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

乐:取自生活的美妙滋味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2)

“本人陈小二,男,二十四岁、民族汉、家住罗锅胡同一百零四号、被捕前系小偷公司驻1路4路公共汽车特派员……”这是1991年春晚小品《警察与小偷》里的一句经典台词。陈佩斯通过他的眼神和姿态,把一种鬼鬼祟祟的不自信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的喜剧天分究竟是后天培养的,还是与生俱来的,并不好说,但陈佩斯的确有让人发笑的本事。一个小偷惯犯面对警察的随口一问,个人信息就条件反射般脱口而出,脑子已明显跟不上嘴巴。台词是经过细心打磨的,前后的情节也十分合理,最主要的,是眉梢眼角演出来的那种“怯”。陈小二,一个活跃在小品世界的小人物,就被陈佩斯演活了。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电视节目不像今天那么多,少有的几个电视台都是全国覆盖,而陈佩斯的每一个作品也都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受众,“家喻户晓”绝非夸张的说法。他有很多的原创与首创,例如就是他第一次让“小品”这种东西呈现在普通观众面前,并且与喜剧挂上了钩。甚至可以说,他一度就“代表”了喜剧。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3)

陈佩斯诙谐幽默的风格拓宽了许多人对喜剧的认知,他也成为八九十年代极负盛名的喜剧演员

陈佩斯早年的小品,常常跟吃有关。《吃面条》是他和朱时茂合作的第一个春晚小品,一桶面条成就了一出戏,把生活的滑稽注入其中。在作品《胡椒面》里,仍然是吃,但换成了馄饨。在作品《姐夫与小舅子》里,羊肉串则成了重要的道具,而他模仿的吐鲁番大叔的口音,至今仍深入人心。在所有日常的琐碎生活里,他常常能演绎出各种啼笑皆非的情节,他扮演的大都是市井的小百姓,在一个时代里给人们带来满满的欢乐。

因为某种原因,他曾一度远离了电视荧屏,但他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喜剧上。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矛盾,一个恰到好处的误会,一个环套环的结构冲突,他反复琢磨喜剧“立得住”的核心关键。

“毛刺儿”是一个来自木工活的比喻。在陈佩斯眼里,喜剧如同工艺品一样,需要不断打磨。他不喜欢粗糙的、戗着茬儿的东西,那不算是真正的幽默。欢乐的东西总该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

他喜欢的另一个比方,取自房屋和钢筋的关系。他认同幽默是具有结构性的,就好比是房子的钢筋。好的房子一定是靠钢筋支撑的,但倘若连钢筋都暴露出来了,没的商量,这房子也是个残次货。

许多年里,这已经化为一种喜剧的艺术直觉。一个作品,无论是大结构还是小细节,但凡感觉不对的,一定是打磨上出了问题。这或许可以称之为喜剧的“火候”,该快的,慢不了,该慢的,快就不行。作品是许多因素的“合体”,戏对了,演的人对了,甚至观众也对了,所有的,大家都在一起“对上频”了,那么幽默也就出来了。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4)

陈佩斯导演、主演话剧《戏台》剧照 (摄影:王晓溪)

陈佩斯对喜剧有很深的理解,一直致力于把欢乐带给人们。从春晚小品的系列经典到舞台话剧的《托儿》《戏台》乃至《惊梦》,陈佩斯始终在展现生活,并在大笑与浅笑中表达复杂的人生。他相信喜剧是有深层的“套路”的,但他不觉得自己完全摸到了喜剧的门路。他甚至认为,要是完全掌握就“糟”了,且摸索且前行,反倒更好。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5)

家:舞台上生活里的父子配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6)

陈佩斯是改开以后最早“触电”的一批年轻人。所谓触电,几十年前是时髦的概念,意思是“涉足电影”。而早在1979年,他跟父亲陈强合作的电影《瞧,这一家子》,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电影中,陈佩斯扮演一个“本质不坏”但不求上进的儿子,而父亲则在“不信任”中永远关爱着他。

早年间提起陈佩斯,人们还不知道何许人也。而父亲陈强,用现在的话说,一度是当红的“流量艺人”。这位父爱深重的老头儿,总是尽各种可能去提携儿子。二十几岁的陈佩斯,还远未能展示出安身立命的能耐,至少在父亲眼里是如此。在外人看来,他长得比父亲还“丑”,而且多少还带着点“生性顽劣”,这在当时以浓眉大眼为审美主流的演艺界,注定与高大英雄角色无缘。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7)

陈佩斯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在演艺界闯出了一条喜剧之路

在一部部影片里,陈佩斯仍然是“顽劣”的,而唯独陈强的父爱,在戏里戏外都未曾打折。在电影《父与子》里,“二子”在高考考场大睡,而父亲陈强则拉着一辆人力双轮车,吭哧吭哧,在考完后,把仍在熟睡的儿子拉回了家。这完全是剧情需要,而现实里,情况是反着的。在还没有装空调的年代,北京的夏夜极为闷热,为了能让老爷子睡个安稳觉,陈佩斯曾骑上三轮车,叠上一张竹椅,光着膀子载着父亲到外面转上一圈,是名副其实的带着老爸“兜风”。

生活中的陈佩斯是个孝子,十足的恋家。在活跃在春晚舞台的那些年,他总是一下场就立刻往家的方向奔,只为不耽误家里那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对于他来说,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摆着弄着,吃着聊着,就有说不尽的温暖幸福。

中年之后的陈佩斯,行止之中多了几分厚重与沉稳,尤其是儿子陈大愚出生以后,他身上的“父亲味道”也突显出来。陈强对他的爱,也传递给了陈佩斯,让他在面对儿子大愚的时候,不自觉显露出父亲当年的神色。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8)

陈佩斯原创话剧《惊梦》剧照 (摄影:王晓溪)

如今的陈佩斯,也常常和儿子一起合作,在最近推出的舞台剧《惊梦》中,父子同台,共同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大戏,剧中还加入了《白毛女》选段,这是一个巧妙的彩蛋,是对陈强先生的致敬——在当年,陈强曾扮演过黄世仁,演活了一个经典的“恶霸”。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的陈大愚也有了自己的儿女,陈佩斯也成了“爷爷”,他们一家八口和美地生活在一起。虽然岁月流转,但那一直延续下来却未曾改变过的,是家中温暖的亲情。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9)

有家就有乐:亲情的火候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0)

有家有乐,其乐融融,但这并不意味着彼此的顺从。对于表演,陈大愚有时也与陈佩斯有认知上的冲突。例如当爸的会认为,既然站在舞台,就得“正脸”给观众,让观众看得清眉眼神情是基本的规矩。做儿子的则觉得,真实才是硬道理,该背着身的,后背也能表现情绪。

按理说,道理总能分出个对错,可两人似乎都有道理。好在是一家人,用不着分出高下。陈佩斯自己也说,当年他和他“老爹”一起搞创作也不自在,也总“吵架”。

所谓冤家父子,也是欢喜的冤家。常乐着乐着就吵起来了,也会吵着吵着就乐了,日子过得跟喜剧一样。在爷儿俩最近合作的《火锅父与子》里,就把这种技能给拉满了。短片里陈佩斯成了“话里有话”的高手,什么儿女“空心”菜、“虾”忙……火力全开。实际上,只不过想对儿子表达“工作再忙,饭还是要好好吃”的道理。嘴上不饶人,关心却是实打实的,如同影片里陈佩斯父子涮的一顿火锅,续进锅里的,是生活的底料,让人吃进肚子里的,却都是浓浓的真情。

点击观看视频《火锅父与子》中陈家父子的“开涮”时光

一个好的父亲,总是会恰到好处。能提携幼子,给予温暖及时的建议,但同时,他又希望自己被“超越”,不希望让孩子生活在其“庇荫”之下。如今的陈大愚,也会被人介绍成是“陈佩斯的儿子”,但对于陈佩斯而言,有朝一日被介绍成“陈大愚的父亲”,或许更会乐开花。天下的父亲,年岁越大,越乐见这种“超越”。这是所有亲爹的境界。

闲来无事,陈佩斯也爱和陈大愚拍些短视频。有许多是家里拍摄的,也有工作中的、在路上的,大多是就地取材。在零零散散的日常里,提炼出快乐的精华,然后跟观众分享,透着幽默的段子总是体现着家的欢乐。

无论如何插科打诨,但旁人仍然分辨得出,这一对父子喜欢“腻在一起”。如果说亲情也有某种“基因”,那么陈家父子一直代代传承。早年拍电影,陈佩斯也总是喜欢跟父亲“混”在一起,或许家的感觉总能带给他们能量与灵感。

在接受深入人心的美食品牌“家乐”采访时,陈佩斯说道:“有家有乐,家庭应该有欢乐。”在他们父子的身上,人们总能看到那种传统的中国观念,无所谓家大业大,唯家中的欢乐最大。家是一个有乐的地方,因其欢乐,家才像个家的样子。而这也正是家乐品牌所秉持的“家庭观”。

点击观看视频,品味陈佩斯的“家与乐”

家乐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调味品品牌之一,几十年里,曾陪伴过无数个家庭。从家乐鸡粉到家乐浓汤宝,它始终与众多家人守护炉火,一起“熬制”家的美味。最近,家乐趁火锅季推出了“家乐火锅汤鲜味浓”的主题活动,邀万千家庭一同享受围炉时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家人们坐在一起,涮一顿火锅,充分彰显家的欢乐。那是全家人一起“忙活”的时刻,做着吃着,涮着聊着,轻快的氛围也随着火锅被“端”到了桌上。

“为家加一点料,加一点快乐,生活才能越涮越有滋味。”陈佩斯父子对“家文化”有很深的感触,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欢乐是亲情的底蕴,如同火锅一样,需要有优良的底料做铺陈。将各种鲜美的食材投放其中,出勺之时,便是浓香满屋的一刻。

欢乐是每个人在亲情中都能感受到的,但这仍取决于家人彼此间的“有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家中的温暖才会不停地升级。亲情也有所谓之“火候”,火候到了,美味就到了,一家人的欢乐就有了。

这样的“心”,也是一种“匠心”,家中亲情如此,家外的事业也是如此。各自行业的成就,也讲究个“真材实料”、“匠心熬制”,来不得半点假招虚架。如同陈佩斯的喜剧艺术,用心创作,方能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而家乐火锅推出全新系列火锅底料,以真材实料,精心熬制,不仅汤鲜味浓,而且是“可以喝的汤底”,正因为无数次的材料搭配、匠心打磨,方能香浓如此。对于陈佩斯父子来说,他们也有着深度的共鸣,用喜剧艺术为国人带来笑料,也需要不断地试错与打磨。共通的理念,让双方走到了一起。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1)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2)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3)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4)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5)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6)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7)

家就像生活的底料,生活越涮越有滋味

我们知道,即便前行路上有艰辛,但没有一种苦难是家庭无法庇护的;当内心充满欢乐,我们也应意识到,正是家的温暖,让欢乐变得可能且持久。未来的生活,仍然会是沿着前方的路走下去,而对于每一个正奋斗的人来说,家就是生活的底料。

陈佩斯的全家福(家是生活的底料)(18)

最美不过田舍起炊烟,最诱人的不过是家中热腾腾的火锅。在那种清香的底蕴之中,生活将有无穷无尽的滋味。秋风渐起,万物丰肥,正是在家涮火锅的好时节,不仅吃得安心,更能在一起阖“家”欢“乐”!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路瑞海

微信编辑丨方禾

作者丨幽幽之默

设计排版丨高旭芹

图片来源丨互联网、家乐、公众号大道文化、摄影师王晓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