0)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1)

*10月2日上塔坡村正在搬家的村民

04

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250亿990亩中粮千禧国际区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2)

城改项目计划总投资250亿元,用地面积990亩。主要建设商业综合体、甲级写字楼、一贯制学校、创业公寓、高端绿色住宅等。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3)

项目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良好的教育设施、先进的教育理念,打造从幼儿园到中学的一站式教育服务,提升区域的教育资源。

9月,长安区政府与中粮集团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韦曲街道上塔坡村改造项目。座谈会上,韦曲街办说明了拆迁项目的实施情况,中粮集团也介绍了项目设计的具体情况。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4)

*中粮千禧国际区规划区域图

双方围绕拆迁改造项目展开了交流,就项目建设期限与措施进行了明确要求。定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建设美好新长安做出贡献。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5)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6)

长安区副区长刘国荣代表长安区委、区政府表示,市委、市政府等高度重视这一拆迁改造项目,也会大力支持中粮集团,积极配合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希望中粮集团可以做好做全项目设计,同时在期限要求内安置好社区,让村民早日回家。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7)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8)

*中粮千禧国际区效果图

家乡的老屋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再见了上塔坡村)(39)

//新旧矛盾是城市发展中无法逆转的规律//

与时俱进的上塔坡村也正在追随时代的脚步,他 们经历着长安城大发展全力推进城改项目的洗礼 ,他们渴望蜕变,渴望发展。

//大幕落下,一切都成为了定局//

就让我们带着祝福期望未来,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是一片全新的面貌,就让记忆留驻,明天会更加美好!

小互动

关于上塔坡村,你有啥回忆

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