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麻醉逻辑

面罩给氧是麻醉诱导非常关键的一步,患者在诱导后呼吸变浅至消失,先进行辅助呼吸,然后需要控制呼吸,麻醉医生通过挤压皮囊内的气体形成吸气相,松开即为呼气相,此时患者的每次呼吸均由麻醉医生掌控。

单人操作面罩加压给氧是麻醉医生的基本操作,实施在几乎所有的全麻患者,看似简单,但高质量的面罩加压给氧并不容易,通气过程中气道压过高易形成胃肠胀气。

氧分压上来后可以停面罩吸氧吗(面罩加压通气后胃胀气了)(1)

单人操作都是“EC”手法,形成“E”的三个手指提下颌,“C”的食指与拇指密闭面罩,另一只手挤压皮球,两手配合形成每一次呼吸动作;很多初学者图省事采用双手控制面罩机控呼吸,并不提倡。

本文就来侃侃这其中的细节,说说面罩加压给氧的“正确姿势”,做好以下这些细节有助于提高通气效率、避免胃肠胀气:

  1. 选择合适的面罩;
  2. 避免压扁鼻子;
  3. 垫肩,特别是小儿患者;
  4. 带鼻胃管者,将胃管反折至鼻梁密封性更好;
  5. BMI较大者,头偏45度通气更佳;
  6. 双人操作效率更高,尽可能手捏球囊;
  7. 新鲜气流量2-3L/min;
  8. APL阀调至10-20cmH2O,新生儿应更低;
  9. 手法正确、密封佳仍无法通气者,尽早使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10. 观察每次的吸气峰压与潮气量,及时调整姿势。

面罩加压通气的目标是将氧气送入肺内,但由于是正压通气,压力过大就会有一部分气体进入胃内、甚至肠管内,此现象在小儿患者尤其常见,在腹腔镜手术时常可见到胀大的胃腔。

胀大的胃肠明显增加误吸、术后呃逆、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避免胃肠胀气的关键是降低控制呼吸时气道峰压,将吸气压力控制低于20cmH2O,手捏球囊能时时感受到气道阻力可能受益。即使不慎形成了明显的胃胀气,也应在术中置入细胃管排出气体。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要医护通过努力就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就应该杜绝!面罩加压通气引起的胃胀气就属于此类,麻醉医生更多一点细心与关注,胃肠胀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点小感想,与您共享,希望予您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