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5月11日,旧历三月二十六。总署照会日本外务省,诘责日军入侵台湾。

1877年5月11日,旧历三月二十八。由华监督李凤苞、洋监督日意格率领的第一批海军留学生抵达英国伦敦,并于四天后的四月一日赴英使馆拜会驻英公使郭嵩焘。

中法签订的条约(中法签订中法简明条约)(1)

驻英公使郭嵩焘

1879年5月11日,旧历闰三月二十一。沈葆桢和李鸿章上奏,称吴淞口处于南北洋水师中间,请旨命令江南提督李朝斌为外海兵轮船统领。各省兵轮船两月一次赴吴淞口,由该提督统一指挥合操,以期实现统一化目的。

中法签订的条约(中法签订中法简明条约)(2)

沈葆桢

同日,侍郎夏同善奏,遵查沿江炮台情形。报告各处所修筑炮台,经费甚巨,缓急能否可恃,殊无把握。宜择留吴淞、江阴、焦山等处扼要地方,余可置而不修。这天皇帝诏命吴元培、彭玉麟、李成谋酌度夏同善奏折,会商筹议具奏。

1880年5月11日,旧历四月初三。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收到总税务司赫德为山东订购两艘炮艇的电报后,立即与行将出发的琅威理见面,并于13日陪他前往纽卡斯尔,向设计师伦道尔讲述炮艇在驾驶、航行性能、通风设备等方面可以改进之处。

本月14日,金登干函告赫德此事,并告知清廷打算购买的土耳其铁甲舰状况很糟,轮机也是老式的,修理更新费用跟建造一艘新船一样多。假如清廷必须要购买铁甲舰,最好通过赫德委托伦道尔设计。

中法签订的条约(中法签订中法简明条约)(3)

琅威理

1884年5月11日,旧历四月十七。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中法简明条约》,承认法国占有越南,中国将军队撤回边境。

中法签订的条约(中法签订中法简明条约)(4)

访美时期的李鸿章

1888年5月11日,旧历四月初一。李鸿章在丁汝昌等人陪同下巡阅鱼雷艇操练后,乘坐“遇顺”轮勘视老龙头、黄山二炮台基址。然后察看大固山一带海澳。傍晚,丁汝昌陪同李鸿章乘坐“定远”舰开赴威海卫。

1889年5月11日,旧历四月十二。为北洋海军乐童教习薪水及怡和商船撞船等事宜,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威海卫致信税务司德璀琳。

1891年5月11日,旧历四月初四。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操演项目后,率队抵达旅顺口。

1894年5月11日,旧历四月初七。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诸舰随李鸿章、刘汝翼、刘含芳、龚照玙等抵达旅顺口,与先期到达的“威远”、“康济”、“敏捷”合队集结,开始会操。

中法签订的条约(中法签订中法简明条约)(5)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自该日至15日期间,北洋舰队各舰及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形、鱼贯等阵形,皆能操纵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