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简介(别客气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1)

图片

1828年2月8日,儒勒▪凡尔纳出生在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儒勒▪凡尔纳一生出版了66部长篇小说,大多以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为线索,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出五彩斑斓、怪诞离奇的科幻世界。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显示,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的作品译本已经累计达4751种,用“风靡全球”来形容也毫不夸张。为了纪念儒勒▪凡尔纳,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即被命名为鹦鹉螺号。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儒勒▪凡尔纳能够受到广泛赞誉和尊贵礼遇,与他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密不可分。《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作为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以2卷47章的篇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海底旅行的故事。

鹦鹉螺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鱼叉手尼德▪兰、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用时10个月游遍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海域,经历了种种奇遇,见识了种种奇观。

跟随着儒勒▪凡尔纳的笔触,我们得以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珊瑚谷、大珍珠、巨章鱼、海底墓等曲折惊险、多彩斑斓的惊险画面,一一在我们眼前飞驰而过,常常让我们目不暇接。

在珊瑚王国为水手举行葬礼、拯救被鲨鱼袭击的采珠人、打捞维哥湾的宝藏、见到强大富丽的亚特兰蒂斯,随着这一件件事情的推进,前往探险的艇长尼摩一行人对海底世界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看法,大海浩瀚的、猛烈的、柔美的、洁净的、蔚蓝的、深沉的不同面貌也得以一一展现。变化万千的海底世界,似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之地,它存在于人类文明之外。

除了海底优美深邃的自然景观令人沉醉以外,凡尔纳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引人注目。艇长尼摩,给笔者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

尼摩作为一艇之长,博览群书,会弹管风琴,厌恶政治,钟情自然界。他爱护手下,对仇人却冷心冷面;他声称憎恶人类,却在关键时刻救了采珠人;他把妻女的照片挂在卧室墙头,却不愿意留在陆地与他们朝夕相处。这种矛盾的性格,展现了尼摩作为普通人所面临的道德抉择与情感考验,启发读者去理解他内心深处的独特感受。

《海底两万里》全书充满了非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冒险性。大海、岛屿、海鸟、战斗、热血、风暴,让人们心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向往,更让人们对大海这块神秘领地满怀更多期待与敬畏。而追梦的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璀璨壮丽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