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翻看《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原来有这么多名臣名将是从瓦岗军走出来的!

我们仅以《旧唐书》为例,从头往后数,去掉主公级别的反王李密和翟让不算,文官魏征也可忽略不计,只算将军和公爵,列传第三中的王伯当、单雄信,列传第五中的刘黑闼,列传第十中的王君廓,列传第十七、十八、十九中的李勣(徐世勣)、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吴黑闼、张亮,这就有十个了,再加上忠义传中的罗士信,那就是十一位瓦岗名将了。

正史之中出身瓦岗寨的十大名将(正史中的十一位瓦岗名将)(1)

裴仁基和裴行俨的主要事迹在《隋书》中,咱们也暂且放在一边。牛进达和吴黑闼跟随秦琼程咬金阵前投唐,最后都爵封开国郡公,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这就叫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秦琼和程咬金都受封开国公、十六卫大将军、上柱国(程咬金在贞观年间也获得此项殊荣),基本做到了武将的极致,再往上升,那就得赐姓封王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被赐姓李的,尤其是像秦琼程咬金那样在正史记载中没有亲兄弟的人。

按照古代取名字的规矩,秦琼字叔宝,应该是排行第三,但是其大哥二哥既不见史料记载,也没有受封记录,可能是早就不在了——秦琼的父亲被唐朝追赠为瀛洲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公,食邑三千户,如果秦琼有个字中带“伯”的大哥,历城县公的爵位就应该由他那一脉承袭,而不是由秦琼的儿子秦怀道袭爵(秦琼先为翼国公,后改封胡国公,好像不能世袭)。

正史之中出身瓦岗寨的十大名将(正史中的十一位瓦岗名将)(2)

秦琼凭着胯下忽雷驳和手中超重大铁枪,以流血数斛为代价,打出了生前身后名,而同样是瓦岗出身,另外三位名将就不那么容易洗白了——他们都犯了原则性错误,最后身死名灭,让人在惋惜的同时,还有些痛恨。

这三个洗不白的瓦岗名将,就是瓦岗军裨将、汉东王刘黑闼,瓦岗军客将、大唐上柱国、右武卫将军、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彭国公王君廓,瓦岗军骠骑将军、大唐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长史、工部尚书、太子詹事、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刘黑闼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在那个好人不长命的乱世,他混得还算不错:“刘黑闼,贝州漳南人。无赖,嗜酒,好博弈,不治产业,父兄患之。与窦建德少相友善,家贫,无以自给,建德每资之。隋末亡命,从郝孝德为群盗,后归李密为裨将。密败,为王世充所虏。世充素闻其勇,以为骑将。”

刘黑闼很能打,倒在他刀下的大唐名将有七八个,连李勣和罗艺都在他手下吃过大亏,秦琼最好的战友罗士信,就是在洺水城之战中被刘黑闼擒斩的。

正史之中出身瓦岗寨的十大名将(正史中的十一位瓦岗名将)(3)

乱世枭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刘黑闼逐鹿中原无可厚非,他最大的罪恶,就是不该引狼入室:“武德四年,遣使北连突厥,颉利可汗遣俟斤宋耶那,率胡骑从之。黑闼军大振,进陷相州。五年六月,黑闼复借兵于突厥,来寇山东。”

要不是被李建成击溃擒斩,刘黑闼可能比石敬瑭还早当儿皇帝。刘黑闼以突厥为靠山,勾引虎狼之师进犯中原,给百姓造成多大伤害,那是可想而知的。

刘黑闼战败就往突厥跑,缓过气来就当带路党,最后手下人也看不下去了,就把他诱捕之后交给了李建成。

李建成将刘黑闼斩首于洺水城下,也算是为罗士信报了大仇,从这件事上来看,秦琼是欠了李建成一个人情,至于他有没有抱怨李世民指挥失误断送罗士信性命,那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罗士信之所以在洺水城被刘黑闼擒斩,李世民似乎也要承担一些责任:洺水城守将原本是王君廓,在刘黑闼攻击下有点坚持不住,李世民就让罗士信带着二百人救出王君廓并入城据守——这场景似乎看着比较眼熟:演义小说中的建成元吉,坑罗成的时候也不过如此。

正史之中出身瓦岗寨的十大名将(正史中的十一位瓦岗名将)(4)

刘黑闼冒雪攻城,李世民以大雪天不能作战为由,坐视罗士信坚守八天后力竭被擒,这件事有多蹊跷暂且不提,咱们要说的是用罗士信换出来的王君廓,也实在不是什么好鸟:“在职多纵逸,长史李玄道数以朝宪胁之,惧为所奏,殊不自安。后追入朝,行至渭南,杀驿史而遁。将奔突厥,为野人所杀,追削其封邑。”

王君廓在瓦岗名将中的官爵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但他的锦袍金带,确实靠坑人换来的。庐江王李瑗原本没有谋反之心,也没有反叛之胆,就是王君廓哭着拱火架秧子,这才把李瑗推进了火坑:“君廓素险薄,欲因事陷之以为己功,遂绐瑗曰……相与共泣。瑗乃囚敦礼(传旨钦差,通事舍人崔敦礼),举兵反。”

王君廓撺掇李瑗谋反,就是想通过“平叛”建功,他用李瑗的全家性命,染红了自己的官袍:“君廓擒瑗,缢杀之。以诛瑗功,拜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以瑗家口赐之,加左光禄大夫,赐物千段,食实封千三百户。”

李世民对战功赫赫的秦琼程咬金比较吝啬,这两个李渊册封的三千户国公,变成了食实封七百户,对李家子孙大开杀戒的尉迟敬德和王君廓,倒是都很慷慨地给了一千三百户。

正史之中出身瓦岗寨的十大名将(正史中的十一位瓦岗名将)(5)

庐江王李瑗临死前对王君廓发出了最后的诅咒:“小人卖我以自媚,汝行当自及矣。”

王君廓和刘黑闼都想往突厥跑,这样的“唐奸”,是怎么洗也洗不白的,跟他们同样洗不白的,还有一个跟王君廓一样靠出卖别人而上位的张亮。

张亮在瓦岗军的时候,就是个奸贼:“素寒贱,外敦厚而内怀诡诈,人莫之知。大业末,李密略地荥、汴,亮杖策从之,未被任用。属军中有谋反者,亮告之,密以为至诚,署骠骑将军,隶于徐勣(即徐世勣,避李世民之讳)。”

加入唐军后,他的告密行动仍在继续,这会他告发的是侯君集(侯君集并非瓦岗出身):“侯君集诛,以亮先奏其将反,优诏褒美,迁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侯君集有没有谋反,至今还是个悬案,连李世民也拿不准他冤枉不冤枉,靠揭发谋反而上位的张亮最后也被人告了,罪名还是谋反。

正史之中出身瓦岗寨的十大名将(正史中的十一位瓦岗名将)(6)

刘黑闼、王君廓、张亮死有余辜,除了部分演义小说对王君廓进行一番洗白之外,好像没有人会认为刘黑闼和张亮是好人,但是对单雄信的评价,千年以来却一直褒贬不一:褒之者称其“义薄云天”,贬之者称其“轻于去就”。

单雄信“轻于去就”,这话是李密的心腹房彦藻说的。房彦藻是房玄龄的叔父,李密火并翟让,就是长史房彦藻撺掇的。

房彦藻是李密的心腹,单雄信是翟让的兄弟,所以房彦藻的话,并不能作为历史依据,所以难以评说的单雄信,还是留给读者诸君品评:他背弃李密而投奔王世充,是不是也有忍辱负重蛰伏待机,替翟让报仇雪恨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