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行为习惯教育?
人的习惯是由经常重复或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并成为生活中自觉的、不假思索的行动方式。因此,一个人在幼年时期行成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一生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处事行为和做事风格。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做人准则和做事能力,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培养一个人做人准则和做事能力的前提。而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越多,他的能力就越强,他一生的受益也越多。在孩子的幼年时期,重视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因此,幼儿行为习惯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处事行为和做事风格的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1.生活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的好坏,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由于孩子的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如果我们对孩子说“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要讲卫生,懂礼貌”,孩子听后会很茫然,不一定明白大人在说什么。如果我们配合儿歌,加上各种动作,就便于孩子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应该怎样做。
2.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加独立,养成不依赖大人的性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劳动习惯教育应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穿衣吃饭还是游戏活动,都渗透着习惯教育。让孩子吃饭时养成收拾碗筷的习惯,穿脱衣服时养成整理衣物的习惯,玩玩具时养成归整玩具的习惯,学习结束时养成整理学具的习惯,都是非常好的教育契机。让孩子学会基本的整理自己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习惯,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幼儿园会经常开展“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我能做,我能行”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孩子穿衣、叠被、清洁等劳动自理能力和拼图、涂鸦等动手能力,既增强了孩子的竞争意识,又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3.文明礼貌的养成
文明礼貌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修养,也体现了一个人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会使孩子很容易融入他人的生活,长大后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从小就应该教育孩子见到老师、同学和熟人都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好,让孩子学会并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这对孩子的文明习惯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学习习惯的养成
虽然在幼儿时期,孩子没有太多的学习任务,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学习机会,父母对孩子讲话时切忌一遍遍重复要说的话,而是要让孩子养成说一遍就听得见、记得住的好习惯,这有利于日后上课时孩子能专心听讲,同时也能养成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因此,父母在同孩子讲话时,要首先讲明:“注意听,我只说一次。”如此一来,孩子的专注度就会很高。当孩子认真听大人讲话时,父母也要适时给予鼓励,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心贝网结语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您想了解其它有关孩子行为习惯教育的知识,请您继续关注心贝亲子网《幼儿行为教育》的相关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育儿亲子的相关知识,也请您继续关注心贝亲子网的其它相关文章。
本文由心贝亲子网(微信订阅号:心贝亲子)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