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省会兰州。对于甘肃省这个地名,是取甘州与肃州二地的首字而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甘肃省一方面因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另一方面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立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截至2018年,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其中,就崇信县来说,人口仅10万,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在历史上,崇信县这一县名取“尊崇信义”之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

甘肃的一个县人口50万(甘肃省一个县人口仅10万)(1)

首先,崇信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在地理位置上,崇信县位于平凉市东部,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县接壤,北连崆峒区,南与陕西省陇县毗邻,也即该县地处甘肃、陕西两省的交界处。崇信县地处北纬35°1′—35°25′,东经106°50′—107°10′之间。总面积达到850平方公里,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41.5公里。就崇信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义渠国的疆域。到了战国中期,秦国消灭义渠国,今甘肃省崇信县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该地区属北地郡这一建制。

甘肃的一个县人口50万(甘肃省一个县人口仅10万)(2)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北地郡分出部分地区设立安定郡,今平凉市崇信县一带属之。东汉安定郡属凉州,改治临泾县,领6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崇信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该地区属魏国雍州安定郡。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今崇信县一带属雍州安定郡。晋十六国时,元帝大兴元年(318年)属前赵。南北朝时,北魏时期,今崇信县一带属泾州平凉郡阴盘县。也即在南北朝时期,该地区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

甘肃的一个县人口50万(甘肃省一个县人口仅10万)(3)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今崇信县一带属泾州阴盘县和良原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也即唐朝刚刚建立时,该地区属泾州安定郡阴盘县和良原县。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分天下为十道,今崇信县一带属关内道泾州安定郡阴盘县和良原县。在唐朝时期,关内道辖地相当于今陕山秦岭以北,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呼和浩特市以西,阴山、狼山以南的河套地区。那么,问题来了,就崇信县这一建制,始于什么时候呢?对此,根据史料记载,公元963年,北宋正式设立崇信县,治今锦屏镇,属秦凤路凤翔府。

甘肃的一个县人口50万(甘肃省一个县人口仅10万)(4)

最后,就崇信县来说,名字取“尊崇信义”之意,始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元朝建立后,崇信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平凉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崇信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平凉府。清朝时期,设立甘肃省,该地区属甘肃省平凉府。到了1914年,崇信县属泾原道。1928年,崇信县直属于甘肃省。1979年,崇信县属平凉地区。2001年,撤销平凉地区,设立地级平凉市,崇信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崇信县总面积达85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0万人,也即为甘肃省人口较少的一个县。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