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古寨古城堡拾零
《沧桑》 2010年05期 张松斌
平顺在上党地区是建治最晚的一个县份,明嘉靖八年(1529)之前,分属于潞城、壶关、黎城三县,地处上党盆地边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发生在上党的古战事大都曾征战厮杀于此,留下了许多血雨腥风、激越悲壮的历史印记。爆发于明正德十年(1515)至嘉靖八年(1529)的陈卿暴动被平息后,上党地区新增设了长治、平顺二县,也才有了现今的“长治”市名。为给古战争史、古战场研究以及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史料,谨择取在一些古典籍中有记及现仍保存有遗迹的古寨、古城堡略述备考。
古 寨
车当汉寨平顺县车当村南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形成半月,故名月亮山。月亮山顶有一古寨,寨围高3余米,周长120余米,寨北半部是绝壁悬崖,仅垒少许寨围,以防跌落。从寨北俯瞰是奔流不息的潞水,据寨可控四表,拒三路兵进。营垒及驻防设施不存,寨围保存基本完好,属汉代遗存。
张井汉寨平顺县张井村之阳的寨垴山顶,有一个古寨,寨围保存基本完好。围两边长约35米,底边长约30米的三角形,面积500多平方米。寨内正中、东边、东北角有古营垒遗存,西南角为寨门。此寨视野开阔,可控东、南、北三面,为驻防目寥望之寨,应为秦汉遗存。
洪武寨位于平顺县羊老岩村后的苍龙峰顶,四周如刀削之绝壁,寨之东、西、南三面峭壁下有8~12米宽的断台,断台东部有自然形成的2~3米高的台阶可攀爬上寨。断台峭壁边沿石砌的寨基依稀可看出洪武寨的轮廓。寨宽约 20 余米,长约 30 余米,总面积不足1000 平米。寨门正东,依山就石开凿出几个高 1~2 米不等的梯级石阶,石阶与石阶之间再用石块垒砌成稍缓的阶梯。洪武寨是一个屯兵防守之寨。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戎后当了将军,在太行山征战时,曾经在这个寨子安营。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朱明王朝当上了皇帝,帝号洪武,人们就把这个寨子叫成了洪武寨。其实这个寨子并不是朱元璋创建的,早在明之前就已是个古寨了。明嘉靖年间的陈卿暴动也曾占据洪武寨,陈卿暴动被平息后,官军拆毁洪武寨的寨围及营垒,洪武寨仅留基址可辨。
马武寨位于平顺县东寺头村北约3公里处,形若一提琴状,呈东南与西北向,四面悬崖峭壁,寨北侧稍缓,寨门东南入口处尚不足5米宽,寨之总面积2万余平米,寨围及营垒全垮,仅留少许基址遗迹可辨。世传为东汉马武将军构筑。《藏书·卷四》记载:“建武元年(25),光武北击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连破之,乘胜轻进,反为所败。贼追急,光武自投高岸,遇骑五丰,下马援光武,光武扶其肩而上,顾笑为耿曰:‘几为虏嗤。’频射却贼得免。贼虽战胜,而素光武,遂引去。大军复进至安次,与战,破之。贼入渔阳,光武遗吴汉率耿、陈俊、马武等战于潞东。”由此看来,马武率军征战潞东,修筑驻防之寨确切无疑。马武寨作为屯兵设防之要寨,历来为兵家所倚重。
爆发于明正德至嘉靖年间的陈卿暴动曾依托马武寨、申汉寨、军寨、洪武寨、白果山等啸聚起兵。兵败后也曾退守马武寨、申汉寨等。民国本《平顺县志·卷六·陈卿应殿》在记述陈卿被官军追剿中描述:“卿势迫,遁马武寨,合三省(晋、冀、豫)兵围击之,寨破。……卿知势不可为,西遁诣常军门降。”陈卿暴动,起兵于此,兵败于此。陈卿暴动被平息后,明军将马武寨寨围及营垒拆毁。现一些遗迹仍隐约可辨。20世纪70年代,山民们在马武寨上植树时还经常挖出箭头、矛、戟等古兵器。在马武寨西北之悬崖的断台上,仍存有许多安营驻防之所。马武寨经历了近两千年来发生在上党之脊的烽火狼烟,见证了上党之脊的沧桑巨变,已成为天脊山风景区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
申河寨位于平顺县东寺头村北约5公里之寺头河与七子沟河交汇处,是一座四周为断崖峭壁的孤山包,寺头河、七子沟河环绕整个山寨。总面积有数万平米。山寨可屯垦驻守,山脚绝壁河流环绕形成天然屏障。山寨北侧越七子沟河有一条倚崖就势开凿的曲径,只能使一人攀爬,自古就是一个天然的山寨。
申河寨,以寺头河而得名。旧日,东寺头村申姓家族为这一带名门豪族,申河寨一带为申家地盘,寺头河就被叫成了申河,申河环绕的山寨就被叫成了申河寨。由汉及明,申河寨常为兵家所利用,成为古战事的战略要冲。固守一寨,可控四表,且山寨可供屯垦,宜于养兵驻守。
明正德十年(1515)至嘉靖元年(1522)陈卿举事之前曾依托申河寨啸聚屯兵。陈卿暴动举事之后,南征北战,东挡西杀,金戈铁马,激越悲壮。曾攻占潞州(今长治市大部地区)、泽州(今晋城市大部地区)、辽州(今左权晋中的部分地区)、沁州(今沁县、沁源、武乡等地区)等州,挥戈南指,征战漳德府(今安阳市大部分地区)怀庆府(今新乡市大部分地区)、卫辉(今卫辉市等地区)等州府。暴动历时七年,直接对明王朝的统治造成威胁,明廷调集山西、河南、河北三省兵力会剿,陈卿不敌,溃退至申河寨、马武寨、军寨、白果山。由于寡不敌众,暴动被平息了,实乃兴于斯,败于斯。申河寨由于平息陈卿暴动,营垒等驻防设施被捣毁。山寨如今植被稀少,滋生少许乔灌木,岩石裸漏,残垣败道依稀可见。笔者曾两次企图攀上申河寨未果,只有当地极少数山民携带绳索攀崖而上可入山寨。据说山寨多有箭头、矛、戟、大刀等古战事兵器,营垒等遗址尚存。
军寨位于平顺县东寺头村东南三岔口北侧的半山洼中,两条山梁分列左右,山凹之中稍趋平缓,面积不足1500平米。古代战事频发,依山就势筑寨,隐藏性极强,可控东、南、北三面。山腰设寨,山脚居所,始建于秦,毁于明。明正德至嘉靖年间的陈卿暴动啸聚于此,军寨是陈卿暴动的根据地之一。
现时有许多人都因为青羊里陈卿暴动,举事于青羊山,其实非也。明代,现东寺头乡地域属潞城县的青羊里管辖范围,青羊里的白果山、军寨一带,土地广袤,险峻可守,宜于屯兵,且踞晋、豫两省交界地带,州、县鞭长莫及。陈卿在潞城县衙充任皂吏被革职后,返归乡里,在此屯垦,招兵买马,侍机举事。民国《平顺县志·卷六·陈卿应殿》中记载:“陈卿,青羊里石埠头村人。明嘉靖初为潞城县吏,欺官舞弊,被革不悛,逃归青羊里之申河寨,白果山据为巢穴。父子兄弟盘踞山隅,持险出没,官吏不能制。”从这段记述中,不难看出,陈卿暴动盘踞举事于青羊里的白果山、申河寨一带,而不是青羊山,青羊里是以青羊山之名而命名的。青羊里包括青羊山、白果山等,而不是单指青羊山,里是明代的县以下的行政单位,近似于现代区和乡镇的建制。青羊里陈卿暴动和青羊山陈卿暴动不能同意而语。
陈卿兵败后,退踞申河寨、马武寨、白果山、军寨等举事时的根据地。官兵久攻不克,“林县人尚平乡王观成县主郝世昌,诣兵略,随潘进剿,详察地势,见井垴山高,可俯瞰卿巢,劝潘先据(民国《平顺县志·卷六·陈卿应殿》)”,侍机进袭。这段话中提到的井垴山,在林州西部,平顺东部,是龙滤山的一座山峰,现今山上尚有营垒遗迹。占踞井垴山可俯瞰白果山、申河寨一带。有人认为井垴山是平顺县的南部西沟村北的井垴山。西沟地域内的井垴山仅是一个小山峰,当地人称小井垴,别说俯瞰,即或仰视也看不到白果山和申河寨。况官兵剿灭陈卿暴动是从河南林州进行围击的,也不可能绕道平顺县南部偏西的小井垴驻扎。
古城堡
石城石勒城也,也叫石头城,简称石城。位于平顺县北40余公里处的一台地上,四周被12座大小山头环抱,南面山脚是川流不息的漳水。古石勒城在现石城村的西南构筑,当地人称古村。《潞州志·卷第十一》载:“石勒城在县(黎城)东八十里,周围四里一百六十步,后赵石勒筑以贮粮。”是后赵石勒修筑的屯兵贮粮的城堡。
石勒,上党武乡(今榆社北)人,字世龙,羯族,后赵国的建立者。石勒少时穷困,后被并州刺史马腾捉住,贩为奴。刘渊起兵后,他带着十八骑参加了汲桑领导的牧人起义军。汲桑命石勒以石为姓,以勒为名。汲桑自号大将军,封石勒为扫虏将军起兵反晋。大败晋新蔡王司马腾的将领冯嵩,长驱直入城中,杀死了司马腾。晋东海王司马越兴兵讨伐。汲桑、石勒大败,汲桑被杀。石勒投奔了刘渊,被封为安东大将军,转战冀、并、幽地区。
永嘉五年(311),石勒诱杀了自己的劲敌汉国大将军王弥,阻止了汉国在黄河下游的活动。后来又于公元314年、318年先后消灭了西晋王朝在北方的残余势力幽州王浚和并州刘琨。这样,石勒完全具备了与汉国相抗衡的力量。318年,石勒攻入汉国都平阳,焚烧了宫室,同刘曜断绝了君臣关系。319年,刘曜建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石勒也自称赵王(后赵),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双方的交战成为当时的主要战乱。328年,石勒杀刘曜灭前赵,两年后自称皇帝,年号建平。至此,石勒暂时统一了中国北部(东北的燕除外),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形势。石勒成为上党地区千古第一帝。上党是石勒的故乡,为巩固其后防基地,石勒在上党地区修筑了很多城堡,石勒城是其中之一。石勒城踞于入中原的要塞地段,修筑城堡屯粮驻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石头城遗址,在民国时尚存少许遗迹。康熙三十二年本《平顺县志·卷之十·石勒城》:“三峡间,有地窄如掌。雉得百二谋,硗确非沃壤,胡雏姿相异。图虑似不广。如何蚁封微。欲作南面享。孤城出云层,遗址尚十丈。我来一把洒,慷慨追昔往。崛起一奇才,晋室方肮脏。敢于南阳公,逐鹿中原上。”这首五言诗把石勒城的形制及石勒的雄才大略描绘的淋漓尽致。石勒城也好,石头城也罢,简称为石城,绝不损害其原意。因此,人们就把石城作为石头城和石勒城的简称,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石城是平顺县的北大门,太行水乡风景区的末端,与河南林州红旗渠相交错,既是上党出入中原的交通要塞,也是著名的峡谷风景旅游区。石城仍旧是平顺县的一个重要集镇,古城堡,新城镇,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目央,千年古刹龙门寺,现代奇迹红旗渠被一条浊漳连为一体。
照城今名赵城,位于平顺县东南靖林山上的一块小盆地内,《通鉴》载:“晋烈宗孝武帝太元十一年(262)十一月,慕容永称帝于长子,在壶关新兴里靖林山上筑城一座,称照城。”明马暾纂辑《潞州志·古迹志》中载:“照城在县(壶关)东南七十里。晋慕容永据长子时筑。”今旧城无存,惟赵城村西尚有城墙遗迹可辨。
公元370年,前秦皇帝符健利用鲜卑氏(五胡之一)内部矛盾,以统一北方的战争灭掉了慕容氏建立的前燕王国。并将其君臣等4万余人掳回京城长安并俱家录用。公元383年,前秦军60万由南侵东晋,经过秦晋淝水之战,秦军全军覆灭。于是前秦王朝内乱迭起,被征服的前燕君臣也趁机复国,经过骨肉相残,三易其主,慕容永始称大将军、大单于,领雍、秦、梁、凉四州牧兼河东。公元386年初冬便趁上党秦军空虚之机,举兵东进抵上党的长子城。
长子城原为上党郡旧址,三国时因董卓作乱迁往壶关,慕容永进长子后,看城垣广阔,城墙坚固,又兼晋通豫、鲁便驻扎下来,由于将佐极力拥戴他,终于晋孝武帝十一年(386)称帝西燕,改元中兴。
永称帝长子后,收拾了前秦在上党地区的残局,在上党立稳了根基,旋即出上党关,挺进平阳、晋阳等地,把西燕的疆土扩大到并州以南的广大地区。在群雄争霸中建立了霸业。
古上党地区的东南隅有五六道出入口,大部分在今平顺县境内。东北部出入口有浊漳河,水流湍急,天堑不可逾越;东部出入口,今虹霓峡谷有虹霓河阻断,此两个出入口易于防守,不足多虑。东部偏南的井底通道,修筑益阳城驻防,东南修筑照城屯兵。再往东南又有十字河、八道水穿越太行山大峡谷,形成天然防线。上党东南部,有益阳城,照城两个城堡戍边可保一方偏安。照城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
益阳城今平顺县东寺头乡安阳村。明马暾纂辑《潞州志·古迹志》中载:“益阳城,按《一统志》在县(壶关)东南六十里。”《读史方舆纪要》平顺条下载:“益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慕容永所筑。”1986年编《平顺县志·军事篇》初稿中记述:“益阳城旧址在今平顺县东寺头乡安阳村。”慕容永称帝长子后修筑,用以扼控中原前来进击之敌。
益阳城位于古上党的边缘地带,东连河南林州,西通上党腹地,是古上党的一条主要通道。在益阳城的隘口西北侧有军寨,军寨之北有申河寨、马武寨,每个大小隘口都屯兵驻防,益阳城之南有照城城堡,上党东南边陲形成一道戍守的防线。在古代战争中,如此布防,可谓缜密精当。
慕容永所构筑的照城、益阳城等城堡,并没有因为西燕的灭亡而失去其战略要冲的地位和影响。在此后多发的古战争中,照城、益阳城等古军事设施,依旧被兵家所利用。及至明嘉靖年间,平顺县爆发的陈卿暴动被平息后,照城的城堡改置为关,移驻于平顺县的东南边陲龙滤山的古风门口,益阳城取而代之的是蟠溪峰巡检司。益阳城、照城被历史的烟云所尘封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