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系列,重点是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复习,并帮孩子找寻复习思路、形成复习习惯。栗子还会拓展一些知识,大家结合实际情况操作。重点是阅读能力(包括阅读思路、阅读逻辑、总结能力、复述能力以及写作素养)和基础知识(以拼音、字、词语、标点、修辞格等为主)。
做丨减丨负丨不丨躺丨平丨的丨家丨长
千人糕 复习思路
一、带着问题读文章,绘制思维导图
1.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文章一共有11个自然段。
第1-5自然段:爸爸和孩子的第一组对话,写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
第6-9自然段:爸爸和孩子的第二组对话,写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
第10、11自然段:爸爸和孩子的第三组对话,写爸爸的总结性发言揭示了这篇课文的主旨思想。
2.文章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本文的作者是沈百英(1897-1992),又名沈菊泉,笔名石英、白丁,江苏吴县人。著有儿童小说《扫落叶》,科学寓言《骄傲的螃蟹》。
3.课文中“爸爸”和“孩子”一共有几组对话?分别讲了什么?
课文中爸爸和孩子一共有三组对话,先讲了什么是千人糕,然后讲了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最后讲了千人糕所包含的意义。
4.米糕是经过了哪些劳动才摆在我们面前?
米粉是农民将种子种出稻子,加工出大米,再磨成粉;糖是用甘蔗和甜菜加工成甘蔗汁和甜菜汁,再熬制成糖。然后把米粉和糖加工在一起,再经过包装、送货、销售,米糕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5.孩子为什么说“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因为孩子现在知道了一块米糕的来之不易,它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辛苦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多以孩子说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
6.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阐述了什么道理?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阐述了一个道理——许多看起来平常的东西,却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劳动成果,我们应该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感恩。
7.思维导图
二、基础知识
1.关于生字
①识字表:要求会拼音、会组词,最好掌握字的部首、结构与音序,可以做到看词语写拼音,涉及生字:糕、特、嘛、买、粉、糖、蔗、汁、菜、熬、算、销、劳、的、确、应
②生字表:要求会写并可以写出生字的笔顺、会组两个以上词语,熟练掌握生字的部首、结构与音序,包括以下生字: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
③多音字:
的:① dí(的确) ② de(好的) ③ dī(打的) ④ dì(目的地)
好:① hǎo(好的) ② hào(爱好)
2.关于词语
① 词语听写: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
② 近义词(读熟):好奇—奇怪、特别—格外、平时—平常、味道—滋味、的确—确实、平平常常—普普通通、需要—需求、回答—答复、也许—可能、急忙—连忙、知道—了解、面前—跟前、经过—通过、仔细—细心、应该—应当
③ 反义词(读熟):特别—一般、平平常常—不同寻常、回答—提问、知道—未知、出来—进去、销售—采购、面前—背后、仔细—马虎
④ 特殊词语
AB—AABB式词语:平常—平平常常、明白—明明白白、红火—红红火火、干净—干干净净、清白—清清白白
倒顺词:面前—前面、积累—累积、胆大—大胆、开放—放开、少年—年少、雪白—白雪、蜜蜂—蜂蜜、云彩—彩云、奶牛—牛奶、故事—事故、文盲—盲文、互相—相互、 合适—适合、和平—平和、语言—言语、登攀—攀登
“很~很~”式词语:很多很多、很久很久、很长很长、很高很高、很小很小、很低很低、很累很累、很大很大、很远很远、很重很重
三、拓展知识
1.爱惜粮食的名言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团结一心、相互合作的名言
★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四、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