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无名

声明:“兵说”原创稿件,抄袭必究

壮士出川的张抗是历史上的人物吗(壮士出川向死而生)(1)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建成于1944年7月7日,耸立于川军出发经过的东门城门洞空坝上。铜像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胸前挂两颗手榴弹、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作冲锋状。现成都人民公园有川军雕像。

1

1986年,余旭生于崇州。2016年,“金孔雀”魂归故里。

崇州自古以来有蜀中之蜀之称,生于斯长于斯的余旭,是典型的成都女孩。

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自信外向,爱美乐天。因为爱跳孔雀舞,还有个时髦的外号“金孔雀”,她的粉丝叫飞鱼。空军女摄影师沈玲曾到部队采访,专门为她拍摄了“写真集”,无论是鹰击长空,还是战鹰归巢,一举一动都洋溢着自信和从容。没想到,这些照片成了永恒的回忆。

壮士出川的张抗是历史上的人物吗(壮士出川向死而生)(2)

川妹子余旭烈士魂归故里时,全国各地不少群众自发来到崇州。据当地照相馆员工回忆,当时带着余旭的电子照片前来打印的人很多,相片纸都用光了。

在第十一届中国珠海航展上,余旭驾驶战鹰的飒爽英姿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个与观众亲切合影、交谈的邻家女孩也让中国空军“圈粉”无数。

如果没有考入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中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像余旭这样的成都女孩,在春熙路随时可见,在玉林路的小酒馆也可能邂逅。

生活没有如果,余旭不爱红装爱武装,爱美更爱祖国的蓝天。她的骨子里有一种倔强:“要‘各种使劲’把操纵杆拉到极限,空中从头到尾保持最紧张状态,不能有一刻松懈。”

2

同样是2016年,烈士李磊,牺牲在南苏丹。这是成都历史上第1位维和牺牲的烈士。

李磊是和战友杨树朋一起牺牲的。当时南苏丹朱巴市区交火,一枚炮弹不偏不倚击中他俩所乘的步战车,在内部爆炸。不同的是,他们所在的“杨根思连”,老连长杨根思在朝鲜战场曾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相同的是,他们都献出了血肉之躯。

壮士出川的张抗是历史上的人物吗(壮士出川向死而生)(3)

李磊烈士牺牲时,刚过22岁生日,未婚

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在和平年代,维和无疑是直面生死的“差事”。我们不知道李磊如何请缨的,只能从他的“遗书”中寻到一点点心迹:“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人生的过客,假如有一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无悔。”

在他牺牲的前一天,朋友圈里这样写道:这个生日礼物太大了,愿所有战友平平安安。配图是一顶UN的头盔,天空中正好有两架飞机掠过。

把他定义为军人,那么这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战地黄花。如果把他定义为成都人,那么这就是成都人的苦乐观。如同他在QQ空间的英文说说,“无论你打算做什么,一定要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雄起 乐观,22岁的李磊如是。

3

无川不成军,川军从来不负国。

最有影响的,应该是王铭章。台儿庄战役,中将师长王铭章率部带着一手烟枪一手鸟枪的川军,死守藤县。以2000多人搏杀上万装备精良的日军。川军抱定“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信念,向死而生。

壮士出川的张抗是历史上的人物吗(壮士出川向死而生)(4)

王铭章,国字脸,以身殉国

日军破城,川军立刻扔出200多枚手榴弹,炸伤50多名鬼子,如此反复。个头不高的川军最后展开肉搏战,死守3天3夜,王铭章受重伤后自杀殉国,为台儿庄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王铭章的遗体半年后才运回成都,8万人到成都市牛市口迎接英雄。

同样在抗战中自杀殉国的还有成都人许国璋。常德会战,许国璋师长受领殿后任务,在主力部队撤退、故意保存实力的情况下,与敌军殊死战斗。许国璋身中两枪,被卫兵拼死救出,两名准备逃离的渔民深受感动,把昏迷的许国璋救走。结果许国璋苏醒后羞愧难当:“我是军人,应该战死沙场,你们把我运到对岸,这是害了我啊!”

壮士出川的张抗是历史上的人物吗(壮士出川向死而生)(5)

壮士出川,向死而生

后来,日军追上,为避免被俘虏,许国璋拔枪自杀。在给13岁的儿子遗书中,告知自己没有积蓄,鼓励其努力做人。

抗战中,340万川军出川抗战,64.6万人伤亡、失踪,参战人数位居全国之首,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常德会战中川军宁死不降的故事俯拾即是。这支被阎锡山称为叫花子部队的地方军队,没有拉稀摆带。

其实,无论是大成都,还是大四川,古往今来,“川军”的显著特点就是吃得苦、雄得起,绝不拉稀摆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