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上台近两个月

美伊关系、伊核问题等热度再次升温两国互开条件,重返伊核协议挑战重重跌跌撞撞近二十年,伊核问题遭遇过“山穷水尽”,

也展现过“柳暗花明”在伊核协议面临关键节点的重要时刻,美伊两国各自的考量与担忧分别是什么?2021年,伊核问题能否峰回路转?今日看世界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

美伊互不相让,伊核协议重启再陷僵局

自拜登上任以来,一改前任特朗普的对伊强硬政策,与伊朗互动频繁。对于美方的示好,伊朗总统鲁哈尼此前也表示,伊朗可以同相关各方就如何执行伊核协议进行协商,如果美国迈出实质性步伐,伊朗也将立刻跟进。然而,伊核协议并未像外界预期的那样顺利重启。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2)

2月28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提卜扎德表示,鉴于美国与英国、法国和德国最近的行动与声明,伊朗现阶段不会考虑与这些国家举行非正式会谈,并指出,美国总统拜登并未改变前任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高压政策,甚至拒绝承诺遵守核协议的义务,而欧洲三国也没有恰当地表态,所以现在并不是见面的好时机。

而此番惹恼伊朗的原因之一就是拜登上任后的首次军事行动。当地时间2月25日,上任刚满5周的拜登,突然下令对叙利亚境内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发动空袭。美方此次空袭的目的也很明确,五角大楼发言人指出,空袭就是为了“报复”近期所谓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发动的“针对美军和联军人员实施”的火箭弹袭击事件。

特约时事评论员 刘子军: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3)

拜登上台以后,要急于推他的外交政策,那么他肯定要做一个布局,比如说这次选了一个军事选项,相对来说是一个烈度比较低的选项,打击了什叶派的民兵组织。那么美国这个选项就会使得伊朗在军事上很难做出一个大规模的报复行为,并保持下一步的军事高压态势。所以说美国在中东地区这次采用的军事行动还是一种“敲山震虎”,就是说我现在还是愿意跟你伊朗谈的,但是你现在不能“要价”太高。

报复与反报复接连上演。3月3日,美军位于伊拉克境内的阿萨德空军基地遭到十枚火箭弹的袭击。外界猜测,发动针对美军火箭弹袭击的可能是一个名叫“尼尼微平原”的在伊拉克的亲伊朗民兵组织。美伊两国此番纠缠,令本就脆弱的谈判进程更加复杂。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4)

美伊双方互相喊话,美国要求伊朗重新履行协议,伊朗则要求美国取消制裁。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5)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也在访问中明确表态,美方不会为促成伊朗重返谈判桌而解除制裁。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6)

不过,伊核问题也并非一滩死水。2月2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德黑兰会见伊朗官员,双方达成一项最长3个月的临时技术协议。根据该协议,伊朗将保存一些核设施的视频监控资料。如果3个月内美国解除对伊制裁,伊朗将把这些监控资料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反之,伊朗将销毁这些资料。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7)

分析人士指出,该协议的达成向外界表明伊朗希望通过伊核协议框架解决问题的态度,为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提供了3个月的窗口期。美国和伊朗能否有效利用这一窗口期通过谈判弥合分歧,将成为当前伊核僵局能否破解的关键。

特约时事评论员 刘子军:

这个协议它其实对伊朗来说是比较好接受的,就是说让伊朗现在自己来监控这套核设施,如果说3个月的监控期结束,伊核协议的谈判具有重大进展,那么伊朗你就把这套监控录像给我;如果说没有什么进展的话,你就不用把这套设备给我了。这方面其实对伊朗来说是给了它们很大的自尊,就是说虽然原子能机构放置了一些摄像头来监控伊朗的核设施,但实则这个监控的结果是掌握在伊朗手上的。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8)

刘子军:另一方面,这份临时的技术协议也为下一步的伊核谈判提供了一个基础。现在拜登刚上台,他也急于在外交上有一定的成果,而且伊核协议是奥巴马当年在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遗产,这相当于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核心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中东问题就基本上大局已定了。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9)

刘子军:但是我们也知道经过特朗普执政的这四年,美国国内对于中东地区的政策还是有相当多的反对声音,包括共和党的建制派等等。所以说如果拜登想重回伊核谈判,他也要说服国内的强硬派。那怎么说服呢?那么国际原子能机构拿出这份调查报告,包括相关的监控视频,这就是一个重要的依托。所以说这就是通过第三方公立和权威机构来进行介入,这其实对美伊双方都是一件好事,进可攻,退可守。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0)

“核”其难,难在何处?

伊核协议是一项典型的国际性多边协议,但自2016年1月协议开始执行以来,华盛顿就将其视为一项由自己说了算的双边协议,履行或不履行协议,都要依据美国的利益来作出判定,甚至可以用作换取国会对白宫更多支持的政治筹码。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1)

如今,伊核协议宛如陷入死胡同,在 “先重回协议”还是“先解除经济制裁”这个问题上,美伊双方谁都不肯率先让步。美国的经济制裁给伊朗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去年9月,伊朗总统鲁哈尼曾提到,美国对伊朗发起的制裁措施为“野蛮行径”,制裁致使伊朗经济遭受巨额损失。在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间,伊朗至少损失了1500亿美元。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2)

另外,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也给伊朗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令伊朗2020年度的GDP下降了15%。以旅游为例,伊朗旅游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3月到6月,仅有74名外国游客来伊旅游,而上一年同期的数据为230万人。

制裁与疫情的双重夹击,令本就孱弱的伊朗经济雪上加霜,伊朗方面随即在经济上实行反制。去年7月,伊朗政府宣布将出动安全部队打击新冠疫情期间由美国和以色列煽动的抗议活动,并号召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与敌对力量进行所谓的“经济圣战”。

特约时事评论员 刘子军:这个“圣战”在阿拉伯语叫吉哈德,就是代表真主的意思来发动一场战争,发动一场正义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宣传的口吻。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3)

刘子军:目前伊朗的经济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它已经陷入到了一定的经济下行,再加上目前严重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一旦说美国对于伊朗石油的制裁不解除,那么对于伊朗来说就有可能会出现上一次的长达十年的这种制裁出现的“恶果”。一旦制裁长期化,可能它国内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会全部显现。所以它就号召老百姓要打“圣战”,首先通过意识形态全国要统一,就是说伊朗现在把“跟美国的对抗”是排第一位的。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4)

伊核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它牵涉到中东地区不少国家的切身利益。以色列是这当中最关注伊核问题的,总理内塔尼亚胡不仅强烈质疑伊朗发展核技术的动机,还完全否认伊核协议的积极作用。对美国新总统拜登可能重回伊核协议的前景,也是深表担忧。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5)

面对伊朗逐步升级铀浓缩活动,以色列不愿坐视伊朗问题朝着“无人监管”的轨道运行。以色列高官和军方将领已多次暗示军事打击伊朗核反应堆的可能性。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以色列会先发制人,对伊核设施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一旦发生,伊朗必将采取反击和报复,进而将会有更多国家和势力卷入其中。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6)

主持人 卢琛:

40多年前,巴列维亲美政权的倒台以及66名美国外交官被德黑兰扣为人质的屈辱,是华盛顿至今尚未痊愈的地缘政治伤口。伊朗一直是中东地区不可忽视的强国,这个“强”不仅仅是军事力量,还有国家的强悍意志。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7)

自从拜登宣誓就职后,伊朗就加快了施压节奏。伊朗高层通过各种渠道呼吁美国政府尽快取消制裁。与此同时,伊朗以污染环境为名扣留运输化学品的韩国油轮;判决一名伊朗裔美国商人间谍罪名成立;还在半个月内进行了四次军演。伊朗议长近日还宣布,伊朗一个月内已经生产17千克丰度为20%的浓缩铀。而根据伊核协议,伊朗只能存储丰度不超过3.67%的浓缩铀。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8)

主持人 卢琛:

伊朗《信心报》评论指:伊核协议是伊朗让美国解除经济制裁的唯一窗口。伊朗正处在一个艰难的决策时刻,需要精确计算所有“可打之牌”,伊朗应在执行《反制裁战略法》的同时,抓住外交和对话机会。不论这次美伊接触谁先“眨眼”,谈判都充满难度。

一口气看懂伊核协议(命途多舛的伊核协议)(19)

编辑:杨宇飞、林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