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事业低谷的精辟句子(慧语人生只有懂进退)(1)

《慧语人生》

只有懂进退,人生才裕如

作者:黄企生

人生这盘棋,如何才算到了最精彩阶段?

恐怕唯有懂进退,才算是最完美的结局,也最能真正彰显一个人的底蕴、功力和魅力。

王阳明曾说:

“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进退自如,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非凡人能做到。

尤其是人在上升时期、功德无量、受人敬仰时,让他暗然失色、退出江湖,为生命留白,为人生留彩,那真的难上加难。

人生最点金之笔、出彩之处,就在于进退裕如,恰到好处。

很多人赢就赢在这一点,输也输在不懂得这一点,只知冒进,不知后退,常常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败得冤枉透顶,死不瞑目。

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才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世间唯一不变的,只是变化。

此一时彼一时,只有懂得思变、适时进退和见好就收的人,才不会沉溺于眼下触手可得或既得的欢愉,而是对生活的汹涌暗流看得一清二楚。

这样的人,往往能把握时局变化的脉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变通趋时,目光如炬,头脑清醒,该进该退,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才能处处赢得人生制胜之道。

懂进退,无疑是一种大格局。

正如《易经》所言: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进要巧,退要妙。

古今中外,凡知晓进退,必然行稳走远,何愁人生不辉煌。

网上有个故事耐人寻味。

说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了智、赵、魏、韩四家手中,其中当时智伯的势力最大。

智伯率领韩、魏共同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危在旦夕,即将被灭。

此时,一个叫张孟谈的人挺身而出。

他主动请缨去游说韩、魏两家,最终赵襄子反败为胜、解了困局。

仅此一事,张孟谈不仅成了赵氏家族的大恩人,更是成了名满天下的智谋人士。

为了感激张孟谈的救命之恩,国君赵襄子决定重用于他。

可就在此时,张孟谈却主动提出要隐归山林。

他对赵襄子说:

“君子之所以能够控制群臣,就是因为您本该的威势,而我本人现声誉显赫、地位尊贵,若留在朝中,会妨碍您的威势,所以您应该放我走。”

赵襄子见他决心已定,只得放他走,让他过平淡自由的贫民生活。

而此时的张孟谈正值盛年,本是大展身手的好时候,却毅然决然选择了退隐。

后来,楚、韩、魏、齐四国又合谋攻赵,正当赵襄子一筹莫展之际,张孟谈再一次出山了。

而且此次的张孟谈是带着全家来的,他让全家人分别出使各国,成功地瓦解了四国的统一战线,再次救赵襄子于危难之中。

又一次化险为夷得胜后,当赵襄子把首功赏给张孟谈时,却找不到他,因为他再一次从容地隐退了。

无疑,张孟谈就是一位知进退的通达智者。

他两进两退,蕴藏着巨大的人生智慧。

为避免功高盖主而导致的悲剧,他果断选择退出。

为知遇之恩、国家之义,他又主动出山解围。

进则功成名就,退则得以善终,张孟谈不愧为一代奇才、高人。

人唯有“知进退”,才能有所为。

能做到进退裕如,方是人生大境界。

尤其是功成名就、越到后面,越需要谨慎行事,越要懂得高处不胜寒,很多人的“败笔”,症结就在于背离了“水满则溢”的道理,只顾一股道上往前冲,不懂以退为进,从而碰得头破血流、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这样的教训值得令人借鉴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