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演义》,都知道吴国的奠基者孙坚,娶了两个老婆,是吴家姐妹二人。其中,姐姐被称为“吴太夫人”,妹妹被称为“吴国太”。吴太夫人生下了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吴国太则生下了儿子孙朗和女儿孙仁(京剧中叫孙尚香)。

在《三国演义》中,吴太夫人的戏份并不很多。一是27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里,吴太夫人曾劝告孙策,不要杀神医于吉,并在孙策死后主持其后事。二是在38回《定三分隆重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里,吴太夫人曾命周瑜和张昭商议如何应付曹操要求送人质的局面,随后就病逝,临终前叮嘱孙权“汝事子布、公瑾以师傅之礼,不可怠慢。吾妹与我共嫁汝父,则亦汝之母也;吾死之后,事吾妹如事我。汝妹亦当恩养,择佳婿以嫁之。”

吴太夫人上面的表现,虽然堂堂正正,但并不是很有趣,也不容易给一般读者留下印象。

此后,则是吴太夫人的妹妹吴国太主持江东内务。吴国太的表现比姐姐要热闹得多。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一筹莫展,吴国太提醒他,你哥哥孙策临终前有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你还愁什么?一语点醒梦中人,孙权赶紧召来周瑜,最后打了赤壁之战。

游戏中的孙坚扮相

历史上,《三国志.吴书五妃嫔传》中,只记载了孙坚的正妻吴夫人,生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还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是不是就是嫁给刘备的孙夫人,史书未曾明说。此外,孙坚另有一子孙朗,是妾所生。孙坚的妾是否还生了几个女儿,史书未说。

这位吴夫人胆识兼备。她出身名门,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带着弟弟吴景过日子,可见历史上确实没有妹妹。孙坚想娶她,吴家亲戚们嫌弃孙坚,想拒绝。吴夫人却道:乱世将至,要是拒绝求婚,恐怕引来灾祸吧。于是答应了孙坚的求婚。

传说吴夫人怀上孙策的时候,曾梦见月亮进入自己怀中。怀孙权的时候,梦见太阳进入自己怀中。当然,这种传说,历史上太多了。是真是假,也无从考证。

孙坚去世后,吴夫人带着几个孤儿过日子。孙策打下江东,吴夫人就是他的后盾和贤内助(毕竟指望大乔治国,有点难)。某次孙策想杀自己部下的官员魏腾,江东的士人都很忧虑,却束手无策。这时吴夫人走到了井边,对孙策说:

“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

说完,作势就要往里面跳。孙策慌了,赶紧把魏滕释放。

(这一段,是不是有点像演义中吴国太欺负孙权的架势?)

到200年,孙策去世。吴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后,擦干眼泪,继续辅助次子孙权。没几年,便也追随夫君和长子去了。

吴夫人的去世,一说是202年,一说是207年,总之是在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史书上并未说她还有一位妹妹嫁给孙坚。所以,赤壁之战,孙刘结亲,早已经没有吴夫人的身影了。“吴国太”云云,更是子虚乌有。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平添了一位吴太夫人的妹妹吴国太,把她设定为庶子孙仁的母亲,又把吴太夫人的女儿给挪过去当吴国太的女儿,还专门设定这女儿就是嫁给刘备的孙夫人。

真正三国历史 孙坚能排第几(三国十大贤妇5孙坚好艳福)(1)

《龙凤呈祥》中的吴国太

罗贯中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简单说,因为他之前的民间艺人创作了一些情节,罗贯中舍不得扔。

宋元时候的民间艺人,创作了许多三国故事。他们的历史知识是很零散的,情节中不符合历史的硬伤很多,但情节本身又可能比较有趣。他们中大部分人根本不看《三国志》,压根不知道吴太夫人在赤壁之战前已经死了,就给她在赤壁之战中和之后安插了很多戏份。元朝的《全相平话三国志》中,吴太夫人已经有了“劝孙权用周瑜带兵”“孙刘结亲看女婿”等剧情,并且有了很深入广泛的群众基础。

真正三国历史 孙坚能排第几(三国十大贤妇5孙坚好艳福)(2)

(吴国太和孙权)

明初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不敢砍掉这些群众耳熟能详的精彩剧情,但又不太想违背史书《三国志》的记载,让吴太夫人活过赤壁之战。他灵机一动,就把孙坚这位老婆一分为二,给历史上的吴太夫人增添一个妹妹吴国太出来。

反正,按照中国早期传统,娶姐姐的同时纳妹妹为滕妾,本来就是常见配置。只不过,这里的妻和妾地位相差迥异,就是说姐姐为主,妹妹为仆。这一点,《演义》中当然不会明说来煞风景的。

让姐姐吴太夫人继续历史上的平正表演,妹妹吴国太吸收民间艺人创造的有趣段子,姐妹分工,真是完美。这样,孙坚在九泉之下,也就莫名其妙多了一位有趣的二太太,真是幸甚至哉。

《射雕》中遭受偏见的头号大勇士——侯通海

江南七怪的武艺到底有多差?

大军师司马懿:华佗死在官渡之战前,算什么档次的硬伤?

三国十大贤女(4)辛宪英:圆滑世家的明哲保身神人

三国十大贤女(3)阮夫人:在司马家淫威下保全身家

三国十大贤女(2)黄月英:不能生育的丑女何以相伴千秋名相

三国十大贤女(1)蔡文姬为何没被曹操收入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