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易,坑多却有着超强的自我驱动力,但是首先要活下去,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舍得投入也要控制风险。”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EMBA、Mpacc新生开学,就上了第一堂“职业发展规划课”。在商学院主办的第四届职业发展论坛上,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国区行业总监李翔分享他的职业发展经验。
以人工智能、新零售、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在全球范围内已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传统产业就业需求日趋饱和,个人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商学院的学生又该如何在新一轮的就业挑战下寻求新的就业机遇?
本届论坛的召开围绕新环境下就业挑战和机遇展开,邀请了业界知名职业导师为学生描绘职业发展适配曲线、确立职业发展目标答疑解惑。
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华东里工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表示,学院希望通过构建以职业导师计划为代表的职业发展平台,实现与产业的融合,促进知行合一的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全面提升,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帮助。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副总经理信超以漕河泾新兴发开区为案例,介绍了漕河泾开放式创新方法论,“通过将创业公司的想法变现、开展大学合作研究、与500强高科技企业合作、孵化器支持展开多维度的服务工作和创新支持,鼓励自由流动的创新要素和活跃的创新生态。”
李翔以“面对职场选择,继续还是改变”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从亲身的国企、外企、创业等丰富经验出发,现身说法,针对不同性质的职场总结了不同的经验。
他认为,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行业,把握自己的心态,努力珍惜时间,适时把握好跳槽这一进阶途径。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徐劲松发表了题为“超级个体的5G时代”的主题演讲,他提出“Goal(目标)、Global(全局观)、Glamorous(魅力)、Grit(勇气)、Good(为善)”的5G职场发展要素,用5G赋予个体自由,并给在座学生分享了站位比努力更重要,要关注战略、资源、领导、眼光,夯实基础知识、聚焦专业技能、丰富实战经验等具体的职场建议。
阎海峰现场为华理商学院新一期的104位职业导师颁发了聘书。自2008年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启动职业导师计划起,通过聘请校外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源总监等担任职业导师,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助力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转型。
该计划每年聘请100多位职业导师,迄今已累计服务学生23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