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6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抵达广州光孝寺,正遇两位小和尚仰望寺前风幡,一曰风动,一曰幡动,争个不休。六祖笑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啊!”此公案发生1336年以来,参悟者无数,谜底是什么?游览一下道德经大观园第二景点不二之门,或许能找到答案。
2.道德经第二景点——不二之门
第二章 道的特性 超越二元对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道德经妙解》P6)
(图片除结构图之外,均为郭老师摄制)
2.0【主题结构】
本章解释前章“名可名,非常名”,指出世人乐于分别、崇尚虚名、喜欢有为之害,而圣人明之,故能超越二元对立,无为处事,呈现道之特性,功不朽而真名长存。
《道德经》乃对人说,故在讲了道为天地万物之总源头,指出大伙本在一体世界之后,老子针对世人痼疾,抛出关键话题——,帮助人类超越二元对立,突破生存发展的重要卡点,回归天堂净土。
可分三段。
篇首至“斯不善矣”为第一段,二元对立之害;
“故有无相生”至“前后相随”为第二段,谓二元本无对立,乃比较而成;
余下为第三段,圣人不二,圣人明白实相,故能超越二元对立,呈现出道之特征特性。
2.1【取其一半】
天下事物,在大道看来,无所谓美丑善恶。牛粪与鲜花,各有使命,各自庄严;且鲜花离不开牛粪的滋养,牛粪的生命价值就在于让鲜花更香更美丽。世人不知,妄作分别,取其一半,才有美丑善恶之说。这会有什么影响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为,是;恶(è),丑,不好。太糟糕了!广泛社会大众,都认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就会形成很不好的风气,不是好事。
为了所谓的美,人们不惜自残来美容美体,不惜伤害动植物、大自然来装扮自己或自己的生活环境。
又以为自己是美的,而瞧不起所谓不美的种族或个人;或者认为自己不美,而生活在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自我悔恨)的世界里,甚至自暴自弃、自残自杀。
(不要哪一块,皮球都将破碎)
莲花与淤泥,世人习惯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意思是莲花是美的,淤泥是丑的。实际上没有淤泥就没有莲花,莲花与淤泥本是一体,甚至可说淤泥即莲花、莲花即淤泥。分别莲花与淤泥之美丑,除了造成分裂对立,了无意趣,而最受害的或许不是淤泥而是莲花。佛门以莲花比喻心灵解脱、道业成就,淤泥便是莲花的养料,洗涤下来的心灵污垢越多,莲花越娇艳,心灵越解脱、道业成就越高。
且美与丑,无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做出的评判。你认为美的,别人未必认同。东施效颦(dōng shī xiào pín),看西施因心绞痛而皱眉,以为西施是因皱眉而好看,故学着皱眉,却在旁人看来更加丑陋。憨山说,这就是“知美之为美,是恶矣”;不但不美,还会更丑。
(人比沙大,地球比人大,太阳比地球大。拥有整个地球,也不过抓住了一粒沙而已)
2.2 【战火之源】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大家都认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是好现象,社会风气会变得很不友善。
世人习惯性地认定自己的主张、品行、作为是善的,认定自己所在的种族、宗教宗派等是善的,而别人的大抵都是恶的。
关公在蜀国是英雄,忠义可嘉;对于魏国、吴国军民,则是寇仇,恨不得得而诛之。
两口子打架,因为对方是恶人、自己是好人。求人明断,被判皆是恶人,各打五十大板。问何故。惊堂木一敲:你们不是,难道我是?
1142年,秦桧(huì)杀岳飞,罪名莫须有。2003年,美国邀集英国等打伊拉克,罪名是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据是一袋洗衣粉。最终不仅没查到所谓的罪证,倒还找到销毁生化武器的文件和人证。莫须有就是也许有,岳飞也许有谋反之心,所以咔嚓他;伊拉克也许有生化武器,所以群殴他。真实原因是看他不顺眼,左看右看都不顺眼。
放眼世界,当代霸主国内新冠疫情死亡过百万、枪击案几未停止,还唯恐天下不乱、四处挑起战火,时不时还不忘呼朋唤友,群殴异类、抹黑他国,真可谓至死也是二元对立的标本。
埋怨腹诽、口诛笔伐、大吵小闹、真枪实弹等形式多样的排斥、斗争与战争,就这样,一幕接着一幕,在天地之间许多角落,上演开来。
2.3 【尚名之过】
商代比干,天下皆以为贤善,其侄子纣王执而杀之。后世纷纷效法以谋忠臣之名,砍头也不在乎。有的人还揣度皇帝不愿做暴君,故意以死相谏,以博忠臣清官之名。更有甚者,视家人、九族乃至十族性命为草芥,冲撞激怒君上,以期万古流芳。憨山以为这就是“知善之为善”之不善,乃“尚名之过”,追求虚名而给自己及广大无辜者招致杀身之祸,不仅死之不足惜,还其心可诛,谬种流传,祸国殃民。
聂盛读了憨山大师这段解读甚是感慨。原以为古时忠臣无不可敬可佩,值得效法;这下才明白,有的所谓忠臣,是踏着无数无辜者的枯骨而成名。让父母长辈被杀,使家族灭绝,是为不孝;株连兄弟姊妹无端受难,是为不悌;害子孙枉死,是为不慈;让君上滥杀无辜,得暴君之名,是为不忠;违背孝悌忠信之诺,率性而为,是为不信;恣意妄为,罔上欺下,是为无礼;所为不宜,违法背德,是为不义;贪着名声,不顾他人死活、国家安危,是为不廉;用亲眷的血光光昭自己的日月,拿无辜者的哀嚎气壮自己的山河,让后世想当忠臣之人奉若神明、顶礼膜拜,祸害广远而不以为然、自得其乐,是为不耻;草菅自他性命,违背上天好生之德,是谓不道。人伦诸德尽失,离道甚远,不仅不善,恶在不赦。
2.4 【回头是岸】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音,口舌发出的,一指乐音。声,耳朵听到的,一指普通声音。和(hé),音乐和谐;或音hè,和谐。道有二元,如阴阳、正负、有无,乃一体两面、相辅相成,而无对立;且无中生有,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有还复为无。事之难易,全在人定,如游泳、读书有人畏难,有人则易;且一事之中,有难有易,易中有难、难中有易,事中较难、事成则易。物有美丑、善恶、黑白、上下、长短、高低、大小,乃人类按照自己的标准、角度比较而成,相对而无对立,且有转化之势。军有前后,冲锋时,先锋为前,后卫随后;而撤退时,前后反转,后卫在前,先锋殿后: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口舌所发为音、耳朵所听为声,或乐音为音、普通声音为声,看似有别,其实均是声波振动而已;且音声调和,可以形成优美旋律、华彩乐章。
(大与小都是比较而成)
世人不知,虚妄分别,取其一半,对立生焉,苦海成焉。
当年,亚当、夏娃生活在伊甸园中,快乐自在。上帝反复叮嘱园中果实可以尽情享用,但所谓的“智慧果”千万不可吃。然而,耐不住灵蛇不断的蛊惑,二位终于吃了禁果,被驱逐出天堂,落入人间苦海。
这个所谓的“智慧果”,就是二元对立之果。天堂本是一体世界,没有对立冲突,你有了这所谓的智慧,能分辨善恶、美丑了,于是苦海骤现、天堂顿失。
人们都向往天堂、厌弃苦海,却不知本在天堂、原无苦海,却因好吃二元对立之果,而自离天堂、自辟苦海。一念回观,善待二元,放下对立,苦海顿去,天堂现前。
当年,看两位小和尚争个不休,六祖笑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啊,风动则幡动,幡动因风动,二者一也。世人好事,妄动心思,硬要把二者生生分开,岂不争个不休
若要幸福,仁者之心慎动啊!
(太极图。一条曲线让阴阳相依相偎、相亲相爱、创造万有,一条线组成一个圆,表圆圆满满、生生不息。)
2.5 【无为不言】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处,处理,办理;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道而为,不自我而为、胡作非为,不扰民;行,实行;不言,少说多做,以身作则;教,教化(民众)。圣人知名是虚名,不可分别,不要妄求;多言无用:故能无我、顺道、自然而为,以身作则,做世人表率。
如何做世人表率?
如道一般。呈现出道的特征特性、高等心灵品质: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作,作用,此指利益;焉,语气词;万物作焉,倒装句,利益万物;辞,推辞,拒绝;生,生养(万物);有,占为己有;为,付出;恃,本义为依靠、依赖,此处指倚仗有所付出而骄傲;弗,不;居,居功。利益万物而不辞劳苦,生养万物却不占为己有,辛勤付出而不傲慢自大,功成名就而不居功自傲。
道对万物的无私、积极、默默付出,与世人待人接物之中,好推诿、好叫苦、好占有、好傲慢、好居功,刚好相反。
何以如此?
圣人不二,平等无别,无我无私,奉献付出,无得无失,自得其乐;
凡夫非一,迷于对立,自私自利,贪功好好,患得患失,苦海沉浮。
正所谓“圣人乐得为圣人,凡夫冤枉作凡夫”。
(树高有其高的意义,花草低开亦有其存在的价值,各自庄严大地、净化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