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名的来源(浅议辽宁地名的组成因素)(1)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对辽宁部分区域地名的组成要素及命名方式进行研究,从而找出辽宁地区不同地域地名的命名规律和地名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辽宁;地名;组成要素

不同地域的地名,其反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等不尽相同,而这些地名的命名方式则遵循了语言学中语音、语法等规则。

、辽宁地区地名的通用名与专属名

辽宁地区地名的基本组成要素主要包括通用名与专属名这两种。什么是通用名、专属名?词语的组成结构一般会具有指称性特征,在地名中出现的通用名与专属名就是根据这一特征进行命名的。一般情况下,某一地区的地名基本上为“通用名 专属名”的命名模式,通用名可以体现地名的所属类别,专属名能够对某一地区进行具体标记。以辽宁省内的部分区域为例,在“锦州市、阜新市、葫芦岛市”中出现的“锦州、盘锦、葫芦岛”就是这些地名中的专属名,而“市”则是通用名;在“台安县、黑山县、义县”中出现的“台安、黑山、义”就是这些地名中的专属名,而“县”则是通用名。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拥有二十三个以“省”这个通用名来命名的地区,例如“黑龙江省、吉林省、四川省、陕西省”等,这其中“黑龙江、吉林、四川、陕西”等名词则隶属于专属名范畴。

(一)通用名与专属名的命名方式——通用名可以进行省略

这种可以省略通用名的情况,经常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当中。例如,在两个人面对面进行谈话时,其中一人问“你是哪的人?”,被询问者一般会回答“辽宁、锦州、黑山”等,而不是“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这类带有通用名词尾的地名。

(二) 通用名与专属名的命名方式——通用名与专属名绝对不能拆分

这种情况,一般多出现于通用名为单音节词的时候。通用名为单音节的词,通用名与专属名绝对不能拆分。例如,辽宁省锦州市下属的义县,“义”是这个地名的专属名,而“县”则是这个地名的通用名。但是,无论是书面语交流,还是口语交流,都不能像“黑山县、台安县”这样把通用名“县”省略掉,一旦省略,则会让听的人感到模棱两可,甚至是产生歧义。

(三) 基于通用名与专属名对地名进行分类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全国总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5个自治区。因此,受经济政治发展情况、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的地名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且值得耐人寻味的是,这种鲜明的特征在某一层面上又具有普遍性特征。辽宁地区,地处于我国东北部,有一定的山川、河流,但以平原地形为主,隶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带,冷热适宜,具有明显的四季变换。因此,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辽宁地区不同地域的地名形成了自身的个性化标签。

1. 基于通用名进行划分的地名

这种命名方式,一般可以划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利用通用名进行命名,能够将不同个体地区的属性进行诠释。

(1) 自然地理属性

以自然地理中的山、河、海岛等名称对某一地区进行命名。例如:以“山”作为通用名,结合一些神话故事、地形特征、历史文化等内容,对横亘在某一地区的山脉进行命名,如“笔架山、棋盘山、医巫闾山、天华山、关门山”等;再者,以“河”作为通用名,对一些地域进行命名的形式如“庄河、蒲河、女儿河”等;另外,由于一些地区靠海较近,根据地区的形状、物产、神话传说等,其命名上基本会采用“XXXX岛”的形式,如“獐子岛、菊花岛、广鹿岛、仙人岛”等。

(2) 人文地理属性

这一类名称,主要是根据地区的行政划分而产生的。我国的行政区域主要由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5个自治区所组成,而在辽宁地区这类具有鲜明行政区域划分特征的地名主要包含地级行政区域名、县/区级行政区域名以及乡镇行政区域名。地级行政区域名,如“沈阳市、锦州市、盘锦市”等;县/区级行政区域名,如“太和区、松山新区、新民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等;乡镇行政区域名,如“东岗镇、长兴岛镇、李官镇、仙浴湾镇、赵屯乡、土城乡、阎店乡”等。

2. 基于专属名进行划分的地名

这些基于专属名进行命名的地名,可以看出地名命名的规律以及方法,主要包括:水域类、陆地类、人物类、地名类以及历史文化类。水域类,根据江河湖海这四种水域类型,对某一地区进行命名,如“凌河区、庄河市、黄河大街、南湖街道、凌海市”等;陆地类,以“山”字或者表示“东南西北”的方位名词作为名称的组成要素,如“黑山县、调兵山市、北镇市、东陵区、浑南新区”等;地名类,借用其他地区的地名,对本地的街、路等进行命名,如“长安街、太原街”等;历史文化类,葫芦岛市下属的县级市兴城就隶属于这一类。兴城这一地名,作为地区名称已经有超过千年的历史,是辽宁地区乃至是全东北使用时间最长、保留度最高的地名之一。兴城这一地名中的“兴”字,具有“兴旺、兴隆、兴业、时兴、兴利除弊”之义,这种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可以给人带来对积极进取、繁荣兴旺的想象。

、辽宁地区地名的构词方式

辽宁地区地名的构词方式主要由两种类型组成,一种是以单纯词直接作为命名要素进行命名,另一种则是以复合词的形态进行命名。

(一)以单纯词直接作为命名要素的地名

以单纯词直接作为命名要素的这类地名,一般受古汉语的影响较为深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类以单纯词为命名要素的地名逐渐以某一地域地名简称的形式所出现,例如:黑龙江省的简称为“黑”,安徽省的简称为“皖”,四川省的简称为“川”,河南省的简称为“豫”等。另外,当今社会也有一些利用单纯词进行命名的地区,例如锦州市下属的“义县”。

(二)以复合词形态作为命名要素的地名

这类地名的数量和种类同单纯词地名相比,更为丰富和繁杂。

1. 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地名的构词方式是最为普遍的,在地名构词方式中占有较大比重,如:“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科技路”等。

2. 名词 方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地名的构词方式经常会出现在县/区级别的地名命名当中,有时不同行政区域的两个地点会使用同一地名,如:沈阳市中的铁西区与鞍山市中的铁西区,二者虽隶属于不同的地级市,但是在县/区名称上却很巧合的一致。另外,“沈北新区、铁东区、辽中区”等这类明显蕴含“东南西北中”方位名词的地名,基本上都隶属于“名词 方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命名模式。

3. 方位词 数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命名模式比较小众化,在省/市/区/县这一层级当中不经常使用,相反在对路/街命名时,往往会因为实际的道路状况,用“一/二/三”等这类数字进行区分,如:“北一路、北二路”“南五马路、南八马路”等。

4. 方位词 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从全国范围来看,以这种命名方式对地区进行命名的不在少数,例如:“西安、北京、南昌”等。在辽宁省内,利用“方位词 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模式进行命名的地区也不占少数,如:“北票市、东陵区、中山区”等。

5. 动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种命名形式通常不会出现在地市级以上的行政区域,一般情况下会在乡镇级城市或是街路名称中使用,如:凌海市的“建业乡”“望花区”“胜利大街”“迎宾路”等。

6. 形容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形容词,一般都具有积极意义,总体上都是为了表达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如:“和平区、太和区、三好街”等。

7. 形容词 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地名的命名方式同“形容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种命名方式并不相同,“形容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种命名方式能够通过专属名,来反映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理想,而“形容词 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命名模式中形容词,主要是用来修饰形容词后面的名词的,如:“白塔区、黑山县、双塔区、大石桥市”等。

8. 形容词 方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地名主要有这几个:大东区、浑南区等。

9.数词 名词 省/市/区/县/镇/路/街。这类地名,一般只出现在地域范围较小的乡镇或者是村落,如:“佟二堡、八家子镇”等。

三、结语

对辽宁地区的地名进行分析、研究得知,辽宁地区的命名方式与语言学中语音、语法等内容密不可分。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无论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都会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辽宁地区的各地名中,地名本身会具有相应的指称性和历史性特征。指称性特征,早期人类受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往往会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对某一地区进行命名,而这种名称往往会带有“山、湖/河/海、岛”等地理特征的字样,如:鞍山市、凌海市、葫芦岛市等。历史性特征,某一地区地名的命名,不仅会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历史文化背景发展的作用。葫芦岛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城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不同历史时期,兴城所的地域范围不尽相同,在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年)的时候,设立了兴城县,而这一县区设立则是兴城这一地名由来的源头。后来,在民国二年,将兴城更名为宁远县;再后来,由于宁远县这一地名在山西、湖南、甘肃、新疆等地也有,因此重新将宁远县正名为兴城县,归锦州市管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国务院批准,兴城隶属于省,直接受省管控、治理。现今,兴城这一地级市由葫芦岛市代为管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辽宁地区地名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看出不同地域地名的构词方式,还能够对地名本身或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进行深入了解。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地名的构词方式、种类等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对地名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不容忽视。

文章作者:张霖

文章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8期

选稿:耿瞳

编辑:黎淑琪

校对:何铂羽

审订:计梦菲

责任编辑:何铂羽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