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打造共享融合式学习社区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

—打造共享融合式学习社区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

竞赛方式:概念方案设计邀请竞赛

项目地点:中国佛山市顺德区

设计范围:约9.5万平方米

竞赛回顾

2023年5月4日,主办方组织开展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概念方案设计邀请竞赛方案评审,3家受邀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均呈现出了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未来的建设规划蓝图。

方案评审委员会由6位专家和1位主办方代表组成。区教育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美的集团总裁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出席了会议,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方等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

办学定位

项目纳入华东师大二附中直属管理,施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将二附中美的中学打造成质量一流、示范辐射效应显著,具备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和组织特色学科项目培训能力的优质示范完全中学。

竞赛结果

方案评审会采用暗标评审,3家受邀单位的主创设计师、项目负责人以现场汇报的方式,有序地汇报了竞赛方案。

7位评委认真听取了3家受邀单位的方案汇报后,从低碳环保、规模适度超前、文化传承、以生为本、经济性等设计原则,进行了充分讨论。评委会采用记名评分法,最终确定中选方案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赛方案效果图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4)

优胜方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5)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6)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7)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使用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上海市的著名中学,历史悠久,教育实力雄厚。学校建成后将成为顺德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合作的公办高级中学,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裕和路以北地块,占地 84667 平方米(约 127 亩),地块南隔高村北闸涌,与裕和路相邻,北临Y109 道路,东西两面均为现状农田,规划有南北向规划道路,交通较为便利。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8)

本项目办学规模为18班初中,36班高中的全寄宿制中学。设计总建筑面积9550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5737㎡,地下建筑面积9764㎡,容积率1.01,绿化率35%,建筑高度为24米的多层建筑(局部宿舍为高层)。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9)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0)

1. 设计布局分析

1.1现状

用地周边北侧为规划公交首末站和公共停车场,南侧为高架快轨,东西两侧皆为规划居住用地。

1.2主次入口

因用地西南两侧都有城市河道,北侧为公交场站,学校的道路主要开放界面,集中在校园的东侧道路上,西北侧有一处开口,故主次入口分别开在东西两侧。将400M标准操场设置在场地的西南区域,两侧的河流和景观能够通过比较低矮、没有高度的操场完全引入到学校内部。

1.3隔绝噪音

对于城市快轨产生的噪音,通过局部设置声障、建筑退距、设置隔离林带等策略,减少南侧快轨噪音影响。校园南侧退让出来的空间作为远期预留用地,近期兼做实践农场,自然教育的林地来考虑。

1.4功能组团布置

教学、住宿、艺体中心根据各自的体量和使用需求而布置。教学楼临近用地东侧道路布置,最大化方便交通集散,设计生态而活泼的城市界面以提升周边城市形象;艺体中心承载了包括体育馆、游泳馆、礼堂在内的多种共享、公共化的功能;因此我们将其设置在校园的核心区域,处于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之间,靠近社会化共享出入口;生活楼因层数较高,使用较为独立,将其布置在场地的最北侧,不会对教学区产生遮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北侧的不规整用地,后勤入口结合食堂布置在用地东北侧。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1)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2)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3)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4)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 设计理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14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作为一个专注于基础教育建筑设计的团队,经过几年来对未来学校设计的探索实践,发现未来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教育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协同创新。

在本次的设计中,我们力求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教育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协同创新。校区整体规划引入“学习社区 教学综合体”、“住宿学院”及“社区化艺体中心”这三个空间组织概念,目标是将学校打造成为一个共享融合的学习社区。

2.1 教育综合体 学习社区:

未来学校的教学过程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所以相对于传统行列式、鱼骨式的学校,3.0的学校讲究所有功能一定要融合, 因为融合化的教学空间才可以适应未来的功能所需。

融合式空间布局

“学习社区 教学综合体”强调的是通过创新的教学空间形态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

采用融合式空间布局,将常规教学、素质教学、图书馆、行政楼、校史馆等日常师生使用的功能设置在同一栋教学综合体之中,为不同学科间的互动和融合提供便利。

教学综合体首二层为平台式裙房,三至五层为坐落在裙房上的三栋单体式建筑,其中裙房融合了所有素质类教学用房,三栋建筑单体为教学楼,且它们之间通过纵向的连廊联系。水平和垂直向都极为便捷的路径下,使得该布局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5)

引入共享中庭的学习社区

三栋教学楼采用内向组团式布局,在单体内部引入了通高五层的共享中庭,通过各层的不同空间设计,使其形成三个大的学习社区。共享中庭可以增加孩子们学习生活的范围,是大量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载体,在这里设置了多种非正式学习场所,比如:自主学习区、同伴互助区、小组合作区、教师答辩区、图书阅览区等等。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6)

层层错落连通的楼梯,使交通路径变得生动多样,首二层有像看台一样的大台阶的设计,形成非正式的空间,在这里可以举办大型集会活动,被二至五层的孩子观看,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他们展示的状态又会影响更多内向的孩子,鼓励他们参与进去,这种“看与被看”是一种双向教育,符合未来学校的的办学理念;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7)

各层的中庭是连通的,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光线非常充足的学习空间。中庭内部可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形成一个绿色的学习生活环境。

另外中庭也和岭南气候相关联,屋顶采用可开启电动遮阳棚,形成一个具有烟囱效应的场所,电动天窗可以开启,形成不断回流的穿堂风,促使周边所有教室的空气流动。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8)

突破教学空间边界,让孩子们在自然的世界中学习

结合课程进行环境设计,创造不同层次的自然体验空间,如户外种植体验区、自然式课堂等,让孩子们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学习。校园内的露天剧场、空中花园等社会性成长空间,让孩子们在日常交往中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

教学综合体的大平台使得三至五层的学生不必下到首层即可在平台上进行活动和交流。平台结合建筑的架空区域设置了贯穿整个平台层的散步路径,学生可在平台层进行畅通无阻的日常活动。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19)

在平台架空层设置非正式学习场所,结合室外空间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半室外学习场景。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0)

大平台在综合体的首二层形成了三个不同感受的景观院落,中心庭院结合主入口广场,设置景观大台阶,可将人流直接引向二层,此外,通过景观大台阶的架空区也可直接通往艺体中心和操场。另外南北两侧的庭院结合景观退台设计,形成立体化景观院落,结合地面景观和校园文化,打造出校园内尺度宜人的微环境,与400m操场、艺体中心前广场相得益彰,在校园内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体系。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1)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2)

2.2社区共享艺体中心:

艺体中心位于整个校园中心区域,我们希望艺体中心不仅承担学生们日常学习、体育训练和交流功能,同时也作为校园标志性、精神性场所的而存在。

柔化边界 优化形体

建筑形态以圆为母体,将体育馆、游泳馆、礼堂纳入其中,柔和的边界消隐掉体育馆、报告厅的巨大体量,以更好适应校园环境,并且以一种舒缓的姿态融入场地。柔和、开放、无障碍的外边界,也更容易建立起联系和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优化建筑外部形态,让建筑不管是面向学校,还是面向城市都能够呈现最好的建筑样态,运用曲线、软性、开放的界面,师生们在校园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无障碍进入建筑。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3)

创建半室外共享空间

建筑内跌落平台、架空区域,创造了大量的半室外共享空间。首层平台朝向操场与教学区跌落,自然接入地面,形成开放阶梯,同时也作为学生们休闲交流、观看比赛的场所,丰富校园空间体验。底层架空区域,结合环绕建筑的浅水景观,打造宜人空间场所,这里既是建筑入口,也是师生们聚集、停留的空间。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4)

社区共享

“社区化艺体中心”的灵感来源于“社会化共建共享”的理念。学校作为周边社区的“文化发动机”,将体育馆、游泳馆、礼堂等功能空间在非教学时间向社会共享,能良好的带动周边社区的发展,回馈社会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打破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围墙”,促进“家校共建”。

2.3住宿学院:

住宿学院”融合了传统学校利用率很低的食堂及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功能,有别于家与宿舍的概念,其内部一般设置学生客厅、简餐、生活老师,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进行休憩,还可以进行简餐、交流和学习,将其打造成为集学生休憩、餐饮、交流、活动、非正式学习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化生活空间。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我们在设计上结合了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与本土风貌,采用开放式阳台设计,以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通风、校园景观等资源。同时,共享平台也为非正式学习功能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满足学生休憩、餐饮、活动复合化生活的需求下,实现了更多的交往与活动空间。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5)

3. 方案生成分析

教学综合体:

1.教学区上下分为大平台和三栋建筑单体,其中一二层的大平台融合了所有素质类教学用房,连接了初中以及高中三栋教学楼,形成极为便捷的路径,使得该布局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2. 考虑到地形是一个弧形的界面,为了更好地呼应该界面,对教学组团的形态进行沿用地弧度的放射状处理,呈现出顺应地形的形态。

3.在综合体内部置入大小不同的室外庭院与中庭,不仅实现人流及景观的渗透,同时最大化实现自然通风采光,中庭空间未来也是每栋教学楼的学习中心。三栋教学楼通过空中连廊进行二次连接,进一步增加交通便捷性。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6)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7)

艺体中心:

1.艺体中心包含体育馆及礼堂两部分功能,以及周边的附属用房,位于校园中心位置。

2.其外观造型考虑与场地和景观的融合及其作为社区发动机的区位标志性,优化整个建筑的外部的形态为流线型。

3.二层平台向下延展。对于二层到地面层进行景观扩地的处理,使该建筑在校园空间面向城市时能呈现出最好的景观建筑样态,同时,舒缓的坡道自然实现了人流的垂直分层。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8)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29)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0)

住宿学院:1. 住宿学院由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及食堂构成。宿舍分为三栋,分别是男生宿舍,女生宿舍以及教师公寓。2. 餐厅作为衔接学生宿舍与教师公寓的转角空间,流线造型更为积极,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为一个第三学习中心和交流休闲区,作为住宿学院的公共的客厅,满足学生在课余饭后举行交流活动。同时,餐厅里也包含了一个独立的教师餐厅。3. 将架空层与庭院置入住宿学院,引入视线、景观与光线,形成了立体丰富的空间界面。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1)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2)

4. 后记

通过这些独具匠心的细节设计,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天性回归,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活教育。3.0时代的教育,在建筑设计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个体开展个性化教育,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在学习过程中。这些有趣的匠心细节设计极大地改变着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也更加适应当下的信息化时代。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3)

优胜候选方案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4)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5)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6)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7)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8)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39)

贵阳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建设项目)(40)

END

#创作挑战赛##灵感建筑##设计##建筑##建筑设计##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