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在瓜田里不能穿鞋?


1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就是可以跟着爷爷屁股后面写春联儿。

除夕前,好多人都到家里来求春联,这以前写春联是有讲究的,一般都会向家族中德高望重、书法精湛的人求字,所以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只看到爷爷没事就拿着笔墨纸砚,写写画画。

我看着好玩,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根光秃秃的“毛笔”开始了鬼画符。

爷爷写了一手好毛笔字,老爸得到了真传,可是到我这一代,为什么还是鬼画符,我曾经怀疑我是不是爷爷的亲孙子。

爷爷说他打小就学习柳公权的书法,所以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信手拈来。

随着读书阅历的増长,学校也开设了书法课,才了解到爷爷口中的柳公权。

瓜地不纳履梨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1)

2

说句实话,这柳大师也是历代以来,书法界的扛把子,众人的偶像啊,独树一帜,创造了“柳体”,有骨感强健之美,后世将他的字誉为“柳骨”。

当然对于我这个把书法写成鬼画符的人来说,柳公权的字到是没吸引我,反而他的为官做人却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唐朝唐文宗时,柳公权已经在书法界牛哄哄了,大腕级别,皇帝非常器重他,任工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央中层干部了,虽然身居要职,但是他性格豪爽,忠良耿直,能言善谏,通俗点就是直男一枚。

在奢靡之气肆溢的唐朝,处处都是马屁精,能有一个敢说敢讲的人,皇帝还是很喜欢他的性格,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瓜地不纳履梨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2)


3

有一次唐文宗在皇宫里实在是闷的不行,就偷偷溜出宫玩上一天,心想这皇帝也不是啥人都能干的,累死累活,逛街都没时间。

扮作公子哥的唐文宗准备来一场疯狂shopping,此时听到大街上有人在议论。

“郭大人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当官了,听说是个肥差。”

“真的假的,郭大人一直都是挂名将军,没有啥实权,朝中也说不上话。”

“这你就问对人了,有狗仔队爆料,说郭大人把两个女儿送进宫里,你说呢。”说此话的人一脸八卦的挑挑眉,一副你懂得的表情。

另外一个人顿然了悟,“我靠,郭大人太狠了吧,一下送俩,好歹留一个。”

唐文宗听到这里,脸气得是白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黑,黑里透着紫,反正就一调色盘。

咬牙切齿的恨不得抡两拳头,购物的心情也没了,打道回宫。之后是越想越气,可是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不能和普通老百姓掐架吧。

憋了两天,到了第三天晚上,实在是难受,他心想,不行,得找个人倾诉一下,柳公权连夜就被喊去宫里了。柳公权也是奇怪,大半夜的,皇帝脑袋被驴踢了吗?当然这些话只能想想而已。

柳公权岀现在唐文宗的书房时,就看见唐文宗顶着两个熊猫大眼袋,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他。

柳公权吓了一跳,赶紧跪下。

“皇上,您这是咋回事?”

“柳公啊,朕有苦说不岀啊。”

柳公权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皇上,您有什么苦,不妨说出来,臣愿意分担。”

唐文宗叹了一口气,娓娓道来,当然把他偷跑岀去玩的事情直接忽略了。

瓜地不纳履梨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3)

4

原来是太后的后爸,叫郭宁,由于这层亲属关系,唐文宗就封了一个挂名的大将军给他,虽然没有实权,但是郭宁也没有因为太后的关系到处耀武扬威,反而低调做人,勤恳做事。

郭宁膝下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还是郭宁四十多岁时候有的,所以宝贝的不得了,太后也非常喜欢这两个丫头,时不时会接她们入宫,陪伴解闷。郭宁也是个感恩的人,心想皇帝和太后对郭家一向仁慈厚爱,干脆把两个女儿送进宫里服侍太后,到了要结婚的年龄再接出来。

太后得知这个想法,特别高兴,于是郭宁的两个女儿就被送进宫里了。

恰逢此时,邮宁的父母官要退休了,打了辞职报告,皇帝在斟酌人选继任,碰到郭宁送两个女儿进宫。

唐文宗想了一下:“郭宁当官以来,也没什么问题,为人低调,现如今女儿离家,家里就没人了,这不是空巢老人吗?就让郭宁去当个父母官,官职不大不小,也能让他在基础岗位上发挥余热。”

郭宁收拾行囊,外派邮宁,发挥余热去了。

这只是朝堂上一件小事,但是总有人能捕风捉影,把郭宁两个女儿进宫和外派当官这两件事扯上关系,一时之间,八卦论坛、娱乐小报都在谈论此事。

唐文宗因为偷跑岀去才得知这样的八卦新闻,他就不明白,好几天睡不着觉,刚好柳公权这个倒霉蛋就被皇上盯上了。

“郭宁从政以来没有啥黑历史,现在只是让他去当个小官,为什么会流言四起呢?再者了,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和朕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些八卦硬是把朕说成左拥右抱,乐不思蜀。”

柳公权笑着说:“郭大人为官勤恳,忧国忧民,绝对是一个好的父母官。皇上也是发现了他的闪光点,才让他任职的,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皇上挑选的时机不对,容易被那些八卦狗仔编排,皇上后宫的事儿始终都占据年度头条,一点风吹草动,基本上都会满城风雨。”

唐文宗眨着两只熊猫眼,一脸无语的问道:“那柳公可有什么平息八卦的法子?朕想到那些莫须有的编排,脑壳都疼。”

柳公权说:“办法到是有,半年之后,皇上可以在朝中寻找合适的青年才俊,给郭宁两个女儿赐婚,一是两个姑娘服侍太后有功,另外就是郭宁外派辛苦,为他照顾好家人,解后顾之忧。这样不仅能够平息八卦,也会让世人知道皇上勤政爱民。”

唐文宗一听乐了,就这么定了。

柳公权对着唐文宗深深鞠了一躬:“皇上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四海升平,但是在平常的小事上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皇上是大唐的主心骨,更是百姓心中的天子,你的行为,几百万人都在看着呢。”

“如果遇到一片瓜地的时候,千万不要整理自己的鞋子,不然的话不知情的人会以为你想偷人家的瓜,百口难辨;如果遇到果园时,万不可做出整理帽子的事情,不然别人也会误会,就算你没有想法,但是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好一个‘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柳公说的太好了,是朕疏忽了。”

唐文宗自此之后,对柳公权更是佩服,有事没事就拉着柳公权天南海北的侃,相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唐朝政界的一段佳话。


5

柳公权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思想前卫,充满创新的理念和深刻的涵义。爷爷经常说:“字如其人。”现在回头思考,这“柳骨”的行成也是柳公权人格魅力的浓缩。

上周爷爷扔了一本柳公权的楷书硬笔字贴给我,我脑袋上的筋一蹦一蹦的,苦着脸向他哭诉:“爷爷,现在都是电子文档,写字都过时了。”

爷爷瞪了我一眼:“就知道天天打游戏,好好练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精华。”

“我哪里打游戏了,那只是在浏览新闻。”我很不服气的辩解。

爷爷也不理我,我顿时明白了,每次长时间倒腾手机,他都以为我在打游戏。

想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魔咒,看着面前的柳公权字帖,苦歪歪的我默默提笔练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