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
这句话在文艺界非常流行,有人用此话来自勉,有些用其来偷懒,更多的人都在纠结。
面对前辈留下的经典,纯粹模仿还是二次创作?这是一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下,我们不得不提到北京人艺成立七十周年庆典中的大轴《茶馆》。
这一版《茶馆》采取了高清直播的方式,在网络上引起全民狂欢,要知道,以这次出演的北京人艺全明星阵容来看,如果开商演的话,先不说票价会炒到多高,实际上你压根就抢不到票,现在有“白嫖”的机会,简直不要太爽。
在“免费午餐”和“全明星饕餮盛宴”双重刺激下,70周年版《茶馆》好评如云,很多观众还是第一次看到阵容如此隆重的经典剧目,自然非常激动。
但是,笔者想在这里泼一瓢冷水,70周年版《茶馆》的整体表现只能算差强人意,及格偏上,问题出在哪儿?
首先是化妆,可能是拜高清直播所赐,整个舞台上的头套满天飞,看着有些出戏。
冯远征饰演的松二爷是一个旗人不假,他那个妆容居然看起来有些像另外一个很有名的旗人,傅满洲。
这一版的化妆跟电影版《茶馆》自然是没法比,即使和相同主演阵容的2005版话剧《茶馆》也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就是表演,原则上讲,如果是第一次看《茶馆》的观众,你会觉得70周年版《茶馆》简直太棒了,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可以算上乘之作。
可问题是,一些看过原著、看过电影版《茶馆》、老版话剧《茶馆》和2005版《茶馆》的老观众,看完70周年版之后反而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是《茶馆》吗?是!
好看吗?好看!
然后呢?没了。
这种感觉的来源很复杂也很简单,就是演员们在表演上出现了不同的追求导致的。
有的人在模仿,刻意模仿,玩命模仿前辈。有的人则在经典的基础上不动声色地搞了二次创作。
只不过,有的人模仿砸了,有的人模仿牛了,有的人二创成功了,还有的人二创拉胯了。
本文只谈《茶馆》的第一幕, 因为第三幕代表了《茶馆》的思想性,第二幕代表了《茶馆》的戏剧性,第一幕代表的则是《茶馆》的艺术性,这一幕的人物是最值得仔细咂摸的。
本文也只谈六个主要角色,分别是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和秦仲义,他们都是由观众耳熟能详的老戏骨们出演的。
模仿牛了的:梁冠华饰演的王利发,何冰饰演的刘麻子
在北京人艺,于是之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王利发是于是之的经典代表作,而《茶馆》又是北京人艺的经典代表作。
在这种双重经典代表作的影响下,即使是梁冠华也不敢随便对王利发搞二次创作,他只能抠着于是之版王利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模仿,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必须理解。
要说狄大人的模仿能力还是相当强的,除了太胖显得不够灵活,缺乏于是之版王利发那种爽脆的利落劲儿外,其他地方几乎都算得上经典再现。
刘麻子是一个做坏事还理直气壮的人贩子,唯利是图能说会道,典型的清末“社会人”,这样一个角色看着简单演着非常难,嘴皮子必须非常利索不说,各种小动作和表情必须非常到位才行,一般演员很容易演过火。
英若诚是典型文化人,清华大学外国语专业毕业,书香门第出身,也不知道是谁的眼光,居然能想到让他演刘麻子,更神奇的是,他一演就成,让后人无法超越,想不出还能在刘麻子身上搞出什么二次创作来。
于是,何冰选择了往死里模仿英若诚,模仿到什么程度,看远景都有一种英若诚附体的感觉,在那一刻何冰不是一个人在拐卖妇女,他不是一个人。
对于梁冠华和何冰的“模仿秀”,多数观众还是非常认可的,于是之和英若诚把这两个角色给演绝了,后人没法发挥,只能模仿,想另辟蹊径搞二次创作并不一定是个好主意。
模仿砸了的:冯远征饰演的松二爷
70周年版《茶馆》直播结束后,网络上针对冯远征的批评意见相对比较多,其中化妆这个环节不算他的锅,他在2005版《茶馆》里的化妆就已经这样了,搞不懂化妆师是怎么想的,看着确实有些别扭。
冯远征翘兰花指的动作也比较夸张,松二爷是喜欢养鸟的旗人,留着小指甲方便喂鸟食和扣鼻烟,小手指头微微张开比较自然,显然冯远征在这个动作上演过了。
此外,黄宗洛先生虽然是浙江人,但他为了塑造松二爷特意跑到旗人家里长期体验生活,每天提笼架鸟上班找感觉,最后把一个彬彬有礼、好奇心强、爱说话、胆小怕事的松二爷演得很自然。
看得出来冯远征模仿了不少黄宗洛先生的表演,也许是形象气质问题,他的模仿有些流于表面脸谱化,对比其他老戏骨,多少有些拉胯。
在笔者看来,以冯远征的形象气质,他其实挺适合演秦仲义的,演松二爷差点意思。
二创成功的:濮存昕饰演的常四爷,吴刚饰演的唐铁嘴
常四爷是个正义感极强的武人,能和地痞动手,还能和洋人打仗,身上有一股子豪迈之气,正好和松二爷形成鲜明对比,他是《茶馆》里比较招人喜欢的角色。
郑榕老爷子饰演的常四爷突出了“硬”和“正”,光明磊落气宇轩昂,标准的大丈夫好男子。
濮存昕虽然演过小霸王,但他的眉宇间总感觉有一种温润的文气,如果硬冲着郑老爷子的硬气去演,就怕演成秀才打架,所以濮存昕没有刻意模仿郑榕,而是顺着自己的路子去演绎常四爷,他的常四爷在富有正义感之上多了一些儒雅,感觉更让人心疼。
唐铁嘴有几个特点:落魄,圆滑,脸皮厚,在《茶馆》里那是口若悬河八面玲珑,就是掩盖不住那股落魄劲儿。
电影版《茶馆》里的唐铁嘴是由张瞳饰演的,张瞳老爷子最经典的角色应该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的老刘,他演落魄和穷酸的人物是一绝,就是眼神和表情有些老实,八面玲珑差点意思。
吴刚当年在《潜伏》里演陆桥山时就充分展现了那个八面玲珑又圆又滑的劲儿,至于落魄,以他那个面相和演技更是没问题,
所以,吴刚的唐铁嘴一直很稳定,他也不用去模仿张瞳,按照自己的路子演反而效果更好。
二创拉胯的:杨立新饰演的秦仲义
蓝天野在电影版《茶馆》里一上场,那风风火火的劲儿和干净清爽的装扮就宛如一股新鲜空气,在这个带着腐朽味道的茶馆里很是惹眼。
第一次看蓝天野的秦仲义,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味儿,多看几遍之后才咂摸出来蓝天野老师的用心以及秦仲义这个人物的复杂。
杨立新在70周年《茶馆》里一上场就显得太赶,他模仿了蓝天野的风风火火,但流于表面,脚步显得有些凌乱缺少章法,这可能也和话剧舞台设计有关,毕竟电影场景更大,画面更广,走得开。
秦仲义面对讨饭的母女俩,一开始想掏钱又马上变脸,一挥手“轰出去”,这段戏蓝天野给演绝了,动作变换、表情变化尤其是“轰出去”的语气把握真是完美至极。
可能正是因为蓝天野给演绝了,杨立新没有模仿,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显然没有演好,尤其是那句“轰出去”,里面没有无奈只有强硬,比蓝天野差太远。
秦仲义和庞太监斗嘴这一节也是好戏,电影版《茶馆》里那叫绵里藏针,两人都是打着哈哈说的,70周年版《茶馆》里两个人都没演好,真演成了斗嘴。
多说一句,70周年版里的这个庞太监演得更拉胯,不仅化妆不行,没有那种腐朽感,也没有童超老师那种能把人吓昏过去的猥琐劲儿,唉。
六位老戏骨,四位发挥完美,两位有些拉胯,自然让这一幕话剧显得不太对味儿,看着确实不错,但也仅限于不错,离完美差太远。
看完整部70周年版《茶馆》,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随着梁冠华、濮存昕、冯远征、杨立新、何冰和吴刚等人的逐渐老去,《茶馆》以后还怎么演?是继续模仿还是尝试创新?
如果继续模仿,年轻演员里有多少人能达到梁冠华濮存昕他们的水准,更不用提于是之蓝天野他们了,继续模仿的意义还有多大?
如果搞二次创作,会不会引起诸如“毁经典”的非议,据说北京人艺之前搞过创新版《茶馆》,因争议太大后来放弃了。
笔者认为,《茶馆》已经有了完美的电影版,网络上也能看到像2005《茶馆》那样的经典版,现在又多了一个70周年版,经典已然留存,后来的人们不妨尝试一下创新。
如果有观众不喜欢创新版《茶馆》,不要紧,网上的经典版随便看,人艺也可以继续演模仿版,但对《茶馆》的创新完全可以在深挖人物的基础上大胆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