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眠》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989年的一部作品,2010年又进行了修改和“升级换代”。在《眠》之前他的两部作品《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刚刚大获成功。看似荣誉接踵而至,但村上春树却说:我的心变得僵硬而冷漠。那时候40岁的村上春树遇到写作上的瓶颈期,苦于找不到写作灵感。于是通过到希腊与土耳其旅行后,他冰冻冷漠的心开始变软、融化,之后一气呵成写完了《眠》,所以说这部小说不仅是村上春树心境的写照,也是他重启小说家身份的转折。
《眠》以第一人称“我”讲述了一个日本家庭主妇失眠十七天后引发的一系列崩溃情绪和绝望生活,这种类似“失眠症”的状态虽然在表面看,她的生活似乎跟往常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与丈夫和谐相处,以贤妻良母的身份迎合着繁杂而又日常的生活,但实际上已经深陷恐惧与死亡的阴影中无法自拔。《眠》用生动的心理描写,思想与意识的荒诞性以及村上春树对失眠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展现日本主妇隐忍而无助绝望的生活。
01 从心理描写上看“我”的生活一点也不愉悦和幸福无法入眠,已经到了第十七天。“我”特别想睡着,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入睡,而且越渴盼睡着,越是睡意全无。“我”尝试了所有的办法,吃安眠药、喝酒都无济于事。
这是小说的开篇讲述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但实际上已经非常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十七天完全睡不着。只是这种失眠没有引起生活的任何变化,“我”的生活依旧很规律:做饭、洗衣、送走丈夫和孩子、开车购物,看起来生活似乎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而事实上“我”并非如表面上那么愉快和幸福,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来:
①厌弃丈夫。虽然“我”嘴上夸着丈夫长得帅,但心里一直在想:我怎么会跟长着这长怪脸的男人结婚呢?分明有过几个长相更英俊的男朋友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对于丈夫的长相并不满意,不然也不会出现共同生活了几年,却完全想不起丈夫的脸。
②“我”惶惶不安。因为从来记不起丈夫的脸,所以觉得不安。这种不安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竟然内心对丈夫无感,而所有认识丈夫的人都认为他很完美,“我”觉得自己错了;另一层是因为“我”和他的生活状态简直糟糕和无聊透了,这令“我”不知所措和十分自责。
③永远程序般的对话。“我”每天送丈夫出门时都会说:“当心点。”而丈夫永远不变的回答是:“没事。”永远重复着相同的台词,而“我”不得不说,丈夫不得不回答。就连丈夫和孩子挥手跟“我”道别的姿势每天都出奇的相似,像机器人的惯性动作。
从这些生活细节中可看出来“我”的绝望生活,不仅是无声的而且是令人窒息的。虽然“我们”的家庭生活依旧充实,丝毫没有纠纷的阴影,“我”依然信任丈夫热爱家庭。可是生活早已变成了一种扎心的现实: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可奈何与将错就错的婚姻。
02 从荒诞意识阐述“我”的恐惧与无处安放似乎只要刮起一阵强风,我的肉体就将被吹到世界尽头,吹到天涯海角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土地。而我的肉体将在那里与我的意识永远分离。所以我很想牢牢抓住某样东西,然而纵目四望,周边却看不到一样可以抓牢的事物。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种不安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十七天的失眠而导致,另一方面是无尽的恐慌和压抑导致。因为长期的失眠已经将“我”的思维和坚强摧毁到片刻不剩,它不仅逐渐吞噬了对生活的希望,也吞噬了对于明天的渴望。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处于无知、无味、无感、无情的地步,整个生活以至生命都会出现“冷冻”般的淡漠。
而这种没有感情、没有咆哮、没有倾诉、没有回音的无处安放是最令人绝望和崩溃的。这种荒诞意识产生的原因则是每天重复的生活。村上春树在《眠》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和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
这句话乍一听没什么,但细细回味,却能嗅到不处不在的死亡。黑夜、失眠、阴冷、无助,这些都是导致了“我”内心深处的黑暗不断沉陷。从“我”产生幻觉看到一个穿了一身合体黑衣的瘦削老人可以看出。
老人站在“我”的脚边,一言不发的盯着我。眼睛非常大,连白眼珠上浮现的红色血管都清晰可见。“我”试图喊叫,却发不出声。舌头不听使唤,我只能死死盯着那个老人看。
而那个老人手里拎着一只中国古画里那种陶制水壶,不停朝着我的“脚”浇水,奇怪的是不论浇多长时间,那壶里的水永远也浇不完。
从老人站在脚边一言不发可以看出:“我”所有的的绝望都是无声和挥之不去的存在,拼命想找个出口挣脱出去,却始终无法找到。而老人拿着的永远也浇不完水,寓意着:生活给“我”带来的悲伤、无助和绝望无休无尽,根本看不到尽头。这些梦境和荒诞意识,不仅仅是“我”的现实生活写照,也是村上春树有几年时间再也无法写出小说时晦暗记忆,这些绝望都有一个共性:求而不得的愿望,无所适从的生活和命运轨迹。
03 从“我”十七天失眠的背后探寻问题根源那一个月我瘦了六公斤。可尽管如此,家人和朋友并没有察觉这种异变,没有察觉我始终活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之中。
很简单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我们探寻到了“我”失眠和绝望后的真相:被家人忽视的情感和诉求。这跟《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高度相似,安娜之所以背叛家庭,跟情人私奔到最后的卧轨自杀,也源于情感缺失的沟通与维系。而婚姻有一个共性:“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失眠背后的真相:
①生活中对自我的放逐。小时候的“我”省吃俭用也要读书,喜欢读书到发疯的状态,而婚后不知不觉中不再读书了。这说明了婚姻不仅侵蚀掉了爱好还磨灭了“我”对生活的激情与向往,而逐渐将自己放逐。
②自我设限的生活和责任。“我”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学生时可以无拘无束,所以那时候“我”很快乐,但为人妻为人母后就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要给丈夫做饭,要照顾孩子,要顾忌他人的情绪。所以即使“我”晚上痛苦到人格分裂,第二天早上依旧会为丈夫端一杯咖啡,给孩子喝热牛奶,生活一团和气。这种责任不仅是枷锁,也是对责任过度强迫性的承受。
③活在丈夫的喜好中。“我”从前特别爱吃巧克力,但因为丈夫厌恶甜点心,“我”婚后从没吃过巧克力,而且家中从来不再放甜点。但是“我”的每个细胞都屏住呼吸在渴盼巧克力,于是处于崩溃边缘的“我”趁丈夫不在家时偷偷吃了两大块巧克力,吃完后又怕被丈夫发现,然后跑卫生间刷牙,以去掉口腔里巧克力的气味。这也说明很多时候“我”只是迎合丈夫,并非性格和爱好使然。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一直活在所谓“好妻子”和丈夫的“标准”中,但是对于丈夫只有义务和名义上的责任,而没有过推心置腹的交谈和要求。换句说话太过于尊重对方的感受的婚姻也令自己感到无趣和迷茫,甚至是痛苦。
04 该如何与绝望中的“爱”和生活达成和解丈夫和孩子都不知道我彻夜无眠,这件事我秘而不宣。若是说了什么,只怕他们肯定会劝我去医院,而我心中有数,即便去了医院,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从来没想过告诉丈夫关于“我”的真实情况和内心的感受,而是假装和他一起入睡。生活和婚姻出问题,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错,那么我们该如何达成和解呢?
武志红在《为何爱会伤人》中对为什么会有绝望中的爱?给出以下观点:没有体验到爱的原因,大概率是有“我不值得爱“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发展成巨大的不安全感或恐惧。为了防御这种不安全感和恐惧感的涌出,就会形成种种的自我防御机制。所以不管是爱或不爱,其前提都是要突破这种自我防御机制。
结合到《眠》中“我”的身上,就要做到:首先打开心中的防御机制,把自己想说的话或是愤怒勇敢表达出来;其次是家人要细心观察,并给予关心和关注,增加感情上的互动和交流;最后是找回自我,而不是在生活中将自己“冰冻到麻木”。
当激情和新鲜期过后,大多数人的婚姻都会逐渐归为平淡,这都很正常。只是我们也要随时勇敢的去表达情绪,表达需求,而不是在长期的压抑和孤独压制自己,更不是为了表面上所谓婚姻的“好看”。
村上春树曾说过:“人生基本上是孤独的”。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都在孤独中“挖树洞”,这些“树洞”有些人是为了将自己掩埋,有些人是为了与同样孤独的人互通,有些人则为了在痛苦中独自沉沦。而《眠》中的“我”也正在自己挖掘的“树洞”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掩埋,令家人和朋友都无法触及。
村上春树在《斯普特尼克恋人》中,对于孤独和绝望也给过这样的比喻:“我们尽管是再合适不过的旅伴,但归根结蒂仍不过是描绘各自轨迹的两个孤独的金属块儿。远看如流星一般美丽,而实际上我们不外乎是被幽禁在里面的,哪里也去不了的囚徒。”
所以说所有导致不幸福和不快乐的因子都源于内心的感受,更源于对自我的束缚和画地为牢的固执坚守。走出“树洞”勇敢做自己,尊重内心的想法和意见,勇于说“不”这才是走向爱和宽容,并与自我达成和解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05 总结《眠》的故事情节不复杂,却具有十足的超现实意味:女主人公经历了十七天无眠状态。而这种“无眠”现象也是导致“我”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重新审视生活,以不一样的维度重新剖析了自己。同时展现了“我”和丈夫关系的隔阂与淡漠,这是不仅日本夫妻之间产生的问题,也是所有夫妻之间共同面临的问题和相处的难题。
“我”活着就是为了尽义务而购物、做饭做菜、打扫卫生、照料孩子,甚至做爱。只要习惯了,这绝非难事。不如说非常简单,只要切断大脑与肉体的联系即可。
村上春树也借《眠》中的“我”的失眠后的说出了大多数人婚姻的真相:义务性地、机械般,不带任何感情的相处。这种生活不仅重现了大多数中年夫妻生活的细节,也是大多数成年夫妻生活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中年夫妻的这种尴尬相处,才会导致《眠》中的“我”对死亡的威胁产生恐惧情绪,无论这种恐惧的滋生是“我”自主选择还是生活使然,都令“我”自然而然接近并思考了死亡。
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慌,也是村上春树的真实感觉。他在写小说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死亡胁迫感:“我觉得写小说距离去往死亡国度的感觉非常之近,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点一点深入到生命的深处。每走一步,我在我人生那个小梯子上就下降一格。但我距离生命的中心越近,我就能愈加清晰地感觉到它:就在距它仅半步之遥的黑暗之中,死亡也正在掀起它自己的巨浪。”
这种死亡意识和恐惧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惯性与麻木导致的失落与冷漠。换句话说惯性与麻木才是导致我们惧怕死亡的根源。比如说:我们习惯为活而活,按照固有的价值观念与世人的道德标准一路要求自己,无论是上学、找工作、谈恋爱结婚或是退休,都被这看不见的时间之轮侵蚀着直到时光飞逝,已是半生蹉跎,正如《眠》中的“我”。
我偶尔想起多年前,在午饭之后享受美妙绝伦的交欢,那时候四周静谧无声,午后平和的阳光流溢整个房间。
我就这么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紧闭着双眼,眺望无眠的黑暗。
这是《眠》中的“我”感情中为数不多快乐的回忆和最后对于“死”和绝望无尽的清晰。正是这样看似真实和平实的内心世界,才令《眠》这本小说让我们感到惊悚。异曲同工的是村上春树在之后创作的另一部小说《奇鸟行状录》亦是在暴力和恐惧中迎来故事的终结,这也可以看出《眠》对村上春树的创作带来的启发和影响。
而村上春树通过《眠》逐渐将他冰冻的心一点点消融。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俗世中的人看起来过得都很好,然而当回头审视时,会发现我们早已脱离生活的轨迹。但是生活从来不会给我们重来的机会,只有接受现实,然后达成与自己的和解才能最终得到解脱,而不是让曾经赖以生存的根基来反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