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1)

本文作者:Osman Ahmed

主要时装品牌淡出各大男装周日程,给不那么知名的设计师男装品牌发光的机会。从Xander Zhou到Charles Jeffrey,BoF为你总结本季男装周不可错过的设计师品牌。

英国伦敦——眼下,越来越多的时装公司将男女装放在一起,在更热闹的女装时装周举办发布会。男装周因此流失了明星品牌:伦敦没有了Burberry和J.W. Anderson,巴黎没有了Balenciaga和Saint Laurent,米兰没有了Gucci,纽约没有了Calvin Klein和Coach。

尽管本季星光确实有些暗淡,新一代男装设计人才将因此有机会出彩。更大的、通常主宰报道版面和社交媒体热议的大品牌缺席,也为这些新人留出了杂志及社交媒体的发声空间。从柏林的GMBH,到伦敦的Grace Wales Bonner和Charles Jeffrey,到中国的王逢陈及周翔宇,再到巴黎的Avoc和Y/Project,这些男装周的“新掌门人”是多元化、国际化的,不愿意被人贴标签(每个品牌都在各自的发布会中引入了女装或是女模)。

未来还有哪些新人登场?BoF在众多陌生的名字中精选出这些你必须要知道的设计师和品牌,参加其品牌系列预览后,在此为你介绍他们即将举办的发布会与展示背后的时装概念。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2)

Charles Jeffrey的媒体预览,模特妆容受到罗斯科(Mark Rothko)画作的影响 | 摄影:Osman Ahmed

手捧去年英国时尚大奖凯旋而归的Charles Jeffrey,在伦敦男装周展示了他的第二场独立时装发布会。Jeffery毕业自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为《LOVE》杂志担任造型师,也为自己的时装系列制作纸质杂志。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Charles Jeffrey。上月,他斩获英国时尚大奖“年度新兴男装设计师”(Emerging Menswear Designer of the Year)殊荣,从自己的童年英雄John Galliano手中接过奖杯。这位苏格兰设计师对时尚圈发起的“最新政变”,部分灵感来自瑞典艺术家克拉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的行为艺术(要归功于长期合作者Theo Adams),还有一部分来自他本人无拘无束的创意。他说“愤怒是一种能量”,引用的是朋克乐队性手枪主唱Johnny Rotten的著名话语,Rotten在1986年的单曲《Rise》中一遍又一遍喊出这句话。

Jeffrey说,“我生气的时候,会更像苏格兰人。”他指的是自己明显的凯尔特人口音,还有愤怒时的固执。这位设计师的下一个系列亦是对凯尔特人文化背景的喝彩,这里有大量的格子呢,皮特克人(Picts)用来辟邪的图形、“泰迪男孩”风格的西服、整洁的英国皇家军装标记。

Jeffrey已经众人皆知的Loverboy品牌,最早是伦敦东区达尔斯顿(Dalston)某次夜店派对的主题。那个夜晚,夜店酷小孩在脸上绘出图案,迅速打扮出场亮相,在整晚纯粹的享乐主义氛围中穿得姹紫嫣红。他即将进行的展示里,部分故事的中心也植根“同性恋骄傲”的迷思,夹带着全部的坎普男孔雀的华丽和侵略性的欢快,灵感来自他近期寻得的一本书——Alan Downs在2005年出版的《The Velvet Rage: Overcoming the Pain of Growing Up Gay in a Straight Man’s World》(“丝绒怒火:战胜成长于直男社会身为同性恋的痛苦”)。这个标题也是同性恋文化的试金石,表达了男同性恋者在异性恋主流社会压力下的徒劳之感:公众在长达30年对同性恋男性身体健康与艾滋病联系的主要关注之后,又转而开始“关注起”他们的精神健康了。伴随着“Trexit”(即特朗普当权与英国“脱欧”的合称)等所有大事小情不断发酵,这一切都不能不引起愤怒。“这份情感很值得探索,你不能就这么掩藏起来,”追随伦敦亚文化反叛者沉重脚步的Jeffrey说道。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3)

GmBH情绪板展示上的一张图片 | 摄影:Davit Giorgadze

柏林品牌GmBH成立于2016年,短短数月之内便成功入围LVMH青年设计大奖半决赛。品牌定于1月16日第二次在巴黎男装周进行展示。本周还发布了第一支品牌广告,出镜的模特均为第二代德裔移民。

GmBH,被人们称为“柏林版Vetements”,但品牌根源更多植根于移民文化与德国人特有的严肃做派,而非通过抬高普通服饰地位进行讽刺。品牌名称来自德文,表示“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相当于英文的Ltd或Llc。尽管德国各个地方的企业都使用这个后缀,GmBH整体上呼应得更多的是柏林这座城市。2016年,GmBH诞生在柏林“更硬更快更喧闹”的Techno夜店场景,创始人是Benjamin Huseby Alexander和Serhat Isik。LVMH青年设计大奖时期之前,二人需要在工作室亲手完成每一件产品的制作,如今已经与6家专业工厂进行合作。

Huseby和Isik拥有土耳其、巴基斯坦、挪威和德国血统,并从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朋友圈汲取设计元素。他们以其重新建构碳足迹低的皮夹克闻名,采用的是循环皮革以及海丽汉森(Helly Hansen)的机车冲锋衣风格。他们去年在巴黎时装周举办了第一场发布会,同是柏林人的Steline Plati为他们担任模特,身穿他们改良的漆黑高腰长裤以及宽阔的条块拼接摇粒飞行员外套。即将举办的第二场发布会,Huseby与Isseik将焦点转向了东方移民与西方世界的碰撞,发布会名为My Beauty Offends You(“我的美冒犯了你”),来自他们的朋友、科威特艺术家Fatima Al Qadiri的歌曲。他们表示,所有灵感最初来自BBC刊发的一篇文章,报导的是考古发现一处维京人墓穴,裹尸布上用阿拉伯语写着“安拉”二字。

Huseby说:“人们现在热衷讨论穆斯林世界与西方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冲突,但这次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一份美好的证明,证明了二者间一直存在这种文化交流。”设计师们的发现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清楚地证明了二者之间文化交流出现的时间如此之早,相比之下当前对生活在西方的穆斯林群体的敌意显得如此荒谬。“我们还想到自己的2018年春夏系列,那表达了一种积极的、多元文化欧洲的乌托邦愿景——我们觉得这个新系列需要更有侵略性,”他补充道,“这像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你不能只是保持中立或是积极了。”因此,该系列的时装在形状上会更像盔甲,模特们将穿上锁子甲以及标志性的自行车保护装备,这回的合作方是意大利自行车品牌Spidi。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4)

Wales Bonner私密的2018春夏系列发布会,嘉宾站立着看秀 | 摄影:Jamie Stoker

Grace Wales Bonner的品牌围绕黑人阳刚气质的概念并进行提问,将她带到了LVMH青年设计大奖的舞台。这位出生于南伦敦的设计师开始加强女装设计,在伦敦举办私人氛围浓厚的发布会,与音乐家、作家和艺术家密切合作。她的最新系列在1月7日首次亮相伦敦。

Grace Wales Bonner就像个聪明狡黠的女孩,说话轻声细语,谈到自己的设计则很低调。她的设计,从多个层面与艺术家、作家、摄影师、音乐家们的研究与作品交集不浅。发布会上,她更倾向提供文献材料而非接受采访。比如上一季,她就从普利策奖获得者、评论家希尔顿·艾尔斯(Hilton Als)对黑人文学偶像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和他古怪的“孩子们”撰写的动人文章中摘出片段,为发布会提供了哲学语境;再上一季,则是一首加纳裔英国画家、作家Lynette Yiadom-Boakye的诗歌。她还曾提供后殖民主义理论、形式主义与复节奏的学术术语作为参照。她正在搭建的几乎像是一座研究所,某种概念艺术空间,而远非普通的奢侈品牌。

但这位出生于南伦敦的设计师做到了,她赢得了2016年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加入了擅长思考的时装设计师之列,她的发布会本身就是艺术作品,特别邀请Kelsey Lu、Sampha等音乐人专门创作。她的女装设计也讲述着Wales Bonner的艺术语言,主要也因为她此前的男装系列常被女装零售商选中。彼时,她还会调整狭窄如贾科梅蒂(Giacometti)雕塑作品的时装轮廓,适应女性的身体,如今她的发布会则直接有女孩们展示女装。

“善意”是其中关键,不过她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概念,认为这“更多地带有心理因素”。她开始是在男性模特身上试衣和做纸样,然后不断改进成为适合女性穿着的服装。“对我来说,奢侈品意味着舒适,”她说,“有时我能看到时尚对女性似乎有某种侵略性,近乎某种侵犯。你能看出穿戴这些服饰的女性的意图。我对这些事情的思考,从方式上就带有一种善意,一些敏感。”

你也能看出Wales Bonner不太愿意成为“第一人称”的设计师。她表示尽管这些都是个人设计作品,但她很谨慎地去强调,这都是“多元的观点”。她说,“这真的不该只关乎我本人。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超越这个范围。”她与英国摄影师Harley Weir共同拍摄的短片就是证明。最新的一部名为《Practice》(“实践”),以11分钟的纪录片形式探索运动与声音,讲述了南非舞者Leroy Mokgatle的故事,配乐来自音乐人Dev Hynes(即Blood Orange)。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5)

Avoc与耐克(Nike)即将展开的合作 | 摄影:Osman Ahmed

Bastien Laurent和Laura Do创办的巴黎品牌Avoc是ANDAM时尚大奖“创意品牌大奖”(Creative Brand Prize)的最新得主。这个中性风格的品牌将于1月20日在巴黎男装周展示,今年晚些时候将与耐克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Avoc在性别上保持中立,是设计师Bastien Laurent和Laura Do的创意结晶。这对双人组的使命是为偏爱休闲装扮的“千禧一代”,提供适当在公司上班的服饰,并带有某种不易察觉的颠覆感。这对双人组去年迎来重大转折,凭借这个羽翼未丰的初创品牌摘得ANDAM时尚大奖权威的“创意品牌大奖”,获得11.2万欧元奖金,以及Matchesfashion联合创始人Ruth Chapman为期一年的事业指导。此前,Avoc完全是由Do与Laurent自筹资金。“拿奖之后,我们在过去的五六个月里都在为品牌打下新基础,”Laurent说:“我希望这个系列能够正确建立起Avoc的美学风格。”

该品牌将与耐克结成合作伙伴,很快将在巴黎男装周举办发布会。Laurent表示,新系列将探索巴黎常被忽视的郊区社群文化:“我们是唯一能实际总结出这个概念的设计二人组。”他们与绘制了大巴黎地区的各个社群地区的书籍《La Ville Poreuse》(“多孔之城”)的工作室合作,为即将展示的新系列设计图案。“Laura在中部地区长大,我则是在郊区。我们将这些身份认同与文化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东西,向更广泛的受众传达信息。”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6)

Xander Zhou 2018秋冬系列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常居北京和阿姆斯特丹的周翔宇,参与伦敦男装周官方日程的时间不短了。他刚加入时,男装周只是女装周结束后的一项单日活动。他本季的伦敦发布会定于1月6日举办。

尽管自称为“科技东方主义者”(Techno-Orientalist)的周翔宇常年往返北京和阿姆斯特丹,他自伦敦男装周创办之初就参与其中。去年,他曾对BoF表示:“作为常居海外的中国设计师,你得加倍努力才能获得同等尊重。”他同时担任《T风尚志》男装总监。这位具有全球眼光的设计师事业刚起步时,中国对他来说是一片未知领域。但这对他有利,他就此实现了许多个“第一”,包括在2012年、作为《GQ智族》的特邀嘉宾,成为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位中国男装设计师。

周翔宇深入挖掘他的“中国性”,在大量研究后创造出的作品带有犀利的廓形;他自筹资金运作的个人品牌如今与超过30家零售商合作。对最新的男装发布会,他表示“制服与工装将重新以类似廓形登场,但用的是中国习武之人服饰的面料和细节重新塑造。”他说将会出现强大的的科幻元素:“真实与理想相互交织,推动更多不同物种的进化演变——人类,类人机器人与类人外星人,”他说,“这是新的‘多元’,关乎面向未知世界,关乎作为‘外星人’进行整合——这些维度远远超出了地球。”他在新的一年有什么计划?与所在时尚圈之外的人合作,比如科学家。“我还可能申请去火星旅行呢。为什么不?”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7)

Kiko Kostadinov的钩针编织小包,几期《Twen》的旧杂志,以及保加利亚陶器 | 摄影:Osman Ahmed

生于保加利亚的设计师Kiko Kostadinov,2016年毕业自中央圣马丁后就忙碌不停。他对制服的痴迷,在1月7日伦敦展出的新系列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可以说,Kiko Kostadinov的成功绝对不可小觑,尤其考虑到他刚毕业就创办了同名品牌,如今也只是做到第四季。但这位极具天赋的男装设计师已经开始执掌英国传统品牌Mackintosh,为该品牌开发了一条新的奢侈品牌线。尽管Mackintosh的核心是传统工艺与商业产品,并在巴黎进行展示,Kostadinov本人的产品线则给了他沉迷叙述主导、围绕特定人物角色的系列的自由。或许这位设计师繁忙的工作日程,使得他浪漫化了本季的户外气质。他的新系列从夏日图像以及户外运动中汲取灵感,名字很妙,叫做Obscured by Clouds(“被云朵遮蔽”),取自巴贝特·施罗德(Barbet Schroeder)1972年执导的电影《情欲深谷》(La Vallée)。

借助出版自1959年到1971年间的西德杂志《Twen》的镜头,他最新的时装系列在比例上更放松,色彩则从保加利亚陶器艺术中获得灵感,那种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有的浪荡波西米亚气质,具有难以捉摸的感染力。皮划艇套装、自行车裤等运动服,被裁剪改造带上了科技感,口袋用暗线隐藏起来,在衣服周围扭转并暗示了衣服本身,不少服装还是两面可穿的。

Kostadinov也首次展示了女装设计,融合了运动面料与定制服轮廓,发布会亦标志着Kostadinov与亚瑟士(Asics,日本高性能运动服品牌)之间的第二次合作,他是首位与亚瑟士进行积极合作的设计师。“老爸球鞋”呼应了本季时装色调,试图发掘时髦高性能服装的收藏潜力。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8)

Y/Project的巴黎工作室 | 摄影:Osman Ahmed

Glenn Martens领导的巴黎品牌Y/Project最新发布会将于1月17日亮相巴黎,3年内零售商名单已从30家增至150家。Y/Project的迅速崛起,在以传统时装屋——而非新兴人才——闻名的巴黎,掀起了一波时装新浪潮。

2013年,品牌联合创始人兼前创意总监Yohan Serfaty辞世,Martens便与品牌的另一位创始人、商业合作伙伴和主要支持者Gilles Elalouf共同肩负起重振该巴黎品牌的任务。远离了Serfaty主导时期“哥特式美学”的Martens,随后摘取了2017年法国ANDAM时尚大奖,将零售客户名单延长至150名(2013年还是12名),与Vetements、Jacquemus、Aalto、Koché和Marine Sarre等其它巴黎品牌共同掀起新浪潮。所有这一切,发生在这个以传统时装屋——而非新兴人才——闻名于世的时装之都。

Martens对事物的理解,部分来自布鲁日的成长经历,这座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比利时小城不但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哥特式建筑和丰富的历史,还有花里胡哨的路边小吃摊、纪念品商店和霓虹灯。“丑陋的事物能激发我的思考,”去年他接受BoF采访时表示:“有时候,你只要用新的视角去发现隐藏的美就好了。这是一种心态。我沉迷其中……不断分析为何我总感觉它们是‘丑陋的’。一旦明白怎么定义丑陋,我就努力改变关注点。”

他的戏剧感在极端戏剧性的比例,与浮夸的丰富、街头暗号之间的张力中展现,就像他此前红极一时的足球围巾——印的是中世纪君主的面孔而不是球队名称。“我们把印在脑海中的服装作为标准和基础知识,此后再用狂野而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提升它们,”他说,“起点是很normcore [用基本款进行穿搭的时尚潮流],然后提升到奢侈品级别,做成看起来很贵的样子。”

作为同时参与巴黎男装周与女装周为数不多的几位设计师之一,Martens并不看好过渡系列(pre-collections)的前景。“我们不打算做过渡系列,但目前的男女时系列约有40%重叠,也就是你会看到有些单品既出现在男装也出现在女装系列,只是搭配的方式不同,”他解释道,“上一季我们推出了女鞋。现在我还想推配饰,比如手袋、首饰还有男鞋。”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9)

来自A-Cold-Wall*即将展出的2018秋冬系列 | Photo: Osman Ahmed

A-Cold-Wall*是Samuel Ross创办的伦敦品牌,他为Virgil Abloh担任3年助理之后对街头潮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仅在上季伦敦发布会后,该品牌的存货商便增加了一倍。他将在下周再次亮相伦敦男装周。

在2015年创办A-Cold-Wall*的Samuel Ross,已成为了时装界现象级人物,职业生涯始于为Virgil Abloh担任助理。他创办的这个伦敦品牌,对街头服装的表达方式是使用大量的平面设计元素以及运动基本款,但他对工业设计以及非常规纺织面料的关注使得他的街头设计值得通过走秀的形式来呈现。所以也无怪他的批发零售商仅在上季就从原来的23家跃升至52家,其中包括Ssense和Barneys。

Ross的灵感来自英国艺术家雷切尔·怀特雷德(Rachel Whiteread)和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后者在雕塑中经常使用脚手架。“这主要是希望能在易于消化的层面,提出概念性的想法,”Ross表示,“这是面向没怎么接触过时尚界,所谓的新晋年轻消费者,他们只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兴趣,也面向对我们的印染过程更感兴趣的、稍微成熟一点的消费者。”他的核心设计价值观还包括关注英国各个阶层‘社群’及其在衣着打扮上的‘图腾’,以及这些‘图腾’间的交汇共融。

作为例子,卡罗的脚手架在“艺术画廊”这个新环境中得到重新组织。“画廊之外,这些材料什么价值都没有,人们对待和看待它们的方式就像是工人阶层使用的工具包,通常根本不被人看见。这样的用法,将其并置搭建成高雅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桥梁,这与我品牌的另一个方面是平行的——谈论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低起伏。”

Ross也并非每一季都要浪费时间再创已经发明出来的东西,而是计划继续在品牌基础上前进。他的品牌灵感来自Issey Miyake、Rei Kawakubo和Rich Owens,每一位设计师对其所代表的精神与美学从未动摇。更有趣的是,Ross这代人对街头服装的喜好正不断发展,演变得更为精致高雅。他解释说,“我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决定了我的穿着和品味。我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穿棉T,虽然我很喜欢经常穿一些带有疯狂图案的T恤,但这样我没法进出某个能让我完成自己所需并形成合适的观点的地方了。我们绝对处在某种‘倒退’状态,因为我感到人们正在摆脱极端的品牌形象,开始从喧闹的图像转向更柔和的视觉语言。”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10)

Feng Chen Wang 2018春夏系列致敬“中国制造”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王逢陈的设计工作室位于伦敦,但本季她选择纽约男装周作为展示平台,纽约同样涌现了众多新兴设计人才。她将在2月6日进行展示,将探索“家”以及帮助她走到今日的“全球游历”概念。

王逢陈毕业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工作室总部设在伦敦,并在上海开设了第二家工作室和生产基地。她在男装设计中融入文字与logo等元素,比如本季在纽约时装周举办的发布会,模特身穿的卫衣胸前就带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刺绣字样。

“上一季主要是想与让中国变得‘奢华’起来,重新定义‘中国制造’这个词,”她解释道,“下一场发布会则全部围绕‘家’这个概念。”王逢陈长期往返中国、伦敦与纽约之间,对这个概念进行社会观察再适合不过。她补充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进行自我表达,我认为这就是人们对我的品牌感兴趣的原因,因为人们对新的风格与生产技术也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兴致勃勃。”

品牌最早的支持者Julie Gilhart总结了王逢陈的成功关键:“她的审美风格很酷,充满活力,她的个性也像是能在西方文化落地的中国精神。”

今日讨论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设计师?

“今日讨论”是BoF时装商业评论新开辟的讨论栏目,欢迎与我们分享您的看法、建议和观点,我们将在每个月为最佳讨论参与者寄出精心准备的礼品。

小众男装设计师品牌店(深度男装周指南)(11)

Saint Laurent加入京东旗下Toplife

中法贸易新版图

法国羊绒品牌Eric Bompard拟被收购

美国梅西百货进一步关店裁员

起底微博热搜产业链:“紫光阁”上榜只需6万

意大利品牌Etro成立 50周年,年销3亿欧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