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个动物很奇怪,真正上学的时候,不重视学习,如今成了家,有了孩子,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俗话说,养好猪还得学习,更何况养孩子,教育一代人,活到老,学到老,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一步步往前走吧!

最近读了《蒙台梭利的教育》这本书,深有感触,主要是讲婴儿出生到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以及父母的正确引导方式对孩子身心发育、性格、人格、精神世界的影响;如何表达爱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以及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培养孩子的新思路;如下是本书的经典教育语录,与大家共同学习:

1、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对于孩子来说:给予他们精神和文化上的自由,与给他们面包牛奶一样重要,否则就会扼杀儿童的天性。

2、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心理也在经历着变化,并且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界限,与身体的成长发育密切相关,一个阶段的结束,即意味着另一个阶段的到来,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3、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都不应该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哪怕你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卫生、健康着想,也不能那样做,别让孩子生活在一种类似于囚犯的生活状态中。

4、如果说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婴儿期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点,婴儿不仅仅是一个活生生的肉体,而是带着“心理胚胎”降临在这个世界的。

5、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完全重视儿童在环境中的影响,并把环境当成是教育体系的核心,与其他教育体系相比,我们更重视开发儿童的感知能力,因为我们的思想与他们不同。

6、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是心理方面,因为人的运动必然受到心理生活的指导和支配。智力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智力的建立是第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为其服务。

7、1-2岁的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监护人需要具备语言发展的科学知识,大约在一岁半的时候,儿童就开始意识到,原来很多东西都有它特别的称谓,这表明儿童已经能够从他听到的所有词语中挑选名词,特别是具体名词,并迈上崭新的台阶。

8、儿童的性格缺陷有两种类型,即强型儿童和弱型儿童,强型儿童的缺陷有任性、暴力倾向、暴怒、不服从和攻击性;弱型儿童的缺陷是非常消极、懒惰和无聊,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试图让别人服侍他,儿童的性格缺陷来自于父母的错误做法,如果父母在这一时期忽略儿童,儿童得不到足够的机会去充实自己的大脑,这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儿童。

9、注意力的不稳定是3-4岁儿童所共有的特征,这是现阶段心理学家所达成的共识,他们会被自己所看到的每一样东西所吸引,其注意力是飘忽不定的,一般来说,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是困难的,这正是教育的障碍。

10、心理行为大多数根植于自然,我们需要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因为那些简单的、也是唯一能够揭示真理的最初阶段可以作为解释以后更复杂的现象的指南。

11、注意力在心理学上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自动地从恍惚注意中恢复的能力是判断、性格和意志的基础。改进这种能力的教育是最优化的教育,教育方面也总是体现了最大的实用价值。教师的整个艺术,实际上就是在于把握儿童的注意力,使之期待他们的教学,并保证当他们“敲门”时,那些“开门”的内部力量予以合作。

12、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是个艰巨的工程,期间绝不可阻挠他们一些自发性的活动,哪怕是一些极其细微的活动,我们的任务是等待、我们除了观察和等待孩子想象力的萌芽,做什么都是多余,我们必须记住,创造性的想象只要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不是幻觉和错误,就会在坚实的岩石上建立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智力的开发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13、对人来说,出生时所有的肌肉都是不协调的,所有运动的神经调节靠心理支配来形成和支撑,也就是说,孩子有创造协调的潜在能力,一旦形成,便能通过联系加以完善。

14、运动是孩子协调其精神生活中必需的一项内容,运动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帮助孩子潜能的开发;运动是有着一种精神影响力的,它能提高人的理想,激发人的生活热情, 这种心理上的影响要比纯粹身体方面的影响深远得多。

15、运动对儿童极为重要,运动是一种创造性能量的外在体现,它能使人类更为完善,通过运动,人类对外界环境起作用,进而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表现,更是意识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运动是自我与客观环境建立一种明确关系的唯一途径,因此运动和身体活动,是智力发展的基本因素;所以设立学校的体育与游戏课程对儿童尤为重要。

16、我们不必在一开始就制定出一整套原则,然后以此来拟定教育方法,恰恰相反,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充分的尊重,孩子正在通过本能的直觉,为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

17、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找到那条通往内心世界的道路,而不是一再阻碍他们发展,孩子安静的时候,往往是他特别专注的时候,这时他们的纪律也有保障。

18、想要达到专心致志的目标,大致需要三个阶段:1、准备好有具体目标的工作;2、满足孩子的内在发展要求;3、使疑问得到解答。

19、一个精神上不平衡的孩子不可能会专心去思考什么,他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服从是一种精神上的敏感,是心灵平静的结果,更是内心力量的表现;一个人需要用极大的力量去适应环境,这里所指的是适应环境的力量,就是一种让人顺应自然的规律,试着融入周围环境的重要力量。

20、孩子只有得到健全的发展,并且精神上协调平衡,才可能有力量去服从,自然界中,只能强者才能适应环境;同理,只有在精神上坚强的人,才懂得顺应和服从;孩子的精神,也就是指专注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代表着这个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21、有一个最常见的偏见,很多人都认为教育可以通过谈话或者以身作则来实现,然而事实上,个性只有凭借它自身的力量才能发展。

22、错误可以拉近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让大家不再有那么多隔阂,错误如果得到改正,同时可以进一步增进人们之间的关系,只要有一个正确认识错误的态度,知道人无完人,那么就能够重新认识错误,并以发现错误为乐,错误本身变得有趣了,它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当然也成了人们之间友谊的桥梁,它特别有利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23、实际上,想要做好儿童的家庭教育,父母也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行,父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身体的发展,父母的准备工作不能只靠学习,还必须具备道德方面的品质,如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逊;最重要的是,时刻考虑孩子的感受。

24、新时代的父母教育孩子应做到:1、尊重孩子,深入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2、用科学家的态度研究孩子,要观察孩子的每一种欲望,每一种表现,从孩子身上,父母将学习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3、相信并热爱孩子,生命的成长必须有爱的感觉,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得来的;4、耐心等待,不要急于干涉孩子,父母不应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孩子的智慧,而要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活动,当孩子战胜了力所能及的困难时,他就会获得最大的快乐。

25、教育旨在满足心理需求,所以它是一门充满艺术性的工作,也只能在为儿童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教师只要拥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能够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儿童天性中的优秀品质便能发挥到极致。

26、教师就是为儿童心理服务的,而不是为儿童的身体服务,所以我们不必为孩子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这些事情儿童将来会自己做,只要他们的自然发展不受阻碍,就能够获得身体上的独立,人格的发展就是不断获得独立的过程,教师必须帮助儿童获得独立行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

27、在现代社会,物质财富不再具有决定意义,只有一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生活资源才不会成问题,如果人类的精神能够得到完善,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富有,贫富差距就会不再有意义,人的真正创造力不是来自肉体,而是来自精神,不是来自四肢,而是来自大脑,只要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28、人的精神世界是以能够与外界和谐相处的完整的人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空想远离现实世界,并非一种正常的发展状况,空想会产生错误的想法,也无法使我们的思想变得和谐,人应当更关注现实事物,空想会影响人类对现实事物的关注;帮助孩子协调运动和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实世界是消除空想症状的最好办法。

29、教师应记住,在他单独指导某个学生时,不要背对着其他孩子,在这些迷茫的孩子面前,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存在,教师应逐个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这种指导应该以一种非常亲密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打动儿童的心灵,终有一天,这些孩子的心灵会有所觉醒,他们的注意力也会随之集中起来。

30、如果没有爱,人类甚至天使的语言也是一些无意义的声音。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儿童的天赋,儿童通过爱实现了自我。

31、秩序是人们能够做出迅速反应的关键,思维混乱的大脑对事物的直觉和认识要困难得多,这种困难不亚于写一篇含金量极高的学术论文,从社会角度来看,“组织和秩序”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2、让孩子接受自然教育,尊重自然规律,孩子越是在自然中得到发展,越能获得更多的智慧,1、引导孩子观察生命现象;2、引导孩子通过自主教育而具有预见力;3、引导孩子学习具有耐心的美德和有信心的品格;4、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感情;5、让儿童沿着人类发展的自然道路前进;

33、蒙台梭利教育的幼儿园命名为“儿童之家”,儿童之家教育方法的三个外部特征是:适宜整洁的环境、谦和的教师、外加丰富的教具。

34、“重复联系”和“自由选择”这样的活动是儿童乐于进行的,我们发现,一个儿童会不知疲倦地从事他的工作,因为他的活动就如一种心灵的新陈代谢,而这种新陈代谢与他的生命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儿童自己的选择将成为他的指导原则。

35、父母、长辈或教师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时刻想着对方的愿望,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要求违反了他们内部发展的不可改变的规律,孩子就不可能服从,孩子的顽皮和不服从往往就是因为他建构自己的内部力量和不了解他与成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以上就是蒙台梭利的教育崇尚的教育理念,一切教育从爱出发,并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自然法则,做陪伴、引导性教育工作者,助力孩子全面茁壮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想要的成长空间。

蒙台梭利教育经典语录109条(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典语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