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合称“三公”《礼记》有“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又如《汉书·百官公师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三公不包括哪些 古代的三公指的是什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三公不包括哪些 古代的三公指的是什么

古代三公不包括哪些 古代的三公指的是什么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合称“三公”。《礼记》有“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又如《汉书·百官公师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

周朝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御史大夫,执掌权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也是副丞相。

两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

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将太师、太傅、太保特称三师。隋唐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

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至宋徽宗,依三代旧制,改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罢司徒、司空、太尉。宋明以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威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