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光明日报通讯员 曾 妮 范敏玲 孙旭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八大文雅文化遗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八大文雅文化遗迹(遗存滋润文化羊城)

八大文雅文化遗迹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光明日报通讯员 曾 妮 范敏玲 孙旭东

村头的大榕树下摆开几张方桌,大家坐在绿荫下,望着古村谈保护。这是近日在广州市黄埔区九佛街举行的“九佛九人谈”活动上的场景。围绕“十古”保护,规划专家、文化学者、街道干部、村民代表交流思想,碰撞思路,理越辩越明,蓝图越描越细。

所谓“十古”,即古村、古树、古屋、古庙、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桥、古码头10类古遗存。今年以来,黄埔区全面深入开展整改工作,对辖区内10类古遗存的文化历史信息进行系统梳理、挖掘,用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古遗存加以活化利用。

在全面摸清“十古”家底的基础上,黄埔区广泛征集专家、学者、村民各方意见,为全区城市更新建设、社区环境治理提供坚实的历史依据与思路借鉴,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凸显浓墨重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底色。

大榕树下话乡愁

4月,九佛街今年第三场“九佛九人谈”暨“十古”保护与活化利用座谈会在莲塘村的村头大榕树下举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专家何冬华来开会之前,把九佛的村子走了好几遍。他注意到,在莲塘村风水堂正面有一条小轴线,正是以这条轴线为核心,“山、水、古村”连接为一体。在广东的古村中,尚保留着这种小中轴秩序的已经为数不多。

何冬华珍视的“秩序完整、山水完整”,同样也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炎眼中的瑰宝。李炎提醒说:“九佛3个传统村落都有这样的共性,就是‘山、居、塘、田’是一个完整的保护体系。在下一步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保证基本山居模式的延续。”

“在榕树下开这个会,翠意满满,乡愁满满。”黄埔区政协党组成员郑卓文说,“十古”保护既要重视物的保护,也要讲好故事,把文脉一代代传承下去。

黄埔区九佛街道党工委书记褚大军说:“九佛街常态化开展‘九佛九人谈’活动,就是要让‘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历史文化保护中来。”

长洲街深井古村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秉持着“共同参与、共同缔造”的理念,在深井古村微改造项目实施之前,街道成立了由学者专家、社会组织、职能部门、村民共同参与的“深井共同缔造工作坊”,探索老旧小区微改造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最大限度的平衡。

通过多次活动沟通协商,工作坊与村民们达成了共识:要保持深井安静、宁静、平静的文化氛围。如今,改造后的深井不是一个旅游区,而是以创意产品研发、教育讲学为主导的“大学生文创基地”,休闲体验为辅的“慢生活岛”。

一树一档“一张图”

走进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莲塘村,远远可见清濯桥一侧有一棵20米高的参天巨榕。“这棵古树就像是我们的长辈,见证了我们莲塘村世代变迁。”莲塘村村民、村史编写人陈耀松说,大榕树相传是莲塘村陈氏始祖陈时四开村时种下,700多年间多次濒临死亡,又多次复生。

老树常青不仅成为莲塘村的佳话,亦成为黄埔区“十古”文化遗存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成效的真实写照。在陈耀松的印象中,过去莲塘村村貌破旧,而如今街道十分重视古遗存保护,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编号挂牌专人巡查,还编撰了村史。

据统计,黄埔区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数量为5208株,约占广州市古树名木总数的53%,约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后。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自然村落房前屋后大龄果树保护移植问题迫在眉睫。

去年12月,《广州市黄埔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开展古树名木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三维GIS信息技术,建立一树一档“一张图”,全区古树全部纳入古树名木电子地图系统。

在黄埔区长岭街道岭头社区,几棵贴着二维码标识的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当前,长岭街道正在实施“古树故事”保护项目,挖掘古树名木相关的历史故事,拍摄村民口述视频,人们可以扫描树上的二维码,读懂古树背后的历史。

“尊重历史、尊重民俗、尊重群众需要,就会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长岭街道党工委书记沈凯有感而发。

祠堂粤曲咖啡香

莲塘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大祠堂显示了莲塘村古老的内涵。时四陈公祠建于1899年,2013年重修,修旧如旧,仍保留着古风古韵。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广州市政协委员吴非凡将莲塘村作为一个粤剧传承基地,时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在此唱戏学艺。“莲塘村丰厚的历史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土壤。”吴非凡说,“在这里成立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让孩子从文化传承中汲取营养,使粤剧课堂更加鲜活,也助力古村繁荣更新。”

在黄埔区701处10类古遗存中,莲塘村的古遗存占了36处。除古树外,这里有最早始建于宋代的12口古井,建于清代的时四陈公祠,以及鸿佑家塾、秀昌书舍、友恭书室等岭南特色古建群落和两条街、11条巷道,还有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青莲戏台。

古遗存经过精心修缮、科学运营,焕发了新的活力。对外开放的“链咖啡”馆、“荷塘月色”茶室、“爱膳莲塘”餐厅……新旧之间的碰撞让历史文化古遗存“活”了起来,也吸引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回来。在“链咖啡”馆里打工的村民于东连说,自己嫁到莲塘已经10余年,家在莲塘,在村里工作、生活,当下的日子是她最满意的。

在文冲街道,“广州幸福里”重点工程绵延开来,打造着历史文脉活化新典范。“广州幸福里”主要依托文冲陆氏大宗祠等26处古建筑,建设“幸福之源”党风家风馆、党刊百年文脉馆等展馆,赋予古建筑内涵,彰显“活化”新魅力。

“文化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黄埔区‘十古’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通过分区域、分类别呈现区域历史文化全貌,多手段、多渠道传承古遗存历史文化,推动文化、科技、产业共融,保护成果让群众共享。”黄埔区文广旅局局长陈文聪说。

文化传“物”更传“神”

启动“十古”保护工作之后,为了更加细致、全面地摸清古遗存家底,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编撰了《黄埔区古遗存总览》《黄埔区十类古遗存保护及活化利用项目实施清单(第一批)》等6册系列丛书。“在‘十古’保护工作中,我们联合基层社区完成一批非国有文物保护工程,充亭凌公祠、凌鸿年宅、边岗文塔、端圃家塾得到了全面修缮,很多非国有文物得到新生,充满活力。”陈文聪说。

“我们想方设法把名城保护工作变得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广州开发区规自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李贤说,“在百度地图上对全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进行标注,老百姓手指轻轻一点就能了解保护信息,公众参与进一步强化了制度落地执行的实效性。”

文化传承既要有实物保护,也要有精神传承。黄埔区在全区建设了203个方志驿站,实现方志驿站街镇全覆盖。打造“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品牌,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区级“讲古人”队伍,走进村社、学校、企业、机关,面向群众分享广州市、黄埔区的历史故事,传扬岭南文化、延续黄埔历史文脉。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评价说:“黄埔‘十古’保护工作并非只是将看得见的物进行拉网式摸查、精细化管理、全天候保护,而是注重挖掘附着在‘物’上的‘神’,也就是遗存所蕴含的故事。”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3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