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不算很多,但凡有就会很壮观。如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的梭布垭石林、位于四川兴文县境内的石林、位于福建永安市境内的鳞隐石林、位于浙江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石林……

在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也有一个石林,它还是世界唯一一个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石林,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石林景观,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冠以“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它还被列为地球“八大自然景观”,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

当然,如果没有亲眼目睹过这个石头森林,仅凭道听途说,根本就体会不到它是多么地壮观。

云南的这个石林确实很大,是一个世界性的地质公园了。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石林的故事,还要从水开始。

从整饬一新、亭台楼阁的景区门口广场,顺着一条青砖砌铺就的大马路往里走,最先迎接你的是一个湖泊。

大概是和周遭的墨绿色的树和"乃古"色的巨石相搭配吧,水不是湛蓝的或碧绿的,而是略带青色,但这水绝对是清澈见底的。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7)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8)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9)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0)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1)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2)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3)

"乃古",在撒尼语中是黑色的意思。这些黑色岩石,其实就是黑松岩。

石林景区位于整个石林风景名胜区的中心位置,由大石林、小石林、步哨山、李子园箐、万年灵芝五个部分组成,

小石林,又称生态石林,在形形色色、奇形怪状的石峰、石柱、石屏上,覆盖着各种珍奇、古老的树、藤、蕨类植物。里面的万亩花海,春天是紫色的二月兰,夏天是马鞭草,秋天是浪漫的波斯菊花海,就连冬天也会有各种野花开放。姹紫嫣红的花和碧绿的草坪,铺在各种奇峰怪石下,像一块块艳丽多彩的地毯。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4)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5)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6)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7)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8)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19)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0)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1)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2)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3)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4)

小石林,还叫阿诗玛景区,因为里面的石头很像阿诗玛。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是一种口传的诗体语言。

在云南的阿着底有个聪颖美丽的彝族姑娘,她叫阿诗玛。

阿诗玛与平民青年阿黑相恋,心心相印。当地头人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依然觊觎着阿诗玛,总是纠缠她。

有一次,阿支在传统舞会上调戏阿诗玛,遭到严厉斥责。

阿支仍不死心,央媒人海热带着厚礼前去逼婚,又被断然拒绝。

于是,阿支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派人把阿诗玛给抢走了。

在孤岛上,阿诗玛心急如焚,不知道怎么才能给她的阿黑哥捎个口信。

这是,溪水中突然出现一个大大的漩涡,溪水倒流了起来,阿诗玛又惊又喜,将她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溪中。

山茶花像一条机警的小鱼儿,越过石坎,绕过大石。当它来到阿黑哥躺着的那块地方时,马立刻嘶鸣起来,羊儿们也开始躁动不安,马儿跑到溪水边,用嘴叼起那只山茶花,送到了阿黑面前。

阿黑获讯,立刻纵马驰骋,日夜兼程去营救阿诗玛。

途中,一座大山挡住了他,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开辟出了一条通道。

再说阿诗玛,虽然阿支用尽了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她都没有屈服。

阿支恼羞成怒,举起鞭子就要毒打阿诗玛,幸亏阿黑及时赶到了。

阿支不甘心,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胜负。结果,阿支输了比赛。

阿支仍不甘心,企图用暗箭杀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箭却纹丝不动。

阿支被慑服,只得释放了阿诗玛。

阿诗玛和阿黑喜悦万分,两人一起骑着马回家。

在小溪边,二人下马小憩。阿支乘机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并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死。

阿黑悲痛万分,他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阿诗玛的名字,但她已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伫立于人间。

后来,人们就把彝族男子叫作阿黑哥,把彝族的女子叫作阿诗玛。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历时三天,期间,能歌善舞的撒尼人举行盛大的民族传统摔跤、斗牛比赛、大三弦民族民间文艺演出,沿袭至今。

据说,火把节这天晚上,星星月光会为阿诗玛点灯引路,带她穿过云海,来到阿黑哥的身边。

小石林里的“阿诗玛”石,果然还是有那么一点像,她头戴帽子,翘首而望,似乎在期待阿黑哥的到来。

事实上,阿诗玛那种不畏权势、“断得弯不得”的做派,正好反映出了彝族撒尼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彝族的撒尼人,将这种感情寄托于身边的高山流水、花草木石上,也是情理之中。就像这首歌词中所描绘的一样——

姑娘里美不过阿诗玛,

森林里就数那石林美

一座座石碑一幅幅画。

石骆驼骑象猴骑马,

石儿子紧跟石妈妈。

天造的石林神画的景,

石海中开出了石莲花。

谁要对石林把歌唱,

多情的石林会答话。

姑娘们喊着阿黑哥,

小伙子爱唱阿诗玛。

大石林景区位于整个石林景区的中部,面积约3平方公里。石峰与花草相映成趣,暗河与深潭相得益彰,果然是"天下奇观"。

景区内的石林高大密集、雄伟壮观、拟人状物,上面还有古老的岩画和摩岩石刻,令人啧啧称奇。

梳翅的"凤凰",静卧的"神龟",伫立的"大象"……

在"剑锋池"里,长出了一池的利剑。这是石柱经过雨水长期的垂向溶蚀,成为顶部尖锐、边缘锋利的石峰,形如一把把锐利的宝剑,直刺天穹,像"刀山火海"一样

这种石林,被称为"剑状石林"。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5)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6)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7)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8)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29)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0)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1)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2)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3)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4)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5)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6)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7)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8)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39)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0)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1)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2)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3)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4)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5)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6)

有一块巨大的石头,顶部是两只鸟互相喂食的样子,被命名为“双鸟渡食”。

“仰天俯地”就像一个洞,人只能低头进去,可抬头头来,却是能看见一线天的。

“极狭通人”说得挺轻巧,倘若让一个胖子进去挤一挤,指定是挤不过去的。

还有“且住为佳”,里面有石床、石桌子、石凳子,可以睡觉、喝茶、打牌……可比小龙女隐居的那个山洞强多了。看这名字,倒不如叫“且住为家”的好。

我穿梭于时隐时现、时宽时窄、迂回曲折的石阶小路上,一边体会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一边担心自己会不会迷路。

这座石头树林的殿堂,简直就是一座迷宫。难怪张炽游览石林后,惊诧道:

呀!是桃花园哪?

呀!是鱼腹浦哪?

几人能觅入?

几人能觅出?

这些弯弯绕绕的石头路,可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从明朝末年,就开始修建了。

大石林景区,是最经典的喀斯特石林地貌。

"喀斯特",是德语 “karst ”一词的译音。

“喀斯特”原是欧洲斯洛文尼亚境内伊斯特里亚半岛石灰岩地区的地名。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 J .斯威奇对那里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他的代表作《喀斯特现象》中将这种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斯特”一词就成为国际地学术语,专指那些碳酸盐岩中各种溶蚀作用和溶蚀现象。

在中国,"喀斯特"也称为"岩溶"。

那么,这些石林是怎样形成的呢?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7)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8)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49)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0)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1)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2)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3)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4)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5)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6)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7)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8)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59)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0)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1)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2)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3)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4)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5)

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址(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石林)(66)

石林里的石头“树”,是一些高高大大的石灰岩石柱。这些石头柱子,其实是从最初完整的石灰岩中分离出来的。

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或者叫节理),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之后,水和生物等就会沿着这些裂隙向下溶蚀,使得裂隙不断加深加宽,这样,一个个石柱就被逐渐分离出来。

然后,经过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石柱露出地表,一个“万亿石针万亿门”的奇特石林就诞生了。

大约在2.7亿年前的二叠纪,石林县这个地方出现了这些奇怪的石头。

从那时到现在,它经历了四个主要地质时期,发育演化成了现在的样子。人们把这种地质地貌叫做“石林喀斯特”。

1931年,前云南省主席龙云(1884-1962年)到石林考察,对石林美景赞叹不已,提笔写下"石林"二字。

1931年,正式建立石林公园,龙云的这两个字,被刻在石壁上。

1962年6月,朱委员长到石林考察,挥毫写下了"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八个大字,这八个字也被刻在了石壁上。

长湖,位于石林风景区26公里处的长湖镇维则村,坐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环抱之中。

湖面的形状像一个身材修长的少女。

相传,这里是阿诗玛洗脸捣衣的地方。

长湖的湖体,被掩藏在青山翠岗之中,以前人迹稀少,故又被称为“藏湖”。

大叠水景区在石林县西南25公里处,以飞瀑而闻名。

瀑布是由南盘江支流的巴江越崖而过跌落形成的。江水遇到两条平行的断裂层,形成两处较大的落差,第一道称小叠水,第二道称大叠水。

大叠水瀑布又名“飞龙瀑”,九十多米高的瀑布像一条垂挂着的白练,飞花贱玉、云蒸霞蔚。

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圭山,因雄奇险秀的山峦形若大海龟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龟山”,后改译音为“老圭山”,当地彝语称“构波玛”,意为“大雁的山”。

圭山是石林县最高大的山峰。奇峰、溶洞、落水漏斗遍布,甚是奇特。山中有个圭镜寺,是明朝时建的。

圭山也是一座红色山,云南人民闹革命的第一枪就是在这里打响的。

在石林的堡子村,有个叫张炽的烈士

这个张炽是个文武兼备之人,1922年,他还在云南省立一中求学,寒假期间游览石林后留下三首诗,其中一首《石林即景》道:

重八千屏障,叠叠石峰临。

道挠花内畔,风吹游客襟。

小池几垂钓,短笛数声音。

觅得前人迹,挥笔闻蝉音。

石林,还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末代云南王”卢汉与国民党方面关于云南起义会谈的地方。

石牙、峰丛、森林……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湖泊、地下河……错落有致,洋洋洒洒,豪情与秀丽相融,奇趣与意韵共存。

石林县的石林,将一个最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以及它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向人们展示出来。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言:“中国南方喀斯特代表了世界上湿润热带到亚热带喀斯特景观最壮观的范例。石林县的石林被认为是最好的自然现象和世界上该类喀斯特的最好样板。该片区包括了发育在白云质灰岩中的乃古石林和出现在湖泊之中的蓑衣山石林。较其他发育了剑状喀斯特的地区而言,石林包含了更丰富的剑状喀斯特形态,更丰富的形态和色彩多样性,并随不同天气和光的条件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