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酒店中一名女性被陌生人拽打,事主事后发长微博讨说法,引发舆论关注我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维权的人很计较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维权的人很计较吗(如果你在未来需要维权)

维权的人很计较吗

如家酒店中一名女性被陌生人拽打,事主事后发长微博讨说法,引发舆论关注。我的观点:

1. 陌生女性在光天化日之下被陌生男子拽打,可能性有多种,她怀疑对方有可能企图对自己施以强奸,怀疑对方要劫持自己,甚至怀疑如家是卖淫窝点儿,都是一名受害者的正常反应。受害者从“最坏”的角度推测自己受到的威胁,正是人的普遍反应。

2. 受害者无论是面对媒体还是自己陈述,都会多多少少夸大自己面临的威胁程度,这是人性使然,几乎没有人能战胜这一定律。在我漫长的记者生涯中,新闻当事人几乎没有不适当夸大自己遭遇的不幸程度的,我觉得这很正常。有些人宣称自己能理性面对这一切,要么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夸大,要么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夸大。事实上,只要在法律的边界内,适当夸大和渲染也是当事人的正当权利。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媒体深度调查,法院来断是非。需要强调的是,客观是媒体的责任,不是当事人的义务。面对当事人,我们不能说:“喂,你能不能别夸大渲染,和我们说实话”。而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去核实当事人的陈词是否值得信任。

3. 对于一个刚刚遭遇被拽打的年轻女性,在微博上呐喊是她的权利。这不是什么炒作,这是人权,一个人遭受威胁之后说话的权利。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有相当多的维权,是必须靠舆论的关注才能够实现。利用这一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是值得赞许的行为。幸亏这个时代还有微博,否则在“这些房客不行”的心态下,普通人的苦难早就被泯灭在各种道理和堂而皇之中了。这种权利的行使只要没有恶意,就不该遭受谴责。这是最基本的是非观!

4. 如家在自己的店内发生女性被袭击事件,如果说它的声誉受到影响,这是活该,因为如家有维护客人在店内安全的责任,它未尽责。当然,如果如家聪明点儿,不是连续发那些弱智的声明,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甚至也可能坏事变好事儿。但是,维护如家的形象,从来就不是消费者的义务,更别提被拽打的女事主了。对于当事人来说,她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在维护每个人的权利。她不需要有什么“大局意识”,不需要考虑什么“社会后果”,她只伸张自己的权利就够了。如家有没有本事处理危机,甚至,警察是不是一直在认真办案都不需要事主操心考虑,如果不是一个有特别缜密心机意有所图的消费者,没必要有什么“大局意识”。

5. 什么叫理性维权?边界就是法律,只要法律许可,就没有什么非理性之说。弯弯事件中,当事人的行为没有任何违法之处,甚至在爆料之后也没有进一步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如果中国人的维权都是遵循这种方式,我只能说中国是一个相当理性的民族。至于警方在舆论升级之后成立专案组,那是他们应对舆论的利己性选择,案件的重要性排序原本就不是刚性的,面对强大的舆论风暴,为了避免自己的公信力受损,将一个原本或不算重要的案件升级,也符合一般的行政原则。

6. 如果你在未来需要维权,发微博吧。如果没人理你,找个营销号帮你转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