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及其提高的途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及其提高的途径)(1)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该系数是衡量农业用水效率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用水损失越小,用水效率越高。从我国目前用水组成来看,农业用水占60%左右。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一是要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由单一供水管理向需水综合管理转变。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应着眼于现存的水资源供给,对水资源进行利用。二是要多部门联合。农业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部门,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来完成。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农民是农业节水的主体,建立农民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是促进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四是要推进节水设备和服务产业化。要通过产业化,促进节水技术和设备研发和推广,提高依靠节水灌溉设备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涌水效率的提高。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技术途径有: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调整种植结构,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推广节水高产施肥、培肥技术,以肥调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积极研究发展农业节水高新技术。

来源:亲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