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中有一段: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论语为人处世的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论语为人处世的故事(好人不一定好报)

论语为人处世的故事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段: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段说的是孔子和弟子一行去楚国途中,路过陈蔡之间,遭到陈蔡两国阻挠,被困荒野,断粮患病的艰难故事。

子路不高兴地来见孔子,问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在子路看来,光明正大、德行高尚的君子应该处处行得通,处处受欢迎。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样的好人会遭受困厄,一筹莫展。

而老师给出的回复是:“君子固穷。”也可以理解为:君子本来就是这样的,“穷”,穷途末路。君子本来就常常穷途末路。

孔子对于遭到的困厄如此淡定从容,他从不把道德看作是功利的缔造者,甚至相反,明知道道德会带来困顿逆境,却安然固守,令人觉得悲凉又高尚,不由得肃然起敬。

他在《论语·述而》中有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既然追求的是仁道,也得到仁道,那么仁道就是这种样子,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姑娘经常帮妈妈做家务,谦虚礼让,妈妈夸她是好孩子,同时却把好吃的拿给弟弟吃。

她想不通,为什么好孩子常常得不到奖赏,而什么也没做的弟弟却能得到。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一份权威的报纸。

编辑看到后陷入沉思,他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上帝好像往往把好人遗忘了。直到某一天,他突然灵感乍现,回信给小姑娘:别人虽然得到了好吃的,但好孩子却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你是个好孩子。

这样的回答,同样发人深思。人们之所以选择做好人,不是因为做好人能得到回报,而是因为,做好人本来就是一份礼物,能让人心地光明,踏实安宁。

而明晓得没有回报还去做,这才是对君子、对道德、对好人的透彻理解欣然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