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平米之内,

可以创造怎样的美好?

又能够有多少种可能性?

由新华路街道主办、大鱼营造承办的

“一平米行动”

给了我们许多生动而美好的答案……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

近日,位于定西路710弄弄口的后巷工坊,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正在举行。“一平米移动沙坑”“城事泡泡”“送你一朵小花”“工作猫计划”“自带闪光栓狗柱”……一块块展板上展示的活动,正是来自于“一平米行动”的成果。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2)

据了解,“一平米行动”是新华路街道第二届原创大赛的主题活动。这一活动根植新华本土丰厚的历史与文化资源,用“人人可创作”、“人人可参与”的微公共艺术形式,讨论社区、街区的公共价值,并以艺术为媒介,建构或重塑街区生活中人与人、人与其所居住环境的关系。

“一平米行动”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身边的一平米,从而让社区更美好”的角度,由社区居民发现身边的种种议题作为起点,通过工作坊形式共学,与青年设计师、艺术家组队共创,由专业导师指导,探索人人参与发掘街区价值的路径。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活动已经过了“启动Talk”“牵手大会”“方案汇报”的阶段。不少生活、工作在新华路街道的市民积极参与,从自己对生活及周边环境的观察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和人文关怀的好点子,并和艺术家们一起,把它们变为了现实。

眼下,“一平米行动”的成果都已落地在新华路街道的不同区域,温暖着居民们的生活……

儿童友好:童趣新华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3)

童趣新华,以乐在新华儿童友好工作坊为基础,建立开放参与、儿童友好、多元街区和快乐成长为核心。旨在通过多角度的友好漫游及丰富多彩的搭建活动体验,结合属于街区的友好氛围呈现,来推动并激发社区中儿童友好的多元可能性,同时提升孩子们作为社区公民的参与度,让孩子们回归天性,释放创意,快乐成长,也同时促进城市街区的环境友好与人文关怀,开拓新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课题组:东华大学环境设计系团队(黄更、王沛、林杰、仇舒宇、郑丽丽、蒋韵仪、芈清凌、俞贝妮、朱洁、赵云青)

创视界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4)

作品介绍:儿童友好展示长廊,运用可以拼接的模块化榉木板进行拼接,根据场地的大小来灵活地选择装置模块的数量。呈现出对于儿童视角下的展示展陈装置的探索,结合收集而来的社区画作以及需要传递的相关信息,拉近与小朋友们的距离。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笑满地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5)

作品介绍:小朋友们的笑脸是开心的信号,也是关注小朋友们安全的信号。通过调研,发现海贝幼儿园的出口并无明显的标志,导致来往的行人对于小朋友们的关注度不高,通过与小朋友们一起来合作完成这件地贴作品。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许未来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6)

作品介绍:我们都是社区的一份子,这个装置旨在创造一个机会,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停下脚步,为我们每日生活的社区写下一点期望,增添一点趣味,拉近居民与社区大家庭之间的距离。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艺美好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7)

作品介绍: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对于社区未来的畅想,而 Art in 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设计,提供平台给社区的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儿童的艺术和创意走进社区的每一处,即时更换的功能也更加便捷和有趣。

提案者:马凯文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一平米沙坑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8)

作品介绍:移动沙坑是“工程车深度痴迷”小朋友们的临时营地。一大一小两个沙坑,让挖掘游戏更加丰富,兼做沙坑盖的彩色座椅,让爸爸妈妈更好陪伴。

提案者:元元

艺术家:梦梦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旁)

邻里互动

“怪物”招领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9)

作品介绍:街道里隐藏着很多有趣、可爱又有点“怪”的人和故事,通过对“怪物”的召集、创作、分享,将社区里的人与事和丰富有趣的想象建立联系。从寻“怪”启事、“怪物”书到“怪物”招领,以互动装置与故事册等形式让人们重新发现社区的包容性、可能性与趣味性。

“怪物”招领方式:

1.分享你在城市发现的「怪物」,为它起一个名字,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告诉主办方。

2.根据“怪物”故事的文字内容,绘制或以任何形式创作你想象中它的样子,完成之后也可以用任何方式分享给主办方。

info@wanqianwrites.com

发送的时候请记得写上你的自我介绍,主办方会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和更多人分享你的发现。

你可以在这个网站:www.wanqianwrites.com或微信公众号 “万千万千”(iamfeeling22)看到“怪物”最新认领情况。

提案者:万千

艺术家:阿江

落地点位:新华路345弄

银庄酒馆(暂未开放)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0)

作品介绍:银行永远都是种严谨的形象和严肃的氛围,但是新华社区的银行是否可以不一样一些?用一段30年前在十六铺码头卖鱼的大船木料做张酒吧吧台,闲来散步便可自洽一杯。也可以成为三两朋友在街区小巷的接头点,顺便还听一段新华路街道的乡音。

提案者:李蓓

艺术家:施斌、方伊茗、Marine Calamai

落地点位:交通银行门口(番禺路257号)

心情周报在新华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1)

作品介绍:旧物新生后的老信箱,现在是收集和展示心情故事的媒介。我们希望,一方面它能延续自己的原始功能——储存和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则通过分享心情故事和跳舞,增加人与人交流的机会,促进社区和谐。

提案者:郑嘉骏

艺术家:廖婧琳

落地点位:新华路345弄(点位不固定,漂流在新华路街区的街角)

环境营造

送你一朵小花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2)

作品介绍:在导视标牌中增加与街区互动的小装置,让邻居们可以通过互动获得小花、小旗、小风车,测量自己的身高或者坐下休息一会儿,看看艺术信息。

提案者:范小幼

艺术家:刘泽华、唐家佳

落地点位:新华路329弄40号

城事泡泡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3)

作品介绍: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空间——一些亟待升级的园区老建筑,暂时性成为了废墟。让泡泡机与老旧建筑相结合,一个个在阳光下折射彩色光芒的泡泡,仿佛让老旧建筑也开始“呼吸”,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提案者&艺术家:尤扬

落地点位:新华路345弄内

宠物友好

自带闪光拴狗柱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4)

作品介绍:这个作品的初衷是想创造一个:让主人放心喝咖啡刷手机;让“毛孩子”宣告这里我(和我主人)最帅;让路人想撸就撸,不担心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能表达店家态度,主人心声,狗狗友善程度的便民装置艺术。让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多一些善意与对话。

提案者:阿曼

艺术家:陈昊

落地点位:CrossOver 酷越(新华路404号)、幸福里(番禺路381号)

代际沟通

瓷旧迎新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5)

作品介绍:通过回收旧陶瓷,以碎瓷片拼贴海报的方式展示居民真实发生的代际沟通故事,同时完成旧陶瓷的可持续使用,呼吁大家关注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沟矛盾,引导社区居民对代际关系的现状进行思考。

提案者&艺术家:东华大学工业设计团队(周智宸、薛溥扬、叶阳凡、王雅婷、杨金可)

落地点位:马爷爷的花园(新华路329弄15号旁)、海富公寓内(法华镇路457弄)、新华路359号旁(新华里巷·市民中心对面)

艺术便民服务

艺术便民橱窗

千千万万种力量汇聚成社区共同体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16)

作品介绍:“新华艺术便民服务”旨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能够展示自我艺术实践的窗口。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拼贴、刺绣、编织、书法、摄影、小物件、小装置等等。

所有参与作品将同步更新到艺术便民服务网页(得译工作室负责)。

如果你想参与的话可以:

- 联系得译工作室并提出自己的方案。

- 得译工作室决定是否展示。

- 方案通过,居民可将作品留到大鱼营造,并由得译工作室负责之后展示布置。

- 每个方案将可持续展示一至三周,视收到的提案数目而定。

提案者&艺术家:得译工作室(夏意兰、保罗-德沃图)

落地点位:新华路369号、新华路607号、定西路600号、定西路710弄附近

部分图片来源于大鱼营造

文字/图片:甘力心

编辑:李 博

,