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引:

“表示感谢”的本质是当“我”发现“他人”对“我”的帮助时,对“他人”帮助的回馈。

不难理解,只要生活在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完全独立于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事。因此,稍有常识和理智的人都知道,向他人表示感谢应当是我们的常见行为。

可是,各位朋友,请问:你上次和别人表示感谢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有些朋友,会马上说出答案;可是,有很多朋友恐怕要思考许久。

感谢别人的指导的话(向他人表示感谢)(1)

一、为什么会这样呢?

难道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提升了自身对“帮助”的评判标准?而很多“优秀”的人甚至会认为:多数时候是自己在帮助别人,而非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

难道是,承认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就是承认自己能力不足,承认自己不如他人?所以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对他人的感谢。

难道是,因为很少听到周围人说谢谢,怕自己不合群、怕尴尬就不愿意表达了?

又或许是,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被别人给予和帮助,已经在意识上感受不到别人的帮助了?反而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于,在别人停止帮助或没有达到自己习惯的帮助程度时,反过来怨恨别人?

……

感谢别人的指导的话(向他人表示感谢)(2)

二、大家是否认识到了问题?

或许,我们有太多的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了。但是,无论我们如何自我安慰,该做的事不去做,必然会有相应的结果。

每一次,当我们明明感受到了他人的帮助,我们却无动于衷时,无论我们本心是否想表示感谢,“自我”对外的大门就被悄悄地合上了一点点;

每一次,当他人向我们提供帮助,而我们却由于各种原因忽略或无法发现时,“自我”对外的大门就又被悄悄地合上了一点点。

总之,在一次次地一点点中,“自我”的范围越来越小,而我们却不自知。我们可曾发觉,很多时候,所谓的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恰恰是“没做该做的事”,所导致的“自我”收缩的结果。

感谢别人的指导的话(向他人表示感谢)(3)

三、怎么办?

1、为何不在主观意识上拓展一下“意识的我”呢?

让我们认真思忖一下这些是否属于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呢?

父母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晚餐;老师在教室里为我们上课时;当我们逛商场时,服务员向我们推荐衣裤……

能否再拓展一下,这些人是否应该被感谢呢?

身处和平时代,那些正在边疆站岗值班的可爱、可敬之人;那些正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其他人的人……

每一次,只要,我们愿意拓展一下“意识的我”,“自我”对外的大门就又被悄悄地开启了一点点。

感谢别人的指导的话(向他人表示感谢)(4)

2、为何不尝试开始表示感谢呢?

(1)有的朋友说,“意识的我”拓展了,可还是开不了口。

没问题,发现了该感谢的人就迈出了第一步!知道了一切并不是应该应分的,就是进步!

如果仅仅是开不了口,就先用行动来表示吧。

给父母和长辈一个拥抱,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老师行礼和掌声;对服务员点头、微笑;……

看了好文章、好视频点个赞;价值大的转发一下,让大家都受益;……

在心目中默默地祝福那些“隐形”的陌生人;有时候还力所能及地帮他们一把;……

每一次,只要,我们愿意用行为去表示感谢的时候,“自我”对外的大门就又被悄悄地开启了一点点。

感谢别人的指导的话(向他人表示感谢)(5)

(2)到了能用行动来表示感谢的时候,我们最好还是说出来。

首先,直观地用言语向他人表示感谢,对提供我们帮助和给予的他人而言,既清晰又易于接受。

对我们而言,则更重要。当我们不再因各种原因而扭扭捏捏,能够逐渐直观地表达感谢的时候,“我”与他人之间那道隐性的大门就逐渐被打开了。

而当我们经常性地向他人表示感谢的时候,一个对外开放的“自我”往往就逐渐形成了。而“自我”的边界将会越来越大。

这时候,我们已经能从内心真正接纳他人的给予和帮助,真正理解什么才是给予和帮助,我们也能用同样的理解去向他人提供帮助和给予。快乐美好的生活就在身边了。

各位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从向他人表示感谢开始,为自己也为他人拓展出一片新的蓝天吧!

最后,在“头条周刊”创作活动的最后一天,逍遥真心感谢这一创作活动及后台的工作者!谢谢你们帮助逍遥更好地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共创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