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婚礼的故事(敲锣打鼓迎亲家)(1)

一大早,梓木山村村长周全安还躺在床上打呼噜,床头的电话叫得山响。他迷迷糊糊地接过电话一听,是乡里打来的。电话里说:明天,县委书记要到梓木山村来看“穷亲家”,并要给他家送来扶贫猪崽。

周全安一个激灵,从床上跳到地下,自盘古开天劈地以来,梓木山村这个大山旮旯里,从没来过七品以上的大官,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他顾不得洗口洗脸,就撒腿向村民郑老屁家跑去。

原来,今年年初,在全县四级干部会上,年轻、有魄力的县委书记为了彻底摘下贫困县的帽子,号召县直单位、全体机关干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采取“一对一结对”扶贫的办法,与广大贫困农户结“亲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攻坚战。县委书记率先垂范,就把扶贫村定在全县最穷、最偏远的梓木山村,结对扶贫的“亲家”就定在梓木山村最老实、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郑老屁家。

村长周全安赶到郑老屁家,郑老屁正牵着一头老黄牛,准备上山放牛。他连忙急吼吼地喊住他,并把这个天大的喜讯告诉他。郑老屁一听,高兴得牵着牛儿在原地转起了磨盘,不知道说啥好。自打开年县委书记与他家结了“亲家”以来,县委书记真的派人送来了农药、种子、化肥,虽然说这里山高田地冷浸,不适用,但这也是县委书记的一片心啦!他是早也盼来,晚也盼,盼着亲家来上门来。可他还是没有想到县委书记这么看得起他,说来,就真的要来!

周全安知道郑老屁一激动就说不出话的毛病,懒得理他,就倒背着手,在他家屋里屋外巡视起来。一出屋,周全安就皱起了眉头,他说:这哪行啦?屋里脏得都插不进脚,赶快打扫。说着,他又来到屋头边,把郑老屁家快倒塌的破猪圈一脚踢倒,大声地说:这个猪圈子也不行,这可是县委书记送来的猪,你马上给我下山买砖买水泥,建一个高标准的!

这一下,郑老屁急了,他总算说出一句话:那……那得多少钱?周全安大手一挥,打断他的话说:你他妈的狗屎行大运!好日子在后头,都跟县委书记结上了亲家,还在乎这点钱,暂时没有,村里想办法先帮你借上,等会儿到村委会来拿。说完,就摔下还没回过神的郑老屁,像蜂子蜇了屁股似的,急急忙忙地走了。

周全安一来到村委会,就把村干部包括村小学校长都通知过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迎接县委书记大人的头等大事。周全安虽然是一个偏远穷村的一村之长,但他没吃大猪肉,也算见过大猪走路,他在县里开会时,就亲眼目睹了县里迎接省市领导的阵式。于是,他就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大将军,分配起任务。他命令民兵连长组织青壮劳力将村街路场上的鸡屎牛粪打扫干净。要求妇女主任赶紧去买红纸,张贴标语口号,并把村里几户刚结婚的新媳妇床上的大红帐沿借过来,贴上“热烈欢迎县委书记莅临我村指导工作”的大字,制成几条横幅挂在村口醒目的地方。

村干部们接受任务后,一个个走了,小学校长见没分派他什么事儿,就起身要走。周全安一把抓住他,说:别走呵!还有千斤的重担你来挑。你明天组织全体学生,带上锣鼓家伙,在村头路两旁列队等候,敲锣打鼓迎县太爷。说着,他又上前亲热地搂着校长的脖子,伸着手说:郑老屁家修猪圈没有钱,村里又拿不出,我担保,你先借给他五百块钱。

校长一听,跳得老高,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那可不行,那钱是上面拨下来维修学校危房的,要是出了问题,我担当不起。

周全安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虎着脸对校长说:你狗日的,真是老鼠眼睛一寸光,县书记来了,只要他一高兴,我把他引到你那个破学校看一看,只要他笔头一动,少说几千、几万,到时候,把你那个天晴戴帽子、落雨戴篼笠的危房推倒重建,那不是一句话事儿?

校长听了,如同醍醐灌顶,他咧着大嘴傻笑着说:你狗日的怪不得能当村长,就是比我们多个心眼,行!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过将来县委书记批下来的钱,你可再不能挪用,这学校再不修,可就要出大事儿!

周全安这个村长当得,也算是雷厉风行。一天下来,郑老屁家的新猪圈砌了起来,村头的横幅和标语也挂了起来,整个梓木山村披红挂彩,就像过节一般。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单待第二天敲锣打鼓迎“亲家”。

第二天,周全安就带着大家,一大早就准时来到村头。他指挥学校的老师演练了一通威风锣鼓,惊得村子里鸡飞狗跳。他又回身看了一下立在村道两旁、参差不齐的仪仗队伍,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他一下子想起电视上迎接外国元首的画面,他连忙带着几个村民,像猴子一样爬到山上,采了一大抱野花,分发到学生和村民手中,要求大家,到时候县委书记来了,就举起鲜花,齐声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一切都准备好了,周全安和郑老屁就站在村头,眼巴巴地看着山下。可他们从东方破晓,一直等到日落西山,学生手中的野花晒成了枯叶,人也饿得东倒西歪,别说是县委书记的车队,就是一个鬼影子也没见上来。

周全安心急火燎地回到家里,拿起电话,打到乡里一问,乡里说:县委书记今天临时有事,不来了,明天再来。说完就把电话压了。周全安对着电话的盲音,狠狠地骂了一句:你狗日的冇生儿,不晓得么事痛!不来,也不通知我们一声,让我们在大太阳底下晒一整天。

可骂归骂,没有办法,周全安只好强打精神,又回到村头,对大家说:县委书记今天有急事不能来,明天一定来。原班人马明天按时等在这里,谁要是敢不来,今年的救济就没他的份,大家回家吧。这时,旁边有个村民发了一句牢骚,周全安正好找到一个一肚子火气发泄的地方,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第三天,原班人马一个不少地准时来到村头。这一次,周全安学聪明了,他没在傻等在村口,而是骑着他那个喇叭不响,全身都响的破摩托,赶到乡政府打探消息。一走进乡政府,就看见乡长一班人也是探头探脑地候在乡政府大门口,他卟哧一笑,心里才好受一点。看来俗语说得不假:细官见大官,吓得狗爬滩。这说明昨天他们也在这里白等了一整天。

不一会儿,一辆黑色的轿车由远而近驶了过来,乡长高兴地说:县委书记来了!急忙迎了上去。可车门打开一看,下来的不是县委书记,而是几个县委办的工作人员和驮着长枪短炮的县电视台记者。他们说,他是来打前站的,先把扶贫猪崽送过来,等一会儿,县委书记立马就来。

周全安一听说猪崽送来了,就问猪崽在哪里。县委办的人说在车上,他就围着车子,隔着玻璃往里瞧,心里直乐:县委书记送的猪崽就是不一样,比老子还威风,居然坐上了别克军威!

县委办的人把周全安轰到一边,打开轿车的后备箱,这一看不打紧,一个个都傻眼了。他们没想到猪崽也像人一样,需要呼吸空气,四个猪崽直挺挺地躺在那里,活生生地被密不透风的后备箱闭死了。

这一下,大家都慌作一团,等一会儿县委书记来了,总不能让他给“亲家”送几个死猪。还是乡长脑筋转得快,他赶紧把周全安喊到一边,命令他不惜代价,赶快到附近农户家里买四头毛色差不多的猪崽来顶替。

周全安心里直叫苦,村里本来就穷,帮郑老屁修猪圈就花了四五百,现在又要花几百临时买猪崽,县委书记送的猪崽就是不同凡响,这不是豆腐盘成了肉价?可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有意见,也没办法,只得照办。

周全安再也不敢把猪崽放在轿车的后备箱里,他把装着猪崽的猪笼绑在摩托后座上,带着大家向村里赶去。还没进村,就听见村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把山上的飞鸟都惊得飞到半天上,不肯落下来。他连忙加快速度赶过去打住,他对村民们解释说:县委书记还没来,县委书记的猪崽先送来了,大家耐心地等待。

正在这时,只见村子里八十多岁的郑老太杵着拐杖,背着包裹,迈着小脚,脸上抹着黑漆漆的锅焰子,慌忙地向村外的山上跑,一边跑,还一边喊:快跑,日本鬼子来了!周全安又好气又好笑地上前拦住,对她大声地说:不是日本鬼子要来,是县委书记要来。耳聋眼花的郑老太听了半天,才明白,她不好意思地:年轻的时候,日本鬼子来了,村里就敲锣打鼓为号,我们年轻的姑儿就赶紧上山跑反,刚才,听到锣鼓声就像当年,我还以为日本人又来了!村头的村民们听了她的话,一个个都笑得人仰马翻。

经过这一闹,大家烦躁的心平定下来了。这一等又是大半天过去了,还是不见县委书记上山的踪影。县委办的人等不住了,他们拿出手机,把电话打回县里一问:什么?不来了?走了?到省里去了……?

县委办的人把周全安拉到一边上,对他说:县委书记不来了,由于他“一对一”扶贫结“穷亲家”的举措引起了中央、省里的关注,一致认为这是一个脱贫致富好办法,他被破格提拔为省扶贫主任,他刚接到通知,到省里去报到去了。反正猪崽也送来了,来不来一回事儿,你就和村民们解释解释吧!说完,就一挥手,带着他们的人,“怦”地一声关上车门,扬长而去。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周全安半天还没回过神了,一向说话利索的他,也不知如何向候了两天的村民们开口。他嘶哑着嗓子说:县委书记高升了,不来了,大家回家吧!村民们听了,“轰”地一声就像炮子铺儿着了火,一个个愤愤地说:咋的啦?这不是日弄人?

郑老屁蹲在边上,抱着头一声不吭。周全安用脚踢了踢旁边的猪笼,对他说:这是县委书记送给你的扶贫猪崽,你就搬回去吧。郑老屁“霍”地一下站了起来,硬着脖子说:不要!我这穷门小户经当不起!说完,掉头就走。

周全安气不打一处出,心里的一股怒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他大吼一声:你给我站住,反了你!县委书记送的猪崽,你还敢不要?

郑老屁回过头来,一张脸老泪纵横,他愤怒地说:不要!不要!就是不要!这算什么“亲家”?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我真心实意地把他当亲家,他却把我不当人。我郑老屁人是穷点,可我人穷志不短,脱贫致富靠自己!说完,大步流星地往回走,任凭周全安喊破嗓子,他就是不回头。

正在这时,突然“轰”地一声,村头对面山坡上,那所年久失修、墙头照壁上还贴着“热烈欢迎县委书记来我村指导工作”几个大字的村小学轰然倒塌,飞起的尘土扬到半天之上。所有的村民都停下了脚步,目瞪口呆地看着。

周全安一屁股坐在猪笼上,脸色苍白,浑身冷汗直冒。他心有余发悸地想:幸亏县委书记没有来,要是早来了,这时候学生和老师正好回到教室里,那可真是出大事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