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当中听到广播里播放了一首老成都的童谣: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
白马跳得高,胖娃耍关刀,
关刀耍得圆,胖娃滚铁环,
铁环滚得远,胖娃跟到撵,
撵又撵不上,白白跑一趟。
这是一首极具成都特色的童谣!这首童谣想必很多老成都人张口就来。里面好玩好耍的板眼儿,也都是大家记忆深处的欢乐时光。而童年的记忆,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抹不去的痕迹。儿时的童谣如同记忆中留存的水果糖,时常想想都是能让人乐开花!
在旧时的成都,一首首极具川渝乡土特色的童谣,记录了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故事,今天小编拾取一二,体味一下逐渐逝去的情怀!
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
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
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
这首童谣,既朗朗上口,又有配合的手部动作和面部表情。既锻炼了孩子的协调能力还能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亲情交流。
大指拇儿,二指拇儿,
中山梁,王母亲,
啷呗儿,心心儿,
门槛儿、弯弯儿,
挑担担儿,吃饭饭儿。
这首童谣是典型的教育儿歌,对应大拇指、二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手心、手腕、手肘、肩膀、嘴巴。长辈用通俗易通的儿歌,教会了孩子识别自己的身体器官。
恩恩儿恩恩儿哪里来?
我从北门山洞来。
北门山洞有好高?
万丈万丈高。
几匹骡子几匹马,
请你恩恩儿进城耍。
恩恩儿没得空,
请你恩恩儿钻狗洞!
(提问:恩恩儿,四川话指的啥?请评论区留言。)
这是一首孩子们集体游戏时的儿歌。游戏时,孩子们手牵手围成一圈,圈中蹲一个小孩。大家一边念儿歌,一边转圈并转过两个小孩牵手组成的“狗洞”。
月亮走,我也走,
我给月亮打烧酒,
烧酒辣,买黄蜡,
烧酒苦,买豆腐,
豆腐薄,买菱角,
菱角尖,尖上天,
天又高,打把刀,
刀又快,好切菜,
菜又青,好点灯,
灯又亮,好听唱,
一唱唱到大天亮。
数九歌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穷汉街头走,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儿把田犁。
红萝卜、咪咪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娃儿要吃肉,
爸爸说,没得钱,
妈妈说,有钱,灶门前的火钳!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打毛铁。毛铁打了二斤半,
爸爸妈妈都来看。我到河边去洗手,
螃蟹把我咬一口。我到山上去放牛,
牛儿把我擂一角,回去给我妈妈说。
妈妈说我不下细,只有该挨背脊骨。
其实儿时的童谣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甚至衍生了各种不同的版本,但是本质都是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亲情的交流、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对自然界的认识等等,显得非常质朴可爱。同时这些童瑶合辙押韵、郎朗上口,非常适合孩子们理解把握。
社会的发展至今,这些东西却渐渐离我们远去,大家留在记忆里的糖果是否随着时间慢慢的遗忘,生活的压力是否将这一颗颗儿时的美好变得苦涩。或许我们也可以在闲暇之余体会一下回不去的童年和那留不住的乡愁!
各位还记得哪些儿时的童谣,请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