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基础知识

【解 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肃然起敬成语故事(成语故事)(1)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近义词】肃然起敬、彬彬有礼、毕恭毕敬

【反义词】反败为胜、修短有命、一响百应

【成语典故大讲堂】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肃然起敬成语故事(成语故事)(2)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肃然起敬成语故事(成语故事)(3)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毕恭毕敬”,也有写作“必恭必敬”的。

【成长心语】

尊重和尊敬在汉语里算是同义词,尊重做动词用时,有尊敬之义,故而人们在使用时不太注意。差别主要就“敬”字与“重”字上了,尊敬有恭敬,敬仰的意思,尊重有重视和庄重的含意。

肃然起敬成语故事(成语故事)(4)

我们应该尊重别人,但不是阿谀奉承,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肃然起敬成语故事(成语故事)(5)

《娇娇姐姐讲名言故事》倾情上线啦~


搜索关注“又又国学堂”,同步学习更多国学课程

还可以参与更多线下国学活动哦!

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上搜索又又国学堂,收听更多好玩好听的故事~

关注我们的智慧树圈子:圈子-搜索-又又国学堂-加入!

快加入我们吧!给0-12岁孩子最适合的国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