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设计要求:(1)、满足建筑标准、规范要求; (2)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级建造师实务是要背诵还是理解?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一级建造师实务是要背诵还是理解(一级建造师实务背诵要点)

一级建造师实务是要背诵还是理解

1、建筑设计要求:

(1)、满足建筑标准、规范要求; (2)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4)、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5)、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6)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装饰装修构造设计要求:

(1)与建筑主体的附着;

(2)装修层的厚度与分层、均与与平整;

(3)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受力和温度变化相一致;

(4)提供良好的建筑物理环境、生态环境、室内无污染、色彩无障碍交流;

(5)防火、防水、防潮、防空气渗透和防腐处理等问题。

3、外墙饰面砖应进行专项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

(1)外墙饰面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和主要技术性能;

(2)找平层、粘结层、填缝等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

(3)基层处理;

(4)外墙饰面砖的排列方式、分格和图案;

(5)外墙饰面砖粘贴的伸缩缝位置,接缝和凹凸处的墙面构造;

(6)墙面凹凸部位的防水、排水构造。

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名称

劣化机理

一般环境

正常大气作用引起钢筋锈蚀

冻融环境

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

海洋氯化物环境

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

氯盐引起钢筋修饰

化学腐蚀环境

硫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的腐蚀

5、常用建筑结构体系和应用

结构体系

高度

受力特点

优点

缺点

砖混结构-纵墙承重

6层以下

楼板支承于梁上,梁把荷载传递给纵墙

房屋的开间相对大些,使用灵活

砖混结构-横墙承重

楼板支承于横墙上,横墙是主要承重墙

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灵活性差

框架结构

15层以下

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用分层计算法,横向用反弯点法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

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破坏进而影响使用

剪力墙体系

180m以内

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位移小

剪力墙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结构自重也较大

框架-剪力墙

170米以内

剪力墙承受水平荷载,框架承受竖向荷载

平面布置灵活,空间较大,侧向刚度较大

筒体结构

300米以内

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

桁架结构

杆件只有轴向力

可利用截面较小的杆件组成截面较大的构件

网架结构

空间受力体系,杆件主要承受轴向力

受力合理,节约材料,整体性能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杆件类型较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角锥体系受力更为合理,刚度更大。

拱式结构

轴向压力

可利用抗压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的拱式结构

6、装修对结构的影响:

(1)、装修时不能自行改变原来的建筑使用功能。

(2)、在进行楼面和屋面装修时,新的装修构造做法产生的荷载值不能超过原有建筑装修构造做法荷载值。如若超过,应对楼盖和屋盖结构的承受能力进行分析计算,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在装修施工中,不允许在原有承重结构构件上开洞凿孔,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4)、在装修施工中,不得自行拆除任何承重构件,或改变结构的承重体系,更不能自行设置夹层或增加楼层。

(5)、装修施工时,不允许在建筑内楼面上堆放大量建筑材料。

(6)在装修施工时,应注意建筑结构变形缝的维护。

7、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强度较高,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都能充分利用。

(2)、可模性好,适用面广。

(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

(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延性好,适用于抗震抗爆结构,同时防振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用于防护结构。

(5)、易于就地取材。

8、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

(1)、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性能的基本指标有:屈服强度、延伸率、强屈比、冷弯性能。(2)、影响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之间的净距离。

9、影响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

(1)剪跨比和高跨比;(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腹筋的数量,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

10、砌体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砌体材料抗压性能好,保温、耐火、耐久性能好;材料经济,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管理、维护方便。

缺点

砌体的抗压强度相对于块材的强度来说还很低,抗弯、抗拉强度则更低;黏土砖所需土源要占用大片良田,更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自重大,施工劳动强度高,运输损耗大。

11、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避开不利的场地。

(2)建筑物形状力求简单、规则,平面上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避免地震时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而形成薄弱部位。

(3)选择技术先进而又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地震力的传递路线合理明确,并有多道抗震防线。

(4)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良好的延性。

(5)选择抗震性能比较好的建筑材料。

(6)非结构构件应与承重结构有可靠的连接以满足抗震要求。

12、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1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

(1)保证工程质量 (2)降低安全隐患 (3)提高生产效率(4)降低人力成本

(5)节能环保,减少污染 (6)模数化设计,延长建筑寿命

1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分类及优点:

类别

优点

全预制装配式结构

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构建质量好,受季节性影响小,在建设量较大而又相对稳定的地区,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

生产基地一次投资比全装配式少,适应性大,节省运输费用,便于推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缩短工期,实现大面积流水施工,结构的整体性良好,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15、建筑钢材的主要性能:

(1)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

(2)工艺性能:弯曲性能、焊接性能

其中拉伸性能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16、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1)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强度和水胶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搅拌和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3)混凝土物理化因素引起变形:化学收缩、碳化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

(4)混凝土耐久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抗渗性分P4、P6、P8、P10、P12和>P12六个等级,抗冻性分F50、F100、F150、F200、F250、F300、F350、F400和>F400九个等级。

17、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包括:

(1)改善混凝土或砂浆拌合物施工时的和易性;

(2)提高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能;

(3)节约水泥或代替特种水泥;

(4)加速混凝土或砂浆的早期强度;

(5)调节混凝土或砂浆的凝结硬化程度;

(6)调节混凝土或砂浆的含气量;

(7)降低水泥初期水化热或延缓水化放热;

(8)改善拌合物的泌水性;

(9)提高混凝土或砂浆耐各种侵蚀性盐类的耐腐蚀性;

(10)减弱碱-骨料的抗锈蚀能力;

(11)改善混凝土或砂浆的毛细孔结构;

(12)改善混凝土的泵送性;

(13)提高钢筋的抗锈蚀能力;

(14)提高骨料与砂浆界面的粘结力,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15)提高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力。

18、应用外加剂的主要注意事项:

(1)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

(2)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品种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4)对钢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的数量。

(5)由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和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用户应注意按照有关规定准确计量。

19、木材的基本性能:木材所含水分由自由水、吸附水、化合水三部分组成。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应用最主要的含水率指标是纤维饱和度和平衡含水率。木材的干缩会使木材翘曲、开裂、接榫松动、拼缝不严,湿胀可造成表面凸鼓。木材按受力状态分为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四种强度。

20、各种玻璃的特点:

玻璃类型

特性

平板玻璃

(1)良好的透视、透光性能;

(2)隔声、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3)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4)热稳定性较差、急冷急热,易发生爆炸。

钢化玻璃

(1)机械强度高;

(2)弹性好;

(3)热稳定性好;

(4)碎后不易伤人;

(5)可发生自爆。

夹层玻璃

(1)透明度好;

(2)抗冲击性能要比一般平板玻璃高好几倍,用多层普通玻璃或钢化玻璃复合起来,可制成抗冲击性极高的安全玻璃;

(3)由于粘结用中间层的粘合作用,玻璃即使破碎时,碎片也不会散落伤人;

(4)通过采用不同的原片玻璃,夹层玻璃还可具有耐久、耐热、耐湿、耐寒等性能

着色玻璃

(1)有效吸收太阳的辐射热,产生“冷室效应”,可达到蔽热节能的效果;

(2)吸收较多的可见光,使透过的阳光变得温柔,避免眩光并改善室内光泽。

(3)能较强吸收太阳的紫外线,有效地防止紫外线对室内物品颜色和品质造成影响;

(4)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能清晰地观察室外景物;

(5)色泽艳丽,经久不变,能增加建筑物的外形美观。

中空玻璃

(1)光学性能良好;

(2)保温隔热、降低耗能;

(3)防结露;

(4)良好的隔声性能。

21、防水卷材的主要性能:

(1)防水性:常用不透水性、抗渗透性等指标表示。

(2)机械力学性能:常用拉力、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表示。

(3)温度稳定性:常用耐热度、耐热性、脆性温度等指标表示。

(4)大气稳定性:常用耐老化性、老化后性能保持率等指标表示。

(5)柔韧性:常用柔度、低温弯折性、柔性等指标表示。

22、防火堵料:

类别

优点

适用场合

有机防火堵料

在使用过程中长期不硬化,可塑性好,容易堵成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孔洞,能够重复使用。遇火时发泡膨胀,具有优异的防火、水密、气密性能,施工操作和更换较为方便

尤其适合需经常更换或增减电缆、管道的场合

无机防火堵料

具有无毒无味、固化快速,耐火极限与力学强度较高,能承受一定重量,又有一定可拆性的特点。有较好的防火和水密、气密性能。

主要用于封堵后基本不变的场合

防火包

适合较大孔洞的防火封堵或电缆桥架防火分隔,施工操作和更换较为方便。

尤其适合经常更换或增减电缆、管道的场合。

23、影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

(1)材料的性质;(2)表观密度和空隙特征;(3)湿度;(4)温度;

(5)热流方向。

24、常用保温材料:

物资名称

特点

适用场合

聚氨酯泡沫塑料

(1)保温性能好;

(2)防水性能优异;

(3)防火阻燃性能好;

(4)使用温度范围广;

(5)耐化学腐蚀性好;

(6)使用方便。

Ⅰ型适用于屋面和外墙保温;Ⅱ型适用于屋面复合保温防水层;Ⅲ型适用于屋面保温防火层。

改性酚醛泡沫塑料

(1)绝热性;

(2)耐化学溶剂腐蚀性;

(3)吸声性能;

(4)吸湿性;

(5)抗老化性;

(6)阻燃性;

(7)抗火焰穿透性。

广泛应用于防火保温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重量轻、隔热性能好、隔声性能优、耐低温性能强的特点,还具有一定弹性、低吸水性和易加工的优点。

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和屋面的隔热保温系统。

岩棉、矿渣棉制品

原料易得,可就地取材,生产能耗少,成本低。优良的绝热性、使用温度高、防火不燃、较好的低温性、长期使用稳定性、吸声、隔声、对金属无腐蚀性等。

矿渣棉的最高使用温度为600-650℃,岩棉最高使用温度为820-870℃。

25、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规模小或者精度高的独立项目或单位工程,可通过市政水准测控控制点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大中型的施工项目测量程序为:

(1)先建立场区控制网;

(2)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3)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4)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26、施工测量的方法:

施工测量方法

适用条件

直角坐标法

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

极坐标法

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角度前方交会法

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

距离交会法

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精度最低

方向先交会法

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

27、在施工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的建筑有: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2)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3)加层、扩建或处理地基上的建筑;

(4)受临近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

(5)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

(6)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7)体型狭长且地基土变化明显的建筑。

28、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要求:

(1)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宜进行场地沉降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和斜坡位移观测;

(2)对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周边环境变形观测;对一级基坑应进行基坑回弹观测;

(3)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应进行倾斜观测;

(4)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应进行裂缝观测;

(5)施工需要时,进行其他类型的变形观测。

29、建筑基坑及坡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具备的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所需的设计文件、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网和障碍物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监测方案。

30、深基坑监测的技术要求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基坑监测应包括对支护结构、已施工的主体结构和邻近的道路、市政管线、地下设施、周围建筑物等项目进行监测;应根据信息动态调整施工方案;产生突发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31、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及适用条件:

支护结构类型

适用基坑侧壁安全等级

适用基坑

灌注桩排桩支护

一级、二级、三级

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地下连续墙支护

一级、二级、三级

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的深基坑

土钉墙

二级、三级

咬合桩围护墙

一级、二级、三级

较深的基坑,可同时用于截水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一级、二级、三级

黏性土、粉土、砂土、砂砾土等较深的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板桩围护墙

一级、二级、三级

黏性土、粉土、砂土等较深的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

二级、三级

淤泥质土、淤泥基坑,深度不宜大于7m

32、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项论证: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邻近重要建筑、设施、管线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3)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实施的基坑工程;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5)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33、填土施工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次)

平碾

250-300

6-8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34、验槽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到场;

(2)地基基础设计文件;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时除外);

(5)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6)基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留置有保护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

35、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验收时,应检查下列内容:

(1)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2)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硬层;

(3)浅埋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或地基稳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

36、桩基检测技术:

检测方法

检测目的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位移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

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断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位移测试,层顶桩的抗拔侧阻力。

单桩水平静载实验

确定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或水平位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位移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钻芯法

测检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法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高应变法

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进行打桩过程监控。

声波透射法

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7、验收检测的受检桩选择条件:

(1)施工质量有问题的桩;

(2)局部地基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3)承载力验收时选择部分Ⅲ类桩;

(4)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5)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6)宜按规定均匀和随机选择。

3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计算结果;

(2)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

(3)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计划;

(4)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5)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6)浇筑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

(7)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

(8)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措施;

(9)特殊部位和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措施。

39、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要求:

(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

(2)拌合物用水量不宜大于170KG/m³;

(3)粉煤灰掺和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矿渣粉掺和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4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和量总和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4)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5)砂率宜为38%-45%。

40、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门窗洞口两侧石砌体300mm,其他砌体200mm范围内;转角处石砌体600mm,其他砌体45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7)轻质墙体;

(8)夹心复合墙外叶墙。

41、钢结构的防火保护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或其中几种的复(组)合:

(1)喷涂(抹涂)防火涂料;

(2)包覆防火板;

(3)包覆柔性毡妆隔热材料;

(4)外包混凝土、金属网抹砂浆或砌筑砌体。

42、钢结构采用外包混凝土、金属网抹砂浆或砌筑砌体保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外包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20℃;

(2)当采用外包金属网抹砂浆时,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金属网的网格不宜大于20mm,丝径不宜大于0.6mm;砂浆最小厚度不宜小于25mm;

(3)当采用砌筑砌体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

43、网架安装的方法:

安装方法

适用条件

高空散装法

适用于全支架拼装的各种类型的空间网格结构,尤其适用于螺栓连接、销轴连接等非焊接连接的结构。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适用于分割后刚度和受力状况改变较小的网架,如两向正交正放四角锥、正向抽空四角锥等网架。应根据起重能力而定。

滑移法

适用于能设置平行滑轨的各种空间网格结构,尤其适用于必须跨越施工(不允许搭设支架)或场地狭窄、起重运输不便等情况。

整体吊装法

适用于中小型网架,吊装时可在高空平移或旋转就位。

整体提升法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网架,结构在地面整体拼装完毕后用提升设备提升至设计标高、就位。

整体提升法

适用于支点数较少的多点支承网架。

44、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准备工作:

(1)压型钢板的板型确认;(2)选定符合设计规定的材料;(3)绘制压型钢板排布图;

(4)完成已经安装完毕的钢结构安装、焊接、接点处防腐等工程的隐蔽验收。

45、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点:

(1)型钢混凝土中型钢不受含钢率的限制,构件的承载能力可以高于同样外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一倍以上,因而可以减小构件截面。

(2)型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已形成钢结构,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承受构件自重和施工荷载,可将模板悬挂在型钢上,模板不需设支撑,简化支模,加快施工速度。

(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延性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明显提高,尤其是实腹式型钢,因而此种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4)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较钢结构在耐久性、耐火等方面均胜一筹。

46、地下防水工程的一般要求:

(1)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防水混凝土的适用环境温度不高于80℃。

(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3)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47、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缝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防水构造,应符合如下规定:

(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3)遇水膨胀止水条应与接缝表面密贴;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

(4)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或预埋式注浆管时,应定位准确、固定牢靠。

48、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宜分区域设置;

(6)应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49、绿色施工——资源节约

控制项:

(1) 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

(2) 应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空调系统能耗。

(3) 应根据建筑空间功能设置分区温度,合理降低室内过渡区空间的温度设定标准。

评分项:

节地与土地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绿色建材。

50、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抓好项目文化建设;

(2)规范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

(3)创造文明有序安全生产的条件;

(4)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51、建筑工程施工主要职业危害种类:

(1)粉尘危害;(2)噪声危害;(3)高温危害;(4)振动危害;

(5)密闭空间危害;(6)化学毒物危害;(7)其他因素危害。

52、施工现场动火审批程序:

(1)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防火安全技术方案,填写动火申请表,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如钢结构的安装焊接。

(2)二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责任工程师组织拟定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3)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经项目责任工程师和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4)动火证当日有效,如动火地点发生变化,则需重新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53、消防器材的配备:

(1)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区域内每100㎡配备2只10L灭火器。

(2)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时,应配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黄砂池,且周围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3)临时木料间、油漆间、木工机具间等,每25㎡配备一只灭火器。油库、危险品库应配备数量与种类匹配的灭火器、高压水泵。

(4)应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其进水口一般不应少于两处。

(5)室外消火栓应沿消防车道或材料堆场内交通道路的边缘位置,消火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20m;消防箱内消防水管长度不小于25m。

5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订检测试验计划;

(2)制取试样;

(3)登记台账;

(4)送检;

(5)检测试验;

(6)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55、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按检测试验项目分别编制,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检测试验项目名称;

(2)检测试验参数;

(3)试样规格;

(4)代表批量;

(5)施工部位;

(6)计划检测试验时间。

56、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及尺寸偏差及合同约定项目等;围护结构有:外窗气密性(适用于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外墙节能构造等;室内环境污染物有:氡、甲醛、氨、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等。

57、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4-6h测量一次;

(2)采用负温养护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2h测量一次;

(3)采用加热法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1h测量一次,恒温阶段每隔2h测量一次;

(4)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可停止测温。

58、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内容: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3) 模板脚手架技术;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 钢结构技术;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 绿色施工技术;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0) 信息化技术。

59、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内容主要包括:

(1)成本管理子系统;

(2)进度管理子系统;

(3)质量管理子系统;

(4)材料及机械设备管理子系统;

(5)合同管理子系统;

(6)安全管理子系统;

(7)文档资料管理子系统。

60、流水施工的特点:

(1)科学利用工作面,争取时间,合理压缩工期;

(2)工作队实现专业化施工,有利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工作队及其工人、机械设备连续作业,同时使相邻专业工作队的开工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减少窝工和其他支出,降低建造成本;

(4)单位时间内资源投入量较均衡,有利于资源组织与供给。

61、项目进度计划监测后,应形成书面进度报告。书面进度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实际施工进度;资源供应进度;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进度偏差状况及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调整意见。

62、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如下:分析进度计划检查结果;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并确定调整的对象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整方法;编制调整方案;对调整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调整;确定调整后付诸实施的新施工进度计划。

63、进度计划的调整,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关键工作的调整——本方法是进度计划调整的重点,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此种方法效果明显,但应在允许改变关系的前提之下才能进行。

(3)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当采用其他方法不能解决时,应根据工期要求,将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

(4)非关键工作调整——为了更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必要时可对非关键工作的时差作适当调整。

(5)资源调整——若资源供应发生异常,或某些工作只能由某特殊资源来完成时,应进行资源调整,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优势资源用于关键工作的实施,资源调整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进行资源优化。

64、项目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程序(PDCA):

(1)明确项目质量目标;

(2)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4)监督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

(5)收集、分析、反馈质量信息并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

6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

(1)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2)交底记录;

(3)上岗培训记录和岗位资格证明;

(4)使用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

(5)图纸、变更设计接收和发放的有关记录;

(6)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7)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8)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66、模板工程施工过程重点检查内容: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及落实情况,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承面积、平整度、几何尺寸、拼缝、隔离剂涂刷、平面位置及垂直、梁底模起拱、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施工缝及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安装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和拆模顺序。

钢筋工程施工过程重点检查内容:原材料进场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加工质量、钢筋连接试验报告及操作者合格证,钢筋安装质量(包括:纵向、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及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重点检查内容:检查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的合格证及复验报告、配合比、坍落度、冬施浇筑时入模温度、现场混凝土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及其强度试验等)、现场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方法(包括:预铺砂浆的质量、浇筑的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的高度、施工缝的留置、浇筑时的振捣方法及对模板和其支架的观察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措施、养护方法及时间、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实体检测;检测方法主要有破损法检测和非破损法检测两类。

67、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68、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1)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项目有关质量检测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5)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6)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69、基础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有:

(1)边坡塌方; (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3)基坑(槽)泡水;

(4)预制桩桩身断裂; (5)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孔底虚洞多;(6)泥浆护壁灌注桩坍孔。

70、混凝土收缩裂缝:

现象:裂缝多出现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有塑态收缩、沉陷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

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

(2)水泥或掺和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

(3)混凝土水胶比、坍落度偏大,和易性差;

(4)混凝土浇筑振捣差,养护不及时或养护差。

措施:(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

(2)根据现场情况、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由有资质的试验室配制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搅拌质量;

(3)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4)确保混凝土及时养护,并保证养护质量满足要求。

70、混凝土柱、墙、梁等构件外形尺寸、轴线位置偏差大:

现象:混凝土柱、墙、梁等外形尺寸偏差、表面平整、轴线位置等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值。

原因:(1)没有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放线或误差过大;

(2)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足;

(3)模板支撑基座不实,受力变形大;

措施:(1)施工前必须按施工图放线,并确保构件断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线准确无误;

(2)模板及其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模具在浇筑混凝土及养护过程中,不变形、不失稳、不跑模;

(3)要确保模板支撑基座坚实;

(4)在浇筑混凝土前后及过程中,要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1、防水混凝土裂缝漏水:

现象:混凝土表面有不规则的收缩裂缝且贯通于混凝土结构,有渗漏水现象。

原因:(1)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水泥品种混用,收缩不一产生裂缝;

(2)设计中,对土的侧压力及水压作用考虑不周,结构缺乏足够的刚度;

(3)由于设计或施工等原因产生局部断裂或环形裂缝。

措施:(1)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用灰浆或水泥压浆法处理;

(3)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72、屋面卷材流淌:

(1)严重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50%以上,大部分流淌距离超过卷材搭接长度;

(2)中等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50%

(3)轻微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以下,流淌长度仅2-3cm.

原因:(1)胶结料耐热度偏低;

(2)胶结料粘结层过厚;

(3)屋面坡度过陡,而采用平行屋脊铺贴卷材;或采用垂直屋脊铺贴卷材,在半坡进行短边搭接。

治理方法:切割法、局部切除重铺、接槎法、搭槎法、钉钉子法。

7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应包括资金的提取、申请、审核审批、支付、使用、统计、分析、审计检查等工作内容。

(2)施工企业应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所需的费用。安全生产费用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劳动保护、应急准备等,以及必要的安全评价、监测、检测、论证所需费用。

74、施工企业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选择合法的分包单位;

(2)与分包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和义务;

(3)对分包单位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实施检查和考核;

(4)及时清退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分包单位;

(5)分包工程竣工后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能力进行评价。

75、应急救援管理:

(1)施工企业的应急救援管理应包括建立组织机构、预案编制、审批、演练、评价、完善和应急救援响应工作程序及记录等内容。

(2)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3)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和环境特征,组织各管理层制订应急救援预案。

(4)施工企业各管理层应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交底;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及时启动预案。

(5)施工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应针对演练、实战的结果,对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组织评价,必要时应进行修改和完善。

76、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紧急情况、事故类型及特征分析;

(2)应急救援组织结构与人员及职责分工、联系方式;

(3)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调用程序;

(4)与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和外部政府、消防、抢险、医疗等相关单位与部门的信息报告、联系方法;

(5)抢险急救的组织、现场保护、人员撤离及疏散等活动的具体安排。

77、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工厂选址和土地实用规划

(7)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78、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检查: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主要是以查安全思想、查安全责任、查安全制度、查安全措施、查安全防护、查设备设施、查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查伤亡事故处理等为主要内容。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一般可分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

(3)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在正确使用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听”、“问”、“看”、“量”、“测”、“运转试验”等方法进行。

79、检查评分方法:

(1)分项检查评分表和检查评分汇总表的满分分值均应为100分,评分表的实得分值应为各检查项目所得分值之和;

(2)评分应采用扣减分值的方法,扣减分值总和不得超过该检查项目的应得分值;

(3)当按分项检查评分表评分时,保证项目中有一项未得分或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此分项检查评分表不应得分;

(4)施工安全检查的评定结论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依据是汇总表的总得分和保证项目的达标情况。

(5)优良: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及以上;

合格: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以下,70分及以上;

不合格:汇总表得分值不足70分或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为零时。

80、基坑开挖的监控:

(1)基坑开挖前应制定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2)基坑工程的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监测和周围环境的监测。重点是做好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等的监测。

81、基坑施工:

(1)地下水控制方法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2)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取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82、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拆除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当有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

(4)拆除的构配件应采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83、脚手架在下列阶段应进行检查与验收:

(1)脚手架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4)达到设计高度后或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5)停用超过一个月。

84、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防护栏杆的设置与搭设;

(2)攀登与悬空作业的用具与设施搭设;

(3)操作平台及平台防护设施的搭设;

(4)防护棚的搭设;

(5)安全网的设置;

(6)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所用的材料、配件的规格;

(7)设施的节点构造,材料配件的规格、材质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连接状况。

85、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

(2)安全防护用具用品、材料和设备产品合格证明;

(3)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

(4)预埋件隐蔽验收记录;

(5)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

86、作业高度与坠落半径:

序号

上层作业高度h

坠落半径(m)

1

2≤h≤5

3

2

5<h≤15

4

3

15<h≤30

5

4

h>30

6

87、解释构成合同文件的优先顺序如下:

(1)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函及其附录;

(4)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

(5)通用合同条款;

(6)技术标准和要求;

(7)图纸;

(8)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

(9)其他合同文件。

88、工程总包合同管理工作包括合同订立、合同备案、合同交底、合同履行、合同变更、争议与诉讼、合同分析与总结。总包合同管理的原则是:依法履约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协调合作原则、维护权益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合同谈判的内容:重点解决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问题、订立合同的方式问题、缔约过失责任问题、格式条款问题、免责问题、合同无效问题、合同效力待定问题、合同条款规定不明应遵循的原则问题、合同风险处理问题、违约责任处理问题。

89、合同谈判人员组成:

(1)掌握建筑法律法规的相关人员。保证签订的合同能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把握合同合法的正确方向,平等的确立合同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避免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等情况;

(2)懂得工程技术方面知识的人员。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特点的分析,运用丰富的施工经验,采取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保障项目设计意图的实现,保障工程质量、进度的既定目标。

(3)懂得工程经济方面知识的人员。保障公平合理的利润。

90、合同变更程序:

(1)提出合同变更申请。

(2)报项目经理审查、批准。必要时,经企业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签认,重大的合同变更须报企业负责人签认。

(3)经业主签认,形成书面文件。

(4)组织实施。

91、项目部应按下列程序进行索赔处理:

(1)应执行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和规定;

(2)在规定时限内向对方发出索赔通知,并提出书面索赔报告和索赔证据;

(3)对索赔费用和时间的真实性、合理性及正确性进行核定。

(4)按最终商定或裁定的索赔结果进行处理。索赔金额可作为合同总价的增补款或扣减款。

9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强制性、统一性、完整性、规范性、竞争性、法定性。

93、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步骤:

熟悉工程量清单→研究招标文件→熟悉施工图纸→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特点→熟悉加工订货的有关情况→明确主材和设备的来源情况→计算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确定措施项目清单及费用→确定其他项目清单及费用→计算贵妃和税金→汇总各项费用计算工程造价。

94、工程造价审查:

(1)全面审查法: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结合各个分部分项子目,一项不漏地逐一地全面审查的方法。

(2)重点审查法:只审查造价书中的重点项目,其他不审。所谓重点项目,就是指那些工程量大、单价高、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3)指标审查法:把被审查的造价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和以前审定的标准施工图或复用施工图的预算造价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相比较。

(4)经验审查法: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审查那些容易产生差错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法。审查的内容有:建筑面积、工程量、单价、分部分项费用、措施费、其他应计取费用、利润、总造价、单方指标。

(5)分组审查法:把预算中有关项目按类别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的一组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如先计算楼(地)面面积,从而审查相应楼面找平层、天棚抹灰的工程量等。

(6)筛选对比法:按照审查策略或目标进行选定,对这些选定的部分进行对比审查的一种方法。

(7)分解对比法:把拟审定的同类工程预算进行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对比已经审定的定型标准施工图预算的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查找费用出入比较大的项目的一种方法。

95、项目的资金管理目的是保证收入、节约开支、集中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项目资金管理的原则: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协调、流程管控;资金集中、预算控制;以收定支、集中调剂。

96、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负责编制年、季、月度资金收支计划。其主要管理职责是:

(1)制定本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实施细则;

(2)组织落实项目资金收支有序开展,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回收和合理支出;

(3)编制、上报和执行项目资金预算;

(4)编制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月报。

97、竣工结算款支付申请应包括下列内容:

(1)竣工结算总额;

(2)已支付的合同价款;

(3)应扣留的质量保证金;

(4)应支付的竣工付款金额。

98、竣工结算价款调整方式有:

(1)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

(2)实际价格法;

(3)调价系数法;

(4)调值公式法。

99、施工成本管理包括:施工责任成本、制定成本计划、分解成本目标、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监督的全过程。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

(1)掌握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和变动状态;

(2)确定项目合同价;

(3)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实施目标;

(4)进行成本动态控制,实现成本实施目标;

(5)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及时回收工程款;

(6)进行项目成本分析;

(7)进行项目成本考核,编制成本报告;

(8)积累项目成本资料。

100、施工成本目标编制的主要依据:

(1)项目部与企业签订的项目目标责任书,包括各项项目管理指标;

(2)施工图计算出的工程量;

(3)企业定额,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

(4)劳务分包合同及其他分包合同;

(5)施工设计及施工方案;

(6)项目岗位责任成本控制指标。

101、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

(1)搜集和整理各类有关资料;

(2)分解目标成本;

(3)编制成本计划草案;

(4)综合平衡,编制正式的成本计划。

102、企业对项目部的考核内容:

(1)项目施工目标成本和阶段性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责任制落实情况;

(3)成本计划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4)对各部门、岗位的责任成本的检查和考核情况;

(5)施工成本核算的真实性、符合性;

(6)考核兑现。

103、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的依据是:施工项目的施工条件、工程特点、工程量多少及工期要求等;选择的原则主要有适应性、高效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的方法有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折算费用法(等值成本法)、界限时间比较法和综合评分法。

104、项目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1)“三定”制度:主要机械在使用中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制度。

(2)交接班制度: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机械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

(3)安全交底制度:

(4)技术培训制度:

操作人员做到“四懂三会”:懂机械原理、懂机械构造、懂机械性能、懂机械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制度。

维修人员做到“三懂四会”:懂技术要求、懂质量标准、懂验收规范,会拆检、会组装、会调试、会鉴定。

(5)检查制度;

(6)操作证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随身携带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审核操作证的年度审查情况。

105、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应具有的技术文件包括:

(1)设备安装、调试、使用、拆除及试验图标程序和详细文字说明;

(2)各种安全保险装置及行程限位器装置调试和使用说明书;

(3)维修保养及运输说明书;

(4)安全操作规程;

(5)产品鉴定证书,合格证书;

(6)配件及配套工具目录。

106、施工资料组卷要求:

(1)专业承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资料应由专业承包单位负责,并应单独组卷;

(2)电梯应按不同型号每台电梯单独组卷;

(3)室外工程应按室外建筑环境、室外安装工程单独组卷;

(4)当施工资料中部分内容不能按一个单位工程分类组卷时,可按建设项目组卷;

(5)施工资料目录应与其对应的施工资料一起组卷;

(6)应按单位工程进行组卷。

107、工程资料移交:

(1)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

(2)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

(3)监理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4)工程资料移交时应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填写工程资料移交书、移交目录;

(5)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资料,并办理相关手续。有条件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工程档案应为原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