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杨波
史上,叫杨戬的名人有两个。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天上的,即二郎神。
不知你注意没,不管是西游记、封神榜,大闹天宫、劈山救母…电视剧也好,戏曲表演也罢,二郎神都没胡子,也没带髯口。
宝莲灯 二郎神
搜山图里的二郎神
二郎神塑像
为什么呢?
这个杨戬当然不是太监。
因为二郎神是公认的少年外貌。
而地上的杨戬,确有其人(?-1121年)。
实为北宋徽宗赵佶驾前一宠臣,官至太尉。
献媚邀宠,坑人害民,坏事干了一箩筐。
施耐庵老先生把他写进了水浒中,更把他列为“四大奸臣”之一。
而宋史上,水浒中的杨戬也没有胡子。
为什么呢?
是真太监。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水浒中却没有涉及杨戬的太监出身。
施耐庵为何要对杨戬的太监身份如此弱化?
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
02
水浒杨戬
在水浒四大奸臣蔡童高杨之中,杨戬排名垫底,出场次数很少。
如,
《水浒传》第75回:童贯跪下奏曰:“古人有云:‘孝当竭力,忠则尽命’,臣愿效犬马之劳,以除心腹之患。”高俅,杨戬亦皆保举。
在童贯欲统军围剿水泊梁山之时,杨戬始以真名出场亮相。
多与高俅等人狼狈为奸,随声附和,敲敲边鼓。并没啥抢眼之表现。
如,
只见杨太尉(杨戬)揭起帘幕,推开扇门,迳走入来,见了李逵,喝问道:「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李逵也不回应,提起把交椅,望杨太尉脸打来。杨太尉倒吃了一惊,措手不及,两交椅打翻地下。 是时,老大宋江逛窑子,李逵正一脸黑线的在门口把风。 杨戬推门进来,还对李逵装B、摆官架子:“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
李逵正一肚子邪火无处发泄,便随手拎起了一把椅子、劈头盖脸将他一顿胖揍…
如,
《水浒传》第120回:杨戬道:“我有一计,先对付了卢俊义,便是绝了宋江一只臂膊。这人十分英勇,若先对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变了事,倒惹出一场不好。”
是时,蔡童高杨四奸臣商议如何暗害宋江,杨戬曾献上一条毒计,卢俊义遂挂了…
也就是在梁山大业关张打烊之际,杨戬才出演了唯一的一次主角戏,以全其奸臣之恶名。
再如,
《水浒传》第72回如是载:只见天子头戴软纱唐巾,身穿滚龙袍,说道:“寡人今日幸上清宫方回,教太子在宣德楼赐万民御酒,令御弟在千步廊买市,约下杨太尉,久等不至,寡人自来,爱卿近前与朕攀话。”
陪同徽宗赵佶私会名妓李师师...
早在水浒的雏形、宋人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对杨戬陪同官家赵佶微服私访、寻花问柳之事,亦多有记载。
除了这些,杨戬以太尉之官职行文,或参加会议,或私下密谋,或在梁山好汉的骂声里…
妥妥一打酱油的角色。
03
正史杨戬
政和四年(1114年),宋徽宗曾大规模扩建宫殿,由五位太监承办,史称延福五位工程。
杨戬,即五大皇家工程监工之一。
为了邀宠,这五个阉货绞尽脑汁、劳民伤财在各自工地上修建亭台楼阁,引入奇花怪石,极尽奢华之能事。
《宋史·杨戬传》中亦有相关记载,绝非八卦:杨戩,少给事掖庭,主掌后苑,善测伺人主意…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龙德宫,皆为提举。
瞧,杨戬这货无第三只眼,可歪心眼子却不少,挖空心思去迎合老板的心思。
而水浒中,时任殿前制使的官N代、青面兽杨志即因这延福五位工程而失陷花石纲,遂亡命江湖,辱没了祖宗…
杨戬不仅邀宠的功夫很高,敛财也很有手段。
他们将汝州百姓各家田契全部回收,后将赵家地转给钱家,钱家地转给孙家,孙家地转给李家…
如此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番折腾后,各家原有田地便不翼而飞了。
于是他们便重新给百姓分地,从汝州开始,京东、京西、淮西、淮北等地的废堤、弃堰、荒山、退滩等破烂地皆勒令百姓租佃,且需缴纳高额地租。
注意,这都是一些贫瘠的荒地。
更坑人的是,若是谁家的田地被河水冲毁,只能自认倒霉了,其地租仍照常缴纳,分毫不减。
为此,他们还专门设立了西城所,管理此项业务。
杨戬一番骚操作,虽坑苦了小民百姓,却为其主子聚敛了一笔横财。
《宋史·杨戬传》如是载:有胥吏杜公才者献策于戬,立法索民田契,自甲之乙,乙之丙,展转究寻,至无可证,则度地所出,增立赋租。始于汝州,浸淫于京东西、淮西北,括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皆勒民主佃。额一定后,虽冲荡回复不可减,号为"西城所"。
04
杨戬是逼梁山好汉造反的元凶
《宋史·杨戬传》记载:筑山泺古鉅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立租算船纳直,犯者盗执之。一邑率于常赋外增租钱至十余万缗,水旱蠲税,此不得免。
说杨戬他们在强制百姓租佃土地的同时,还对在巨野泽(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北)捕鱼为生的百姓盘剥更狠。
渔民捕鱼收获多少,不管。
一刀切,全部按船定租税,简单粗暴、易操作。
敢不缴税,按盗贼论处,脑瓜子搬家。
如此一来,引发了巨野泽周边剧烈的社会动荡。
而杨戬的坑民之地,恰恰多为梁山好汉造反的主要区域。
《宋史·徽宗本纪》记载: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东都事略·侯蒙传》: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06
杨戬被弱化
水浒中,施耐庵不仅没有提及杨戬太监出身,甚至对皇帝跟前的太监活动也很少描述,太监存在感很低。
书中,明确提到太监的只有一处。
且看《水浒传》第1回:
高俅看时,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身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绦。把绣龙袍前襟拽扎起,揣在绦儿边。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黄门相伴着蹴气毬。
说,高俅奉命去给端王府送东西,看到端王正跟几个小黄门在踢球。
此小黄门,即小太监。
此外,太监出场次数便寥寥无几了。
至于,施耐庵笔下杨戬变化如此之大,个中缘由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二:
其一,死的早。
连“宣和六贼”这份顶级奸臣黑名单也没进去。
“宣和六贼”之名,最早是东京太学生陈东提出的。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入侵,时东京太学生陈东上书朝廷,强烈要求皇帝把这六个大坏蛋干掉。
《宋史·陈东传》记载: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而此时,杨戬已挂4年多了,故逃过一劫。
杨戬虽没进入黑名单,绝非他坏事干的不够多。
据《宋史·杨戬传》记载:
宣和三年,戬死,赠太师、吴国公,而李彦继其职。
六贼之一的李彦,就是杨戬的接班人,若杨戬还活着,铁定会进入六贼之列。
其二,施耐庵实写太监劣行有风险。
水浒虽然讲述的是宋事,说的却是明代社会万象。
像杨戬这般祸国殃民的太监,大明王朝自是不缺。
万一,当时有太监对号入座...
施耐庵不得不为小说或自己的安全考虑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