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人口普查,总量达到6000万。从黄巾之乱开始,人口锐减,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期,“人户所存,十无一二”。三国相对和平,蜀国灭亡时人口增长到94万,当时魏国有443万;到晋统一的时候,吴国有人口230万。

瘟疫催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中国古代,造成人口锐减的三大因素是:饥荒、瘟疫、战争。战争从来不是主要因素,因为大灾就有饥荒,大灾之后有疫、大战只有也有大疫。

张仲景和华佗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三国时期出现了张仲景)(1)

东汉末年瘟疫不断,仅汉灵帝时期就有几次规模较大的,张仲景家所在的南阳地区,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是南阳大家族,家里有二百多口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灵帝时期的瘟疫。当时的主要瘟疫是伤寒,张仲景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在此基础上写成《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做过多年长沙太守。可以说没有哪个衙门像长沙这么火爆,老百姓都快把官府的门槛踢破了。他们不是来告状的,而是求看病!

张仲景和华佗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三国时期出现了张仲景)(2)

人口迁徙造成瘟疫传播。公元190年,董卓一把火烧掉洛阳,驱赶一百多万老百姓迁都长安,造成瘟疫大流行。关东诸侯到达洛阳,发现洛阳已成废墟,城内城外到处是尸体,非常容易传染疾病。跟随董卓西迁人员,沿途因瘟疫倒毙的占一大半。

因为瘟疫,曹操没能统一中国

瘟疫对曹操影响很大。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据有学者考证,大战根本没发生,因为曹军发生瘟疫,曹操烧船退军了。《三国志》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张仲景和华佗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三国时期出现了张仲景)(3)

更大的瘟疫等着曹操。公元217年,曹操再次兴大军讨伐孙权。这次军中的瘟疫有多大呢?2月份,曹操带兵出发,3月份因为军中爆发瘟疫,留夏侯惇、曹仁、张辽守居巢,引兵还。

这次瘟疫的影响有多大呢?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在军中,“军士大疫,司马朗巡视,致医药,遇疾卒。”司马朗为了给士兵治病,寻找药方时感染去世;“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军中去世。这时,东吴驻守陆口的大将鲁肃去世,时年46岁,史上没有详细记录,可能也死于这场瘟疫。

这一年,代表建安文学最高成就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有五位死去。曹丕在首都,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普通百姓家日子更难,曹丕写道:“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可见这场瘟疫多么惨烈。

张仲景和华佗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三国时期出现了张仲景)(4)

当时的神医华佗,从不到权贵的府上,而是游历四方,哪里有瘟疫就去哪。东汉末年,有记录的瘟疫十三次,多爆发于春季二三月份。也可以说严峻的医疗卫生环境,催生了张仲景、华佗这样的神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