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锴

在战争题材的电影中,经常能见到排雷、拆弹专家聚精会神,利用手中的仪器谨慎操作,最终成功排除隐患的场景。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创技术在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在手术室内也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医生紧盯屏幕,利用手中细长器械排除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菏泽市立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浦近五年来年均完成手术400余台,微创腔镜手术占比90%以上,可以说是泌尿系统的“拆弹专家”。

只有一只手一只眼的拆弹专家(王浦泌尿系统的)(1)

为患者排除“体内炸弹”

在市立医院泌尿外科病房内,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王浦,他正叮嘱一位正准备出院的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今天是手术的第三天,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出院了!”这位来自东明县的高女士话语里充满了惊喜。

只有一只手一只眼的拆弹专家(王浦泌尿系统的)(2)

“我是一个比较耐疼的人,可前几天那种疼真让人吃不消……”高女士依然对几天前刻骨铭心的疼痛心有余悸。她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几天前,她忽然感到腹下疼痛不止,甚至让她直不起身。“她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高女士家人心疼地说。

于是,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输尿管结石。而经过两次体外排石,却都未成功,医生甚至为她打了止疼针,依然无法镇住钻心的疼痛。

在别人的建议下,他们来到了市立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疼痛会消失的如此之快。在市立医院男科副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耿怀振的指导下,王浦为高女士通过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为高女士解除了痛苦。

只有一只手一只眼的拆弹专家(王浦泌尿系统的)(3)

“手术只用了半个小时,效果立竿见影,做完手术那种钻心的疼痛就没了,第二天我就能下床走动,第三天就能出院啦……”高女士欣喜地说。

而这次的经历也颠覆了他们对“手术”的认知,在他们的印象中,以为“手术”就得开刀。王浦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所以才能出院如此之快。

只有一只手一只眼的拆弹专家(王浦泌尿系统的)(4)

巧手竟是这样练成的

王浦介绍,微创手术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术刀,力求以最小的切口路径和最少的组织损伤,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及治疗。

相比于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像高女士的情况,如果采用传统手术,需要开一个15厘米左右的口子,再将结石取出,手术时间持续长,患者恢复得也慢,还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而采用微创技术,只需要开一个1厘米的口子,一般手术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两到三天即可出院。

只有一只手一只眼的拆弹专家(王浦泌尿系统的)(5)

王浦2009年7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而他当时学的还是传统的手术方法。2014年,他在省级医院进修时,接触到了微创,无论是技术还是效果都让他大开眼界,认定这将是未来手术的方向。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专攻微创技术,这个想法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后来,他先后被派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意大利萨萨里大学医院进行研修学习,方向都是微创。

在传统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患者体内情况,并通过双手直接操作手术刀等器械。而微创手术则要通过腹腔镜等设备插入人体获得电子镜像,医生通过观察屏幕进行操作;细长机械前端的钳子相当于他们的手,他们只能通过控制钳子进行操作,这无疑对医生的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浦告诉记者,医生实施微创手术时,手必须又稳又准。要熟练掌握这种技术,勤加练习是不可避免的。而他们的练习方法在外人看来也颇为有趣,葡萄、豆子等物品都是他们的练习对象,通过腹腔镜模拟器,使用操纵杆控制钳子夹取、转移豆子;熟练后,又开始用钳子剥葡萄皮,再后来则练习穿针引线,把剥下的葡萄皮进行缝合。通过这样的练习来锻炼手眼配合的能力,直至将操纵杆练习得如同自己双手一样熟练自如。

2015年,为了练习技术,他自己还购置了一台腹腔镜模拟器放在家里,白天在医院练习,晚上回家后继续训练。正是通过这样日夜练习,王浦的技术突飞猛进。

屡克难关,年均手术400余台

2016年9月,进修归来的王浦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台微创手术。

当时,一位患者查体时发现右肾内有一个5厘米的肿瘤,来到市立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如果按照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在患者腰部开一个15厘米左右的口子才能开展肿瘤切除手术。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具备开展微创手术的条件。征得患者同意,王浦主刀对患者开展了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取得成功。这次手术只在患者腰部开了3个小孔,患者手术后不到一周便出院了。

此后,王浦又在科室率先开展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无管化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剜处术、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等一系列微创手术。

2021年6月份,王浦又一次迎来挑战。当时,68岁的黄先生被诊断为膀胱癌。经过科室讨论及详细评估,泌尿外科团队在做了周密的准备基础上,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帮助和密切配合下,王浦实施了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术中仅出血100ml,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手术步骤多、系远距离外科技术,局部血管、神经、肠道等解剖复杂,操作精细,对手术者要求高,目前是泌尿外科学术界公认的高难度手术。此次手术成功,填补了该项目在我市的空白,推动了我市膀胱肿瘤微创治疗的发展。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五年来,王浦年均完成手术400余台,其中三级,四级手术占比达60%,微创腔镜手术占比90%以上,各种肿瘤微创切除超过300例。

改变观念,正视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来说是‘难言之隐’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存在误区,不把病当病……”王浦介绍,这样的误区不仅会影响患者健康,也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王浦举例说,96岁的赵先生身体还不错,能自己外出散步游玩。但由于前列腺肥大,最初有排尿困难、夜尿多等症状,后来无法自己排尿,只能插上尿袋,这给赵先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家人经过打听,虽然知道前列腺肥大可以通过手术改善,但他们对微创手术并不了解,认为还是传统的手术,而老人年龄太大,所以顾虑重重。后来,赵先生实在难以忍受每天挂着尿袋的痛苦,决定结果无论如何都要进行手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老人接受的微创手术与想象中的手术完全不一样,仅过了5天,老人便拔了尿管,恢复了较为正常的生活。

此外,膀胱癌是泌尿系的常见恶性肿瘤,也容易被人们忽视。王浦介绍,膀胱癌的症状是血尿,但出现血尿几天后,这种症状又会自行消失,很多人便认为是上火了而没有及时治疗,以至于确诊后进行手术时增加难度,而这些隐患无异于人体内的“定时炸弹”。

王浦表示,一提到手术,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开膛破肚”,所以会有很多顾虑。其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比如在泌尿外科,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剜处术等各种手术方式已成为常规手术。

王浦提醒,出现尿频、尿急、夜尿频繁、排尿困难等症状都可能与泌尿系统疾病有关,有此类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此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泌尿系统疾病发病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