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民俗,贴对联,贴门神。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克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贴门神是不是一种习俗 民间习俗过年贴门神(1)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民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用于趋吉避凶,那时候人们认为要保护家宅平安就得有神灵相助,而门神则可以帮忙挡住来往邪物。

贴门神是不是一种习俗 民间习俗过年贴门神(2)

很多人只知有门神这一神灵,却从未听过传说,不知门神是谁。而神荼与郁垒只是门神传说中的一种,到了后来,在唐朝时期,门神的发生了变化,成为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

贴门神是不是一种习俗 民间习俗过年贴门神(3)

这贴门神讲究两点:一是要贴的对称,中国人是很讲究美的,尤其是对称美,农民建房子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不但两边要建的一模一样,就连大门也得从中间开的,虽然这样的门不如一边开的门安全,但是农民照样要这样开门,因为这样开美观,好看;二是不能贴反了,你要贴的门神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那么左边贴的一定是手里拿着金锏的秦叔宝,右边贴的事手里拿着金鞭的尉迟敬德,要是那家把他们贴反了,那肯定会立刻成为整个村子的笑柄。

门神的信仰就这样传承下来,到了后来,门神的形象不断发生变化,历史上的忠臣良将、传说中的得道神仙,以及各个地区的出名人物,都会被老百姓画下来当作门神。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钟馗(kuí)以及秦琼、尉(yù)迟恭了。

贴门神是不是一种习俗 民间习俗过年贴门神(4)

唐代,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唐太宗生病卧床,经常听到寝宫外有鬼怪嚎叫、扔砖丢瓦的声音,于是命秦琼和尉迟恭站在门口守卫。这两员大将手拿兵器,双目圆睁、正义凛然地站在门口,果然一夜没有鬼怪吵闹。唐太宗觉得二人每夜守卫太过辛苦,命人画出二人的形象贴在宫门之上,这种做法逐渐流传到民间,二人也成为流传最广的门神。

后来,祈福门神画以喜气吉祥为风格。诸如:天官赐福、如意状元、五子登科、和合二仙、招财童子、福寿童子、刘海戏蟾……其中有些祈福门神,严格地讲已非原本意义上的门神,所以有些也称为门童画。

贴门神是不是一种习俗 民间习俗过年贴门神(5)

但要明白的是,此后世人所谓的门神实质是因为其有着出色之处而被崇拜供奉,更多的性质是祈愿而不是纯粹的门神。

贴门神是不是一种习俗 民间习俗过年贴门神(6)

还有地方供关羽、关平、徐延昭与杨波、裴元庆和李元霸、岳飞和温琼(或韩世忠)、岳云和狄雷(或何元庆、陆文龙)、赵匡胤和杨衮、胡大海和常遇春等。

如今,门画儿的张贴内容,更为广泛。如彩绘福寿图、五谷丰登图,六畜兴旺图、工农建设图、儿童欢乐图、火箭腾空图、十帅跃马图、拥政爱民图、军民联欢图等。

贴门神是不是一种习俗 民间习俗过年贴门神(7)

现在贴门像,表达的是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