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野生鱼、江河生态保护这些年,长江君走过了我国各大野生鱼产区,长江水系、黄河流域,以及许多内陆的大湖水库。

长江君在这些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保护的野生鱼,越是会招来偷捕、滥捕。

比如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这种长江濒危鱼种——江团,也即长吻鮠。

被列入保护动物后,野生江团身价暴涨十倍

2018年,长江君团队在南京长江边拍摄时,碰到一位南京钓鱼人,在江里钓起一条“丑陋”的怪鱼。

这条鱼全身光秃秃没有鳞片,头尖身圆,眼珠凸出,看起来非常的“丑怪”。

很显然,当地并不常见这种鱼,因此这位钓鱼人也不知道他钓起来的是什么鱼种。

江团鱼产地是哪里(江团成保护鱼种后)(1)

当然,长江君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条罕见的野生江团,一般常见于三峡库区,以及其下游的部分江段。

而南京长江段,属于长江下游近入海口地区,已经几乎看不到野生江团的踪影。

——当场有人愿意出1000元,想要买下这条最多三四斤的野生鱼江团鱼,也就是说差不多300多元一斤!

野生江团鱼竟已如此“名贵”?

长江君虽然知道近年来长江野生鱼随着其数量衰减,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但这样一条“三四斤江团鱼”竟已价值千元,也是令长江君极为震惊!

——而次日我们去南京边的江鲜鱼市走访,发现事实确实如此,一些鱼摊野生江团的要价甚至已达到500元/斤!

江团鱼产地是哪里(江团成保护鱼种后)(2)

当然,一整个鱼市里,也没有多少野生江团出售,且大都个头较小。

据了解,“野生江团”只要有渔民捕获,大多在江边就被一些高级酒楼预定、买走,且“有多少要多少”,可见其市场之疯狂。

可以说,这些珍稀的野生鱼种,已经成了鱼贩的摇钱树、牟利利器!

越保护越贵,越贵越有人吃

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江团鱼还只是长江里的“普通”一员,虽然以肉质细嫩、鲜美著称,但价格并不夸张,大概在8毛到1元/斤之间。

参考:当时的猪肉价格在4-5秒左右。

而如今,野生江团的价格在数百元高位,是同时猪肉价格的十倍以上!

江团鱼产地是哪里(江团成保护鱼种后)(3)

(野生江团是江边鱼馆的“压轴菜”之一,点菜的大多是30-55岁的“成功男性”)

江团价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飙升的?

2007年,江团正式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水产,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江团价格开始“起飞”。

在2010年前后,每斤就达到一百元以上,近年来更是一步步攀上高峰!

虽然价格居高不下,但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以如今野生江团的可怜产量,早就“供不应求”。

野生江团和养殖江团口感差异有这么大吗?

其实,江团鱼的养殖技术已经非常健全,在四川有大规模的江团养殖基地,一般市场售价在30-50元一斤。

长江君团队在四川时,就曾吃过不少,一般酒楼的“酸汤江团、冷吃江团”售价一百多元一份,所用江团在1公斤左右。

江团鱼产地是哪里(江团成保护鱼种后)(4)

虽然是养殖的江团,但其口感细腻无泥腥味,可以说味美价廉,非常实惠。

但为什么仍然有人愿意花上十倍甚至二十倍的价格,就为吃上一口“纯天然野生”的江团?

野生的和养殖的,差异真有如此之大?

江团鱼产地是哪里(江团成保护鱼种后)(5)

曾有人做过对比,养殖江团肉质和野生江团的区别,肉眼几乎看不到

其实,追着“纯天然野生江团”的人,吃的就是一个稀缺感,仿佛一种鱼越是“稀缺受保护”,仿佛越能刺激这一类人的“味蕾”。

本质上吃的不是鱼,而是一份尊贵和阶层感...

生态保护,不吃野生动物,本质是一场理念变革

其实,野生江团的遭遇一样发生在长江刀鱼、河豚、鲥鱼这些珍稀江鱼身上。

由此催生的野生江鲜市场,导致滥捕和枯泽而鱼,甚至连禁渔期,仍然有许多渔民去长江里电鱼......

比如前不久爆出的“长江禁渔期地下江鲜交易市场,6000元一斤的刀鱼都有人买,且大多数鱼是电鱼船偷捕”.......

江团鱼产地是哪里(江团成保护鱼种后)(6)

(长江野生鱼资源已衰减97%以上,这个数字令人瞠目结舌

大众呼吁重罚电鱼与加强监管,其实最终还是要让“成功人士们”意识到,食用野生动物压根就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不仅不能体现“尊贵身份”,反而是一件品质低劣的行为。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长江君认为,禁渔、打击电鱼等生态保护措施,光靠重罚和监管还不够,只有从源头抑制了野生鱼的是市场需求,才能真正做到生态保护!

江团鱼产地是哪里(江团成保护鱼种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