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戾气,就是一种暴戾之气,戾气重的人,比较偏激,凡事喜欢走极端。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社会上有些人,戾气的确是越来越重了,不管对错是非,与他讲道理往往行不通。那么,当社会上的戾气越来越重,讲道理也行不通时,你该怎么做?答案是 做好一件事情更管用,那就是讲“礼”,遇到戾气重的人,讲“礼”往往比讲理更管用。

  

现在为什么戾气太重(当社会上的戾气)(1)

  比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常常都能碰到这样的事:一个人不慎踩了另一个人的脚,这个人马上诚恳地向对方表示歉意:“对不起!”被踩的人虽然疼痛未消,却也表示了谅解:“没关系!”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戾气再重的人,面对一个有礼有节的人,往往也是不好意思做的太过分。其实,很多矛盾和冲突,都不是靠讲道理解决的,而是靠一方的讲“礼”,比如礼貌,比如包容,又比如忍让,都能让不愉快顷刻间烟消云散。

  相反,如果你选择与对方讲理,遇到戾气不重的人或许还可以,但遇到戾气较重的人,即便确实是对方的错,也会与你产生冲突。

  还是以公共汽车为例:踩人者如果认为自己不是故意的,是因为车太拥挤颠簸,而对踩了人无动于衷,佯装不觉。那么,被踩者很容易就会怒火中烧,骂骂咧咧。于是,双方就会开始一场舌战。

  被踩者怒斥:“你没长眼睛吗?踩人也不道歉吗?”踩人者则理直气壮:“你的脚底长眼睛了吗?凭啥说是我踩的!就算是,你没看见车挤路陡吗,我又不是故意的,你嚷嚷个啥”……一来二去,互相恶语相向,看着都是在讲道理,但不管谁有理,一旦被激发出戾气,都会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君子动口也动手”的地步。像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社会上有很多,看似是人们的戾气越来越重,其实,是很多人都喜欢讲道理,却都忘了讲“礼”的重要性。

  同样的公交车踩人,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和结果呢?只因前者讲“礼”,后者讲“理”的缘故。其实,在公共汽车上无论踩人还是被人踩,都是经常发生的事,如果讲道理的话,恐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是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吵闹和纠纷。相反地,如果以讲“礼”代替讲“理”,则会使一场无谓的争吵化为乌有。

  

现在为什么戾气太重(当社会上的戾气)(2)

  人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事实上,人在社会上生存,仅靠讲“理”往往是很难立足的,尤其是社会上戾气越来越重,讲道理也行不通时。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不但在自己理亏的时候更加注重讲“礼”,而且在自己理直气壮的时候也能够多讲“礼”少讲“理”。

  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一家餐厅里,有位客人突然大喊道:“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过来后,他指着面前的杯子,非常不满地说:“你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给糟蹋了!”

  “先生,真对不起!”服务员满脸含笑地赔不是说:“请稍等,我马上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端上来了,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服务员轻轻地把这杯红茶放到客人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那位客人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匆匆喝完茶,就走了出去。

  旁边的人看到这一幕,便笑问服务员:“明明是他土,你为什么不直说呢?道理都在你这一边嘛,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让他难看一下?”

  服务员笑了:“干我们这一行的,就是要讲礼貌,永远把‘对’留给客人。其实,我没有对他讲‘理’而是讲‘礼’,效果不是更好吗?”

  

现在为什么戾气太重(当社会上的戾气)(3)

  这位服务员的话大有道理,这条道理其实不仅适合服务行业,也适合我们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尤其是在社会上的戾气越来越重,讲道理也行不通的时候,我们不妨像那些服务人员学习,不管有理没理,遇事多讲“礼”,那么,很多冲突在无形中其实都会得到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