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有四个读音:pǔ、piáo、pō、pò。

1、朴 pò:形声字,左形,右声

带p的拼音字体(多音字朴素的pǔ)(1)

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厚朴,中药材名。朴硝pòxiāo质地不纯的硫酸晶体,由海水或盐湖水熬过沉淀而成,用来硝皮革,也可供药用。

2、朴 pǔ:本义:没有细加工的木料,比喻不加修饰

朴素、朴实、朴厚、朴质、淳朴。

带p的拼音字体(多音字朴素的pǔ)(2)

朴厚:朴实厚道。《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朴厚不知书,然推诚遇人,军中畏肃。

朴陋: pǔ lòu 质朴鄙陋。 宋 苏轼 《<南行前集>叙》:“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3、朴 Piáo:朝鲜族的姓氏

带p的拼音字体(多音字朴素的pǔ)(3)

4、朴 pō:朴刀,旧式武器,一种刀身窄长、刀柄比大刀柄短的刀,双手使用

杨志提了朴刀,拿了藤条,自去赶那担子。——《水浒传》

朴:Pǔ, 作形容词,淳朴,朴实之意,用得较多

文言文中常见: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现代文中常用:

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