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在东北走红以后,却一直没机会进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这让他心里总不是滋味。

为了能进春晚,他特意买了10瓶茅台到北京托关系找人。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1)

赵本山早期照片

他和两名同事住进了北京梅地亚饭店,这时,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正在紧张地筹备之中。

赵本山把10瓶茅台放在了宾馆的橱柜里。

因同行的另外两人和中央电视台的人都不认识,说不上话,三个人溜达到电视大楼前一看,电视台的大门把得严严的。

连门都进不去,这茅台酒往哪去送?

一晃几天过去,茅台酒在那里原封未动,一瓶没少。

同来的两个人因家里有事提前离京返回,赵本山自己坐在宾馆里,闲着没事犯了酒瘾。

在这以前,本山只看过茅台酒,却从未喝过茅台酒,心想,进晚会的事是没“戏”了,不认不识的,这茅台酒怎么往外送?今个咱也当一把领导,尝尝这茅台的滋味。

于是,他把瓶盖打开,自斟自饮地喝了起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节目录像带放在那里一动未动,送不出去,中央电视台后门始终关得严严的,可茅台酒却一瓶一瓶减少。

本山在宾馆住了十多天,享受了“领导”的待遇,竟把10瓶茅台喝个精光。

他一看,再在宾馆呆下去已没什么意义,于是打道回府,回到铁岭市群众艺术馆。

同事问:“本山,茅台都送出去了?咋样?”

赵本山说:“都送到我肚子里了,一瓶没剩!”

同事又问:“有希望吗?”

赵本山说:“希望在明天。”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2)

赵本山与姜昆

1988年夏秋之交,姜昆率中央说唱团到铁岭演出,场地定在铁岭市体育馆。

国家说唱团到铁岭演出在历史上还是首次,众多的明星大腕如郭全宝、牛群、冯巩、李文华等在铁岭登台更是前所未有。

这一消息在铁岭市内成了爆炸性新闻,市体育馆里里外外人山人海。

明星们在台上风采百倍,可台下观众表情木然,掌声和笑声却远不如在北京、上海等地那么热烈。

姜昆、李文华走上场来,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们表演的段子是名段《着急》。

姜昆、李文华在台上连抖了几个包袱,却听不见观众中有多少笑声。

姜昆把段子演完后,走下台来,观众致以礼节性的掌声。

姜昆有点憋不住劲了,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大家,他一个人走上台来,对着台下的观众说: “今天到铁岭来,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各位观众想不想知道?”

“想知道。”观众们喊了起来。

姜昆:“那就是今天铁岭的观众谁也不会笑。”

观众大笑,报以热烈的掌声。

姜昆接着说:“这几年中央广播说唱团走到全国各地都是一片笑声、掌声、欢呼声,可我们到了铁岭怎么就没有反应呢,我想,这一是水土原因,二是观众笑神经已经麻木了。”

姜昆的声音刚落下,只见台下一个小伙子站了起来,对台上的姜昆说:“我们不是不笑,实在是笑不起来,你们还没有咱这疙磨的赵本山能逗呢。”

姜昆听后就是一愣:“什么?赵本山是谁?”

这个小伙子接着说:“赵本山就是我们铁岭市剧团的。”

姜昆:“你是说我们中央广播说唱团不如你们铁岭市剧团?”

小伙子又说:“那不敢说,你们试试看吧。”

姜昆:“那我们今天可要开开眼界,见识见识。”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3)

赵本山与潘长江早期演出照

赵本山被点名从铁岭市群众艺术馆要来,诺大的体育馆内,只有姜昆、冯巩、李金斗等二十几人坐在台下,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茶,还有几个干脆不知道在议论着什么,体育馆内空荡荡的。

这是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建团以来接待的第一批“特殊观众”;台下只有二十几名观众,这还是建团以来碰到的第一件稀奇事。

这二十几人都是中国说唱界的顶尖人物,或者说是大师级人物。

铁岭市民间艺术团要在这些关公面前耍一把大刀,检验一下自己的本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正在说唱团一行人在台下有说有笑议论纷纷时,忽然从黑乎乎的后门走进几个土里土气的人来,说唱团的人不由得一笑。

众人定睛一看,进来的几人中,有两个拿二胡的,有一个背着黑不溜秋小鼓,还有一个拎着破锣上了场。

这时,鼓一敲,锣一打,二胡也响了起来。

赵本山戴着褪了色的破卷檐帽,身背三弦,手拿马竿,一步三点地和一个瘸腿和尚摸上台来。

台下观众带有几分轻蔑地看着台上,可是过了不一会,这些特殊观众喝水的不喝了,抽烟的不抽了,闲谈的不谈了。

赵本山、潘长江正在表演《瞎子观灯》。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4)

随着情节的展开,台下“观众”坐不住了,一个个按捺不住,直乐得捂着肚子喘不上气来。

有的人竟乐得咳嗽起来,还有人把茶杯碰到了地上。

演完一场后,台下特殊观众们要求再演一个,赵本山又和李静表演了《1 1=?》。

幽默诙谐的表演直把这些特殊观众乐得人仰马翻。

演出结束后,姜昆连说:“我服了,我服了,你们这些玩艺是打哪捣腾来的,不把你们介绍到中央电视台,我这个姜字倒过来。”

转眼已近仲秋,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筹备办公室内,导演袁德旺正在发愁,抓耳挠腮地在办公室内来回走着。

这时,姜昆走了进来,“你这是干什么呢,猴急似的。”

袁德旺:“我正为晚会缺好节目发愁呢。”

姜昆:“别愁了,我送给你一个。”

袁德旺:“谁呀?”

姜昆:“铁岭的赵本山。”

袁德旺:“没听说过这个人。”

姜昆:“这个人可绝了。”

袁德旺:“你是怎么知道的?”

姜昆:“我们在铁岭演出观众根本不笑,后来知道是因为有赵本山。赵本山一上台,连我们这些专门逗人笑的也没办法不笑,简直邪门了。”

袁德旺:“那好,怎么找赵本山?”

姜昆把铁岭民间艺术团的电话告诉了袁德旺,袁德旺把电话号码记在工作日记上后,当即拨通了赵本山的电话。

1988年的国庆晚会,第一个节目就是赵本山和李静合演的小品《1 1=?》。

这个节目一播出,立刻就成了最受全国电视观众欢迎的节目。

从这一天起,赵本山开始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5)

1988年深冬,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又进入紧张的拍摄制作阶段。

经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的推荐和北京朋友的帮助,赵本山、李静应邀参加央视晚会演出小品《驱邪》。

不过他们不是到北京央视大楼的演播室,而是到央视晚会的分会场哈尔滨电视台录制。

赵本山进央视春节晚会的消息在他的老家铁岭不胫而走,铁岭城乡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这成了全市人所共知的大新闻。

除夕之夜,举国上下沉浸在幸福、温馨、欢乐的气氛之中,赵本山的家乡三百二十万铁岭人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视机旁,等候着赵本山在荧屏上奇迹般地出现。

赵本山全家五口端坐在电视机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屏幕。

小芳:“爸,咋到现在还没有你演的节目呢?”

赵本山:“别忙,压轴戏都在后头呢。”

晚会继续进行,不时地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这时,时针已指向23时20分。

小芳着急了:“爸,节目都快演完了,你的节目咋还没有影呢?”

赵本山:“别着急,爸的节目电视台留着压轴子的,等着吧。”

赵本山嘴里说没事,别着急,实际上他比谁都着急。

眼看着晚会就要结束了,他真的坐不住了,在地上焦急地火烧火燎地来回走着,焦急地期待着他演的节目的出现。

这事全市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若真的出不来,可怎么交待呀?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再见”二字,接着出现了雪花点,望眼欲穿的赵本山站起来沮丧地说: “没戏了。”

赵本山拨通了中央电视台晚会直播现场,话筒里传来了对方的声音:“是哪位?我是袁德旺。”

赵本山:“袁导,我和李静的节目咋‘流产’了呢?”

袁德旺:“不是你们的节目不好,是录制技术有问题,没办法播放。”

赵本山:“那也得先告诉我们一声啊,别让我们眼巴巴地空等啊!”

袁德旺:“因为剧组太忙了,来不及通知你们,明年再争取吧。”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6)

1989年1月,赵本山和黄晓娟带着《老有少心》再次进京参加春晚节目审查。

黄晓娟说:“这次咱终于闯进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了。”

赵本山答道:“先别高兴太早,去年我和李静的节目审查通过后还不是照样被拿下了。”

这次又被他说准了。

《老有少心》正在演播厅接受审查时,央视一位从外地刚刚归来的资深编导走进了排练现场,看了赵本山的表演后说:“本山呀,你这个小品总体艺术构思和创意还不错,但小品中东北方言太多,外地的特别是南方的观众不容易听懂,你要把本子里的方言土话改一改,把你本人过重的东北方言改一改,你看行不行?”

赵本山一听觉得话头有些不对,当时傻了眼,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没听清,急着问:“怎么改,把东北方言去掉?”

这位编导走近本山补充说:“对,改成普通话,观众容易接受。”

赵本山说:“那也来不及了,再有几天就过年了。”

这位编导两手一摊,说:“那我就没办法了。”做出了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赵本山一听,得,这次又完了。

几经努力费尽周折的本山,这次又被排斥在央视晚会大门之外。

北行的列车上,赵本山与黄晓娟默默无言,谁也没说一句话。

他想,可能好事要多磨吧。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7)

赵本山早期演出形象

1989年仲夏,1990年央视春节晚会筹委会班子成立,中央电视台组成了全新的编导阵容,大胆起用新人。

当编导人员正在为没有好的喜剧小品发愁时,著名相声演员冯巩走进了筹委会办公室,议论的声音立刻停了下来。

小品组负责人,著名的哑剧表演艺术家王景愚开了腔:“冯巩,晚会缺喜剧小品,你能帮着推荐一个吗?”

冯巩随即说他手里有一盒东北笑星《赵本山专辑》录像带,王景愚让他拿来看看。谁知这一放不得了,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

看完录像后,王景愚问大家:“你们说这个集子里哪个最适合晚会?”

几个人几乎同时回答:“《老有少心》。”

赵本山又一次踏上南行的列车。

这已是他第三次应邀赴京,这次进京他的心情很复杂,预料不到这次进京结果会怎么样。

这次央视晚会只调他本人进京,连搭档是谁他都弄不清楚。

他祈祷着命运之神能向他敞开大门,给他一把崭露头角的机会。

赵本山一脸疑惑地走进晚会剧组,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主任李培森向他介绍了编导们对本子的审查修改意见,本子中去掉了原来一些地摊式的方言,并把《老有少心》改名为《相亲》,并告诉他在搭档确定后立即投入排练。

晚会剧组内,小品组负责人王景愚先给宋丹丹打了电话,可宋丹丹正怀孕挺个大肚子没发演。

又给岳红打电话,可岳红正在生孩子,还没满月呢。 王景愚一下没了辙,他对赵本山说:“本山呀,你去看看赵丽蓉吧。”

赵本山急忙驱车来到赵丽蓉家,敲开门说明来意。

事有凑巧,赵丽蓉刚和一个剧组签完合同,无法脱身。

赵本山起身告辞,赵丽蓉送到门外对本山说:“本山啊,回去对导演解释一下,请导演谅解。”

剧组又为本山推荐了两个,但都不合适,编导们正在为本山没有搭档发愁。

王景愚:“你看找谁合适?”

赵本山:“原来这戏是我和黄晓娟合演的,还是她合适。”

王景愚:“那就由你给她打电话,让她立即进京。”

试演结束后,编导们在轻声议论着,虽然声音很小,但在本山的耳朵里,声音却像炸雷一样轰轰作响,一字一句都重重地打在他的心上。

“改进不大,仍然没有走出原来的套子。”

“形象尺度把握不准,感觉没找到。”

“道白地方味太浓,吐字也不太清。”

“这样不行,重排吧。”

在一旁静静听着的本山,不由自主地出了一身冷汗。

这时,总导演黄一鹤走了过来,拿来了《老有少心》最早的录像带,告诉赵本山说:“本山,你在原来的带子上找找感觉,细琢磨琢磨就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了。你今天的表演是失败的,可当初的表演却是成功的,我以为你在表演中丢了最宝贵的四个字。”

赵本山:“哪四个字?”

黄一鹤:“质朴、真实。你是被笑声笑假了,笑得想入非非了,这样就失去了艺术的真实。”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8)

最后一轮审查开始了,真正“较劲”的时候到了。

在中宣部、文化部、电视台领导的层层注视下,赵本山开始确实有些紧张。

在审查开始前,他一个人面对墙壁,闭着眼睛,让心情尽量地平静下来,他迅速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等候着导演的命令。

“小品《相亲》开始。”黄一鹤喊了一句。

赵本山、黄晓娟走上台去。

在场的领导和编导们眼睛紧紧盯着台上,赵本山入戏了,黄晓娟入戏了。赵本山至诚至真的诙谐表演,使在座的领导和编导们忘记了自己的工作,乐得东倒西歪。

整场演出,竟使台下这些审查的领导和编导们爆发出十几次的掌声和笑声。

有的人乐得咳嗽不止。

演出结束后,在场的领导握着本山的手连声祝贺。

几位领导当场拍板:节目通过。

这种情况在近十年的春节晚会中很少见。

审查结束后,赵本山似乎松了一口气。

除夕之夜,焰火满天,在一片欢呼声中,赵本山、黄晓娟上场了,二人幽默、诙谐、投入、动情的表演,一下征服了全国亿万观众,直播现场沸腾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沸腾了,掌声、欢呼声不断。

八三年春晚赵本山 赵本山两进春晚皆被毙(9)

1990年春节晚会,是赵本山艺术道路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从这个时候起,赵本山表演的小品,就成为全国广大电视观众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同时,他也成为晚会最受瞩目的人物。

在中国电视报开展的“全国观众最喜欢的晚会节目”评选中,赵本山的观众支持率荣居榜首,他成为中华民族最受欢迎的大腕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