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王后,雍王的继后。

百里氏的出身比较低,但她比较幸运遇到了年轻时候的雍王。

雍王的母亲出身同样低微,在老雍王的后宫里算是比较不起眼的了,也因此阻碍了雍王的发展,导致雍王从小有些自卑心理。

他遇到了同样出身低的百里氏,两个人相爱了。

百里氏还有了身孕。

但是阴错阳差,雍王最终当上了世子,最后成为了雍王。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1)

成为世子,就不可能娶出身低微的百里氏,他娶了倚歌公主来巩固自己的位子。

百里氏就这样与雍王分开了五年,尝尽了相思之苦,还生下了长子。

受尽白眼的百里氏原本指望着儿子能够为自己扳回一局,能够重新回到爱人身边,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丰苌竟然有癫痫,被他们叫做鬼缠身,是一种可怕的病,认为不吉利。

百里氏的母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丰苌的厌恶。因为丰苌给她带不来利益,反倒会将她推向深渊,她的野心她的心机得不到施展。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2)

她不认这个儿子,将他抛弃。

相反的,倚歌知道了她的存在,将她接进了宫里,共同服侍大王。

对于这个她不认的儿子,倚歌养在了身边,与自己的儿子同吃同住。

即便如此,百里氏不但没有感激倚歌,反而内心愤恨不已,觉得她抢走了自己的一切,毁了自己的人生。

她趁着倚歌怀孕生子期间,又走近了大王,得到了恩宠,生下了丰莒。

她又设计害死了倚歌,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3)

百里氏终究是目光短浅识人不明,明明是大王为了地位抛弃了她,但她将恨全部倾注到倚歌和倚歌的孩子身上,对她们算计个没完。

她不怪这个男人,却将黑手伸向了无辜的母子,以怨报德,这也为她以后的覆灭奠定了基础。

她始终是大王的爱恋,在王后去世以后,大王用半年的时间压住了朝堂的反对,将她册立为新的王后。

百里氏是幸运与不幸的结合体,她最初因为身份低微失去位份失去爱人,但她也因为得到这份情谊,最终能够坐到自己想要的位子。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4)

这一切都与雍王有关,雍王出身不高,需要身份高贵的倚歌来抬升自己,可他也因为这种自卑,并不喜欢倚歌,夹带着不喜欢倚歌的儿子,这让百里氏和丰莒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她如果好好吃好好筹谋算计,丰莒登位并不是不可能。

可她忘了,雍王是多么了解她,她的阴谋诡计、她的凶狠毒辣,都逃不过雍王的眼睛。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5)

她逼得丰兰息只能装病示弱,她却表面上扮作慈母,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宫心计。

得到太多的偏爱,才明白捧杀有多么可怕

百里氏从寺庙回宫,是走着回来的,给自己树立了勤俭朴素、关爱百姓的形象。

雍王亲自去城郊迎接,也显示了对她的重视。

但她一回来,就将矛头对准了丰兰息。

只不过充满算计的百里氏,还是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6)

母子关系不和,她早就失了先机

天时地利与人和,其实是缺一不可的。

可百里氏最先失去的,就是人和。

她抛弃丰苌在先,时候却又算计他,根本不把他当儿子看待,反而利用他,威胁他,硬生生将这一助力挡在了门外。

即使她看起来最爱的儿子丰莒,也不过是母子俩的演戏而已。

丰莒经常做一些算计哥哥们的事情,可他被发现的次数更多,这个时候依靠王后给自己摆平,王后对他而言是很好的帮手,他就假装乖巧,依附在王后身边。

但这依附,也只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而已。

他们相互在彼此身边安插眼线,相互算计对方身边的人,试图控制彼此。

这样最亲近的母子之间已经没有信任可言,百里氏终究是孤独的。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7)

对依附之计的人不真心相待,最终众叛亲离

王相原来与王后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可以为她做一些事情,算是她的同党,在科考案里做手脚,都是为了扳倒丰兰息。

可是在王相的弟弟出了事情以后,王后没有想过怎么保他,反而偷偷派人在狱中下手,将王相的弟弟害死。

王相暗自说了一句,他记下了。

如果没有利益相关,王相自然也不会与她统一战线了。

实际上王相本来就是利用她,王相是冀州的奸细,他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了为皇朝做事,保住自己的家人罢了。

王相处心积虑撺掇王后造反,打乱雍州内政,到头来终究自食恶果。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8)

夫妻之间相互试探,造就雍王下毒手

百里氏年轻的时候本来与雍王算是情投意合,雍王也在自己当上大王之后将她带了回来,他们之间本来是有情意的。

但情意抵不过她的野心,也抵不过他对权力的控制欲。

百里氏一次次陷害丰兰息,雍王心知肚明,但他始终没有下手,也是顾念他们的感情,以及对朝堂的平衡。

只是次数多了,就没有那么多情面可言了。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9)

雍王开始不再演戏,他甚至会直戳戳说出百里氏做事的心思以及想要达成的目的,让百里氏无可辩驳。

而百里氏在得知杀害先王后的事情可能败露时,终究是太心急,撺掇丰莒兵变来自保,将自己送上来绝路。

这场戏,将人性刻画的太过真实。

不管是百里氏还是雍王,在面对力量此起彼伏时,都做出了最真实的状态。

自己占据上风时便有恃无恐,你能如何的姿态。自己力量被压下去的时候,便开始做低乞求开恩。

在力量此消彼长的转圜中,百里氏的态度前后也有几个大转弯。

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10)

雍王也不再留情,直接三尺白绫赐给她。

纵观百里氏所做所为,她的失败是必然。

作为一个母亲,无论自己生下的孩子如何,都有天然的母爱,想要去呵护,可是百里氏生了孩子,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当这个孩子有病,她就开始嫌弃。

这不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百里氏从一开始就有些偏执,失去最基本的伦常,这也是她失道寡助的原因所在。

丰苌在丰兰息背后帮了很多忙,如果她能够稍微给丰苌一点母爱,他都不至于站在她的对立面。

一步错,步步错。

百里玄策原初追逐者标签区别(且试天下视任何人为棋子的百里氏)(11)

为了权力,百里氏联合王相害死王后,终究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一颗炸弹。

王后的孩子会长大,而且变得很强大,而她终究会变弱,终究会在这场斗争中逐渐落于下风。

一个人的贪心并不能一定被谴责,但恩将仇报却让自己陷于被动局面,最终破绽百出,走上不归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