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来最强高温会是新常态吗?且听4位专家怎么说
红星新闻记者丨罗丹妮 实习生丨曹闳禹 严亚
责编丨邓旆光 编辑丨彭疆
今年夏天,我国持续的高温天气一再刷新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据中央气象台消息,8月19日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自7月21日发布高温预警以来的第31天,也是高温红色预警连续鸣响的第9天。
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带来哪些影响,未来是否会成常态?红星新闻记者邀请气象学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海洋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技术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医师高燕,一起讨论高温天气将对人类和环境带来什么,如何应对。
1、谈高温气候
强度大、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是这次高温的表现
红星新闻:最近的天气称得上开启了“炙烤”模式,就在前两天(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评估得出,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值。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1961年以来的最强高温天气”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气象学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气象上的高温事件有一个判断是基于“综合强度”,它是考虑了3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强度指标,比如30摄氏度和40摄氏度的高温,强度是不一样的;第二个是范围指标,比如30万平方公里和40万平方公里,范围是不一样的;第三个是持续时间,50天和60天,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这3个指标如果都能满足:很大、很强、很长,那么影响就很大。所以高温天气是由3个指标综合起来考虑后确定的。把1961年以来所有高温事件按不同指标进行排序和综合,就会得出“1961年以来的最强高温天气”这个结论。
红星新闻:这个高温天气有什么具体表现或特点?
钱维宏:其一,在强度上,湖北、重庆一带,还有河北、云南的一些站点,温度达到44摄氏度,强度非常高。其二,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范围,也是历史最大的。其三,高温持续时间也超过了2013年的62天。所以说从3个指标来说,强度大、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是这次高温的表现。产生的后果就是高温热浪,大面积干旱,进而河流径流减少,湖泊、水库水位降低,甚至出现森林大火。
红星新闻:持续高温的天气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具体表现和特点?
钱维宏:高温天气跟大气环流系统,具体地与高压系统有关。异常高压可在一到两周前从其他地方逐渐增强移来并稳定下来,要等有海上台风或陆地低压过来冲击它才会在强度上发生变化。比如这两天有北部的异常低压入境,华北、江淮就降温了。异常高压的停留时间越长,热浪的持续时间也就越长。
这样的异常高压,它范围越大,就会越强。这些扰动系统相互之间在打架,在争夺领地,像一个战场一样。这些扰动系统维持很长的时间,就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我们常说的“热生风、风生雨”,是指大范围的海陆热力对比形成大气环流异常,即风异常;风异常产生区域旱与涝、高温与低温,即干湿异常和冷暖异常。
红星新闻:持续高温天气是否会成为未来的新常态?换句话说以后的夏天是不是都像今年这么热或者是比今年更热?
钱维宏:从字面上来讲,什么叫常态?常态就是一个多年的平均状态。那么这个新常态我想可能就是一个平均态,随着时间在缓慢变化。不管是高温还是低温,它的偏多和偏少都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冷和暖是相对应的,它可以在同一地区先后发生,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发生。举一个例子,2010年冬天,莫斯科和俄罗斯西部地区非常寒冷,可是到了夏天,俄罗斯西部的高温,持续时间超过历史记录,导致了森林大火,死亡15000多人。
同时西伯利亚地区连续降水,温度偏低。再往东到了中国东北又是温度偏高,莫斯科向东南方向到巴基斯坦,温度偏低加上洪涝。在同一个时刻的不同地区发生了旱涝、冷暖,这和全球性的整体温度状况不是一回事。北京以前的沙尘暴很多,后来逐渐减少了,去年春季6场强沙尘暴,今年好像又少了。那么怎么确定一个新常态呢?今年少了是不是又变成一个新常态了?那是不是每年都处在一个新常态呢?证明那不是个新常态,而是个新异常。
红星新闻:近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比如高温、干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极端天气的出现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
钱维宏:这是两回事。全球变暖是平均温度有所上升,是整个地球的平均状况。跟刚才讲的高低压异常、冷暖异常、旱涝异常和台风异常等不同。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中国人口平均体重可能有所增加,比方说对那些很胖和很瘦的极端情况,可能是不同的疾病。疾病就要找疾病的原因,它不一定是整个生活水平提高所导致的。所以我们的医生可能要把重心放在特别胖和特别瘦的人的诊治上。我们可能要有更多的科学家和预报员能预告大气环流的异常、高温异常、低温异常和降雨异常。当然也要去预告全球的渐暖。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2、谈经济与社会
减缓气候变化 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要有革命
红星新闻:王教授之前提到过完全依靠科技发展减缓气候变化的想法不正确,您对此次高温天气持怎样的态度?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技术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高温来了,不是用技术就能完全解决的。在空调房里待着就可以不怕高温了吗?不是这样。有些老年人、儿童能整天在空调房里待着吗?在外面工作的警察、环卫工、快递小哥他们有空调吗?所以,认为科技能完全解决高温问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科技可以完全减缓气候变化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国际能源署(IEA)出版了一个评估报告,叫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即能源技术展望,认为依靠当前的技术,对我们实现2.0℃或者是碳中和这个目标只有50%的可能。
就像我们得病了,认为完全靠医生开药来医治,自己不调整精神状态、生活方式,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然,科技非常重要,科技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认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红星新闻:除了中国,欧洲也正在经历500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许多河流几乎完全干涸。西班牙7月以来已有近3000人死于高温。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王教授在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带着危机感立即行动”,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元丰:全球气候变化、温度升高会带来极端天气,不是我们今天才感受到,这么多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多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在变暖,已经比工业革命前升高1.2℃左右,极端天气不断出现。
对于这种极端高温天气,我要明确地说,国际上有很多地区会越来越多。美国的研究机构给出的预测显示,美国以后每年夏天都会出现一天超过52摄氏度的天气。极端高温天气会不会成为新常态我不敢说,但是这种天气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且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如果不采取行动,极端高温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会越来越多。
红星新闻:在持续高温背景下,气候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环境、经济和社会生产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多地用电负荷激增,户外作业效率下降。我们该如何减缓气候变化?
王元丰: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太多了,导致全球气温逐渐升高,极端气候越来越多。要减缓这种现象,要依靠科技,但也不能完全依靠科技。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大战略,全球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呢?一是能源,我们要从原来依靠煤、油、天然气的化石能源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系统要有革命。
另外,经济社会系统要有革命,要从现在粗放式、生活没有形成节约循环型的经济,向绿色低碳集约型的经济转变。无疑科技是重要力量,但是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有转变,才能实现能源方式的转变,即使我们未来都依靠可再生能源,也不是没有限制、随便使用。未来我们转向了可再生能源的生活,也不是每天空调随便开,开更多的私家车,我们还要有更加节约低碳的生活。我们需要能源系统的革命,经济社会系统的革命,才能减缓气候变化。目前碳中和战略刚刚开始,我们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很多工作非常急迫。
红星新闻:我们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尤其是高温天气?
王元丰:为什么要适应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还要再继续。按照全球估计,未来我们很有可能要突破全球比工业革命前升温1.5℃这个目标。有人说今年夏天热,可能是过去最热,但今年夏天却也可能是未来最凉快的夏天,因为我们的温度还要持续升高,所以我们必须要建设气候适应型、气候韧性社会。
6月,环保部等17个部门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我们要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也要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怎么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IPCC)提了4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对未来的高温发展要有科学的预测评估,到2030年、2050年,全球的、中国的高温会发展到什么情况,不仅仅需要气候学家来研究,还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因为它是相互作用的。第二要做规划,要有高温行动计划。我们要提前做好预案,做好高温适应型、高温韧性城市建设的方案。采取行动是第三步。
以前我们在建设高温适应型、高温韧性社会方面没有经验,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要对我们所做的预案、行动进行评估,不断地反馈,才能做得更好。这4个步骤路径是清楚的,但是需要我们下功夫。这不仅仅是气候学问题,还要综合气候、经济、社会、科技、人口多方面因素,建立起一个非线性模型来进行预测,需要气候、经济、社会、生态方方面面共同来响应,才能把这个高温适应型社会、高温韧性社会建设好。
红星新闻:地球现在的冷热调节能力是否减弱了?
王元丰:实际上,我们的地球正处在危机之中,这句话从高温来讲只是一个指标。联合国环境署2021年发表了一个报告Making Peace With Nature,即《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地球正处在三重危机之中。第一个是气候危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越来越多。第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第三是污染的危机,每年有700多万人因环境污染丧生。所以,我们不要将今年的高温作为一个一般性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0年就呼吁全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更多,地球的调节能力减弱,使人类居住的环境处在危机之中!
对于这次高温,我们一定要警示起来。极端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有高温,明年、后年也许会有极端的寒潮、暴雨、极端的强风。人类生存的地球确实处在危机之中。
3、谈城市治理
高温对城市灾害治理带来困扰 长远角度应建设“韧性城市”
红星新闻:迎战高温天气,对城市治理也是一种挑战。最近的持续高温天气下发生了数起山火,一些一线工人因作业环境的温控要求而中暑,部分地区电网超负荷而停电。如果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高温天气又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哪些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这些案例在于高温给城市治理带来的影响。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比如说水的供应,高温就少雨,少雨就会干旱,就带来水资源匮乏。所以对水的供应就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这是个难题。再一个就是电力供应,因为要降温,需要大量用电,用电负荷就会增大,就可能要限制工业用电,这样对我们的生产,对我们的能源供应本身会造成困扰,还可能会带来灾害,比如说电路短路、超载,也可能造成火灾如森林大火等,这也对我们的城市灾害治理带来困扰。对环境的破坏也很大,高温会造成很多细菌滋生,造成垃圾腐败。另外,可能对交通也有影响,比如路面开裂或者是私家车自燃、交通事故等。
红星新闻:高温天气给城市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譬如路面开裂、垃圾腐败等。公众需要对哪些问题引起重视?市民自身如何与高温天气相处?为应对高温天气,官方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城市治理,减轻高温天气的影响?
万艳华:政府如何面对、如何在治理上下手,可能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可以通过人工降雨等举措,目前湖北做了这个工作,全国各地也在做这个工作,以此逐步缓解长期高温现象。内部治理方面,需要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怀。比如说地铁、商场这些有阴凉空间的地方都要打开,让用不起电的,或者说受缺电影响的居民,可以到有冷气的空间度过高温天气。再比如我们有一些水景、洒水车等,都可以用于常规的城市治理,降低一些温度。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回到韧性城市的命题上来。
红星新闻:您之前提过,“韧性城市”的概念还在探讨阶段,您是如何理解韧性城市的内涵?当我们谈论韧性城市时,我们应当关注些什么?
万艳华:韧性城市,它是针对我们目前各种灾害越发频繁、越发严重的状态下的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韧性包括了适应性,也包括了弹性的部分。具体到规划角度,我们认为弹性空间就是落到蓝绿空间上来。蓝就是水,钱教授也谈到了下垫面,水的下垫面跟其他沙漠或者其他地面是不一样的。那么绿色空间就是公园绿地了,蓝绿空间再说大点就是山水林田湖草。蓝绿空间实际上会造成一种跟我们以往熟知的热岛效应相对的冷岛效应,就是冷源。
比如说有一大片森林,它上面有阳光,下面是阴的,阴的就是凉的,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所以森林下面就一直是个冷源。从冷岛效应的角度上,如果在城市中间均匀分布一些蓝绿空间,对高温的降温应该是有很好效应的。
红星新闻:在城市规划中,有没有具体的指标在考量如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我们国家对城市的绿色建设,有没有制度上、法律上的要求?
万艳华:理论上是有这些指标控制,有要求的。我们城市规划中有“绿地率”要求,这个指标是一个强制性指标。微观来看,无论一个小区,还是一个单位,都有绿地率要求。在城市也是一样,在产业园区绿地率达到了50%。那么绿地就变成一个冷岛的冷源了。我们对水面率也有要求,但因为南北方差异,指标并不统一,北方可能为8%,南方可能为10%,也就是说,湖泊也好,河流也好,在城市中是有一个期望值的。住建部提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1000米见水,蓝绿空间也都包含了。
通风道也是解决高温的一个很好的手段,通风道对南方而言意义重大。我们国家冬季是西北风,西伯利亚的寒风,夏季是东南风。就我国地形地貌而言,东南方向是有夏季风进到城市里,起到一个降温的作用。还有一些微观的研究,高层建筑对温度也有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但我们现在对高层建筑有压制的态度,主要是风险、消防的要求等。其实,从规划指标、空间结构、通风廊道,再到建筑形态,是有很多针对气候变化的课题的。如果要建一栋楼,那么这块地上绿地就减少了,按照要求必须把绿地控起来,任何一个开发商、一个小区的楼盘都有绿地率的要求。
4、谈疾病
热射病可防可治 救治基本原则为2小时内降到38.5摄氏度以下
红星新闻:提到高温生产,我们看到不断有媒体报道因热射病死亡的案例。这个名字乍一听比较陌生,其实热射病又被称为重度中暑,中暑真的这么可怕吗?哪些人容易得热射病?
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医师高燕:“热射病”这个名词不仅仅是在老百姓中比较陌生,很多医生也没有明确的概念。实际上,在我们专业医生救治的过程当中,热射病是重症中暑里最重的一种,它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发生以后,很多医生在救治过程中容易错失最佳良机。
热射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力性热射病,一种是非劳力性热射病。我们通常称非劳力性热射病为经典热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常常发生在运动员、士兵、做剧烈运动的劳动者身上,非劳力性热射病常常发生在居家的老人、儿童、热习服不是特别好的人身上。实际上,热射病是暴露于热环境,或者加上高温、高湿、剧烈运动,这是劳力性热射病的概念。机体产热和散热的机能失衡,通常散热能力下降了,它的发病机制是非常清楚的。
经典热射病大部分发生在居家的、有一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上,儿童的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还有不得不做工作的人群,我们这几年抢救的病人大部分都来自交通警察、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人群。热射病之所以被大家重视,是因为它危害程度非常高、速度进展特别快。这3年,还有一部分人群,做核酸、穿着防护服的人,本身天热,再穿上防护服,发生热射病就会很迅速地进展,有一部分病人是没有被救过来的。
红星新闻:像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巡警、户外检测员等一线劳动者,需要冒着酷暑坚守在工作岗位,这类户外工作者应注意些什么?
高燕:其实,无论热射病多么严重,或者进展得多么快,我认为这个疾病都是可防、可治的。尽管气候环境在逐年变化,但它是此起彼伏的。有很多管理办法应该发生变化,我们要灵活管理,比如环卫工人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工作时间,比如半小时换人,包括交通警察、建筑工人等户外作业的人群,可以暂停工作。还有一些人,可能要有一些热习服的训练。
现在的条件好了,一些白领在大楼里工作,空调开得太低,和室外温差特别大,这时候也是容易发生热射病的。我们平时空调开在26摄氏度,晚上睡觉的时候,调到28摄氏度就可以解决问题。这都是一些方法,需要我们去实施。
红星新闻: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该采取什么紧急施救和处理方式?
高燕:在人群中一旦发生这样的疾病,应该现场立刻给病人一个很好的处理。比如说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立刻把病人移动到阴凉的地方,或者是有电风扇、有空调的地方,迅速给病人补充适当的水分。如果有一些很严重的病人的话,可以同时转送到医院。整个过程都要有降温和补水,保护好气道,安全地送到有能力救治热射病的医院,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在高温状态下,病人体温特别高,甚至达到40摄氏度。而我们救治热射病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两个小时之内必须降到38.5摄氏度以下,它对器官功能的损伤会明显减轻,会得到一个及时的救治。
红星新闻:有一些网友评论,在太阳底下待久了,也会出现头晕脑胀、呼吸急促等症状,您有没有一些生活小妙招可以解暑和预防中暑?
高燕:在生活当中给自己防护也非常重要,有时候戴上太阳帽,戴上一些防晒的衣物,打一下遮阳伞,这是最简单的。还有一些经典热射病,一些老年人居家从来不开空调,也不愿开窗户、开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办法,比如不要把老年人放在空调房内,而是开着门在另外一个空间使用空调,这就完全可以达到一个预防的效果。
还可以将病人先移到通风的条件下,实际上热射病最重要的是,湿度高达90%的时候,往往比温度高还重要,它会影响到热射病的发生率。最远在大兴安岭,湿度高达90%,温度在25摄氏度的时候就可以发热射病,这就是这个疾病的特点,它整个的产热和散热能力是没有的,整个皮肤就像蒙了一层塑料布的感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哪怕是旁边有个小河沟也可以解决问题。
―END―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