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极少的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英国科技史家林恩·怀特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1)

马镫是指垂悬于马腹两侧供骑马者踏脚的一个小物件,属于马具的范畴。很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物件却几乎改写了整个人类历史。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2)

马镫

在马镫被发明并用于实战之前, 所谓骑兵只是把马匹当作交通工具

虽然人类很早就认识和驯养了马匹,但是将马匹作为战争工具的历史却不是很长。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还是以车战为主,骑兵长期只是一种辅助力量。由于当时骑兵的作用远不如车兵,因此才有了“一车当十骑”之说。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3)

直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后,各诸侯国才开始重视发展骑兵。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当时的名将卫青、霍去病为对抗匈奴的骑射优势,探索出新的骑兵冲击战术并屡次击败匈奴,最终成功封狼居胥,但此时所谓的骑兵并没有后世那种排山倒海的威力,因为缺乏马镫带来的“站不稳”和“坐不牢”问题始终影响着骑兵的战斗力。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4)

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骑马人俑

马镫出现以前,人们为了翻身上马往往需要他人托举或者先站在一块石头上,甚至于有时会直接将奴仆当作“上马石”。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5)

在骑乘时,则只能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在没有重心支撑下,一旦马儿飞速奔跑起来,人在马上前仰后翻不可避免,十分危险,这样长时间骑马也非常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射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在骑马时缺少马镫这一关键物品,导致人与马并未能实现很好的融合。

当时骑兵的作用只是到达目的地后,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或者只能作为步兵的辅助兵种,承担侦察、骚扰、偷袭等辅助任务,就算是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骑兵就是如此。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6)

比如战国兵书《六韬》就明确提出了当时骑兵战术特点和运用原则:

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

意思就是:骑兵是用于侦察,破坏敌后勤运输,与敌较小规模的、或是突然出现的机动部队作战。

马镫起源于中国并由中亚传入欧洲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士能够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们就不可能身披闪闪盔甲救出那些处于绝境中的少女,欧洲就不有骑士时代。——李约瑟

马镫的出现,使骑兵取代步兵成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主力兵种。自此以后,以骑制步、以少胜多、以快击强的“骑兵时代” 正式拉开序幕。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7)

那么,马镫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马镫的最早始创应该是在我国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早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是中国古文明给予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为什么不早不晚出现在这个时期,得出结论的历史依据有二:

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如果马镫早在两汉或秦汉之际就已出现,那它在同时期文献中就应该有所反映。但从传世历史文献来看,“镫”字的使用虽然很早,其在古书中的含义一般是表示为古代一种用来盛熟食的高足盘或者灯具,而不是“马镫”的意思。比如:

《仪礼·公食大夫礼》的“宰右执镫”、《楚辞·招魂》的“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8)

古代的镫

现存历史文献中最早用来表示“马镫”意思是在南朝刘宋王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该书《规箴》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

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

同时期的南梁简文帝也有诗云:

贱妾朝下机,正值良人归。青丝悬玉蹬,朱汗染香衣。

其中的玉镫即为“供骑马时踏脚用的器具。以玉为饰,故称玉帖镫。”

除了文献记录,从出土文物上来看,秦始皇兵马俑及西汉景帝阳陵、东汉诸侯王陵中出土的大量骑马陶俑中完全不见马镫这一马具的存在。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9)

兵马俑有鞍无镫

现存最早的马镫文物是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少数民族墓葬中出土的一组陶俑,这些陶俑马鞍的左侧靠前鞍桥处垂有一个三角状的蹬,是为使骑者迅速上马使用的。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10)

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陶马马镫

最早的马镫实物则是1965年在辽宁冯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铜片包裹的马镫。这里所提到的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死于文成帝太平七年,即为公元415年。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11)

公元4世纪的南京象山东晋墓7号墓出土一尊陶马俑,也出现了“两侧有镫”,是双马镫的较早代表。至5世纪后半段,马镫在遗址和古文献中更为常见,镫技术自此已处于获得普遍接受的阶段。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12)

南京象山东晋墓7号墓出土的陶马俑

纵观世界历史,当时的波斯、西欧等地均无出土文物及资料印证。西方最早的的马镫记录源于拜占庭帝国的记载:

在公元 560 年,使用了当时独一无二的铸铁制的马镫的阿瓦尔人对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威胁,拜占庭国王提比略二世对骑兵进行了大改组,他亲自训练骑兵,强调必须使用铁马镫。

这是欧洲文献资料中第一次提到马镫,比中国使用马镫至少晚了将近100 年!

而当时强大的波斯文明第一次出现马镫的记载是在公元711年。比中国晚了将近300年!

马镫、游牧民族崛起和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让人无比惊讶的是,人类骑兵时代的实现,居然是因为马镫的发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马镫在实战中大大放光彩导致了传统的重铠骑兵的大量出现,从此成为了在火器普及前战斗力最强、使用最多的主力兵种。

对于中国来说,其造成了游牧民族的中原化:

马镫的出现改变了游牧和农耕文明的军事实力对比,在中古时期经改进并全面装备马镫的胡人军队几乎所向无敌,从南北朝的割据到突厥的兴起再到元帝国的建立,少数骑兵既能完成以往几万人的军事行动,北方游牧民族依靠强大的骑兵力量始终对对南方农耕文明保持巨大的压迫,促发了整个东北亚乃至整个农耕文明的军事变革。

对于西欧来讲,正如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所说的那样:

只有极少的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主义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13)

在封建骑士阶级形成的过程中,在欧洲中世纪向封建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段里,小小的马镫使欧洲封建骑士的进攻能力成倍提升,所向睥睨的中世纪骑士加速了欧洲中世纪保守势力的瓦解及职业军人的出现,采邑制度也随之出现。

结语

可以说,马镫为冷兵器军事带来了彻底的变革,尤其是双马镫出现以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发展成规模建制的骑兵部队,并逐渐成为冷兵器时代真正的霸主。

马登道轨(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