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张瑞安

-

嘴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抬杠的 真不是抬杠口(1)

甲(故意文绉绉地):请问先生,贵庚几何?

乙(有点不耐烦):对不起先生,你的话我听不懂!

甲(面向观众):没文化!(转过身来)我是问你,今年几岁了?

乙(学女性):这是秘密,不告诉你!

甲:哟,哟,大老爷们的年龄还是秘密哪!(上去掰开乙的嘴)张开口,让我看看你的牙嘴。

乙: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应该说:“张开嘴,看看牙口”。(忽然有所悟)你怎么说话呢你?你看牲口哪?!

甲:怎么说不都一样吗?口就是嘴,嘴就是口。三岁小孩都知道!

(转过身来小声嘀咕:没文化!)大伙说是不是呀?

乙:那也不一定!有时候口是嘴,嘴是口;有时候口就不是嘴,嘴也不是口!

嘴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抬杠的 真不是抬杠口(2)

甲:嗨!你这不是抬杠吗?口不是嘴,难道是你的腚呀?!

乙:哎哟哟,这就是你有文化的人说的话呀?话比水桶都粗,比砖头还糙!不过也叫你说着了——你的嘴是上口,腚是下口;嘴是进口,腚是出口。这回你的嘴就是口了。

甲:去你的!有你这样说话的吗?!没文化就是没文化!

乙:这就是给你举个例子,说明有时嘴等于口,有时嘴不等于口。嘴和口还真不能用混了。你是个大文化人,这个不会不懂吧?

甲:这个小问题以前还真没注意。领教,领教!

乙:我问你,刚结婚的小夫妻,人们一般怎么称呼?

甲:尽人皆知。叫“小两口”呗。

乙:那老夫妻呢?

甲:当然叫“老两口”了。

乙:那能不能叫他们“小两嘴”、“老两嘴”呢?

甲:(挠挠后脑勺)这也太别扭了!

嘴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抬杠的 真不是抬杠口(3)

乙:还有,“户口本”能不能叫“户嘴本”,车站的“进口”与“出口”,能不能叫“进嘴”和“出嘴”?

甲:还真没有这么叫的。

乙:我听说你在家是个模范丈夫?

甲:(假装不好意思,故作扭捏状)惭愧,惭愧!我做的还很不够。

乙:平时一日三餐都是你下厨房。可有一天你病了,你那嘴子头一次下厨房就把手切了个嘴子……

甲:那是她没经验。求你了,你把“嘴”改成“口”行不行?是我那口子不小心把手切出了个小口子!

乙:好吧。下面我就用“嘴”代替“口”。唱首歌给你听(唱《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嘴,小妹妹我跟在后面追。

手抱着那哥哥的腿,送哥送到大门嘴……

甲:咳!(用乙的调唱)“你把口改成了嘴,听得我满嘴流酸水” ——反胃!

嘴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抬杠的 真不是抬杠口(4)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