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三首练习题(三首与食物相关的小诗)(1)

民以食为天,五千年的文化衍生出丰富灿烂、多元复合的餐饮和食物文化,从五谷杂粮到山珍海味,从田园时蔬到满枝硕果,从平原、岗地到丘陵、高山,从乡村亭里到都市街坊,食物通过味觉和视觉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五颜六色、璀璨明亮的食物谱系。

食物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桥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朋友之间请客吃饭,准备点小米、鸡肉,来几个小菜,加一句酒,边喝边吃,聊聊田地里庄稼地的长势和气候等等。酒酣胸胆尚开张,聊得好不快乐,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相互之间约定在重阳节一起喝酒赏菊花。没有磨刀霍霍向猪羊,只有简单的几个小菜,饭菜随简单,食物随普通,但友情却越深,兴致之愈发高涨。

寒食古诗三首练习题(三首与食物相关的小诗)(2)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人大度大方热情好客,对待朋友邻居那是相当的舍得,如陶渊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滤除新酒杀只鸡来招待邻居,可谓厚道实诚。秋日的村庄是多么的恬静和美妙,画面唯美,安宁祥和,儿童欢快的玩耍着,映衬在夕阳下影子落在篱笆上,村里妇人们开始准备晚餐的食物,烧煮豆荚、姜芽和社肉的香味,从屋舍中阵阵飘出,诗句中透出出自由闲适宁静之美,这不就是深深的乡愁记忆。

寒食古诗三首练习题(三首与食物相关的小诗)(3)

《秋日行村路》

宋代: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食物是人生旅途最真实的写照,寻常人家日常吃饭和食物,粗茶淡饭,大多菜羹、素食为主,不仅绿色环保还健康可持续,菜无百样,饱肚子就行,食无精细,可口下饭就成。如“鸡豚下箸不可常,况复妄想太官羊。地炉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尝”。日常下饭菜还是以蔬菜、豆角、五谷、六畜等自家种养的,清新小菜,怡然入口,这也反映了小农经济主导下的自给自足和内向型经济的特征。

唐宋时期很多诗人一生为能为官,大多生活贫困潦倒,甚至到了食不果腹的境界,如杜甫、姜夔、王建等,和不差钱的孟浩然、会吃的苏轼比起来,这些人的日常饮食和食物就显得更加山野和田园,甚至很多都是小众和不入流。

寒食古诗三首练习题(三首与食物相关的小诗)(4)

《饭僧》

唐:王建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

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

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

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这首诗没有战场上“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迈”分享烧烤的豪迈和洒脱,也没有“青菘绿韭古嘉蔬,蓴丝菰白名三吴”的朴素和平常,有的只是别出心裁的食物自我创新和改良,没有荤菜,只能用泉水和葛根粉,摘花而食,将各种野菜、青菜和水芹等切碎,合在葛根面中做成烙饼。食物可谓简单,吃饭可谓粗犷,但这恰恰反映诗人日常生活拮据的常态化。

寒食古诗三首练习题(三首与食物相关的小诗)(5)

食物无非是求饱,居无非求安,不要太在意食物的花样和种类,味道可口,健康怡人即可,诗人们由于人生轨迹和命运不同,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其日常饮食和食物也是千差万别,不追求统一,只找寻在各自不同命运下对食物、对人生、对时代的探索真谛和终极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